以评促建:武术文化深度传播研究
2021-11-22唐美彦陆小黑
唐美彦 陆小黑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200;
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1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的迫切性
美国约瑟夫·奈认为:“同‘硬实力’相比,依靠‘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利用其中的文化传播之类的无形力量,利用大量制造的文化产品和现代传播工具,从观念上、感情上、心理上去影响别国人民,则是另一种代价小而收获明显的软力量资源。这种无形的力量没有导弹驱逐舰护卫下的货轮那样气势汹汹,但是,它却能够散布在全球性广阔空间,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最终改变导弹和货轮的归属”。[1]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对的概念,但在文化方面又有着重合之处。软实力可以通过非强制手段影响他人,使他人想其所想,拥有一种同化力量,更是一种国家文化、理念等所具有的吸引力。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以及其行为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能力。而在当今信息时代,文化软实力正变得更为突出。当前世界范围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大融合也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语境是国与国,更强调“对外”。各国利用互联网便利,通过打造影视、动漫、餐饮等产业的文化软实力,输出文化得到认可,并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人行为。这一过程中,国家形象、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经济效益随之提升。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而具有的感染力、凝聚力、吸纳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核心力等六个方面设计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衡量一国文化软实力的评估模型。[2]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依次是:中国武术、饮食和中医”[3]充分肯定了武术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价值。武术文化已然成为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则需要科学的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从武术文化传承到国际化传播,再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急需一套科学方法,帮助中国武术正确认识武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武术文化自信,提升武术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武术文化软实力的评价研究是当前针对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提出对策的关键。
2 武术文化“以评促建”的理论阐释
2.1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评价
简单来说,文化传播力是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那么,武术文化传播力就是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中国武术文化植根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其传承能力足够强大。而今,中国武术跟随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有力代表和文化符号。但是对外传播就要有平台,除了开建在当地的武馆之外,最重要的传播平台便是传媒。虽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媒势力得到迅猛发展,但与美、法、日等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传播平台受限,也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力。这也不难理解国外的传媒触角延伸到的每个中国角落里都有其文化的“霸权”,彰显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值得庆幸的是传统海外华文传媒的受众已打破华侨华人的局限,扩展到非华裔外国人,这对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国际友好合作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打好坚实基础。因此,利用好海外既已存在的文化传播网络,能够使中国武术在短期内构建起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尽管如此,如今的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境况还是不尽如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意识。如果说,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力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深度,而国家意识(国家力量)则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广度。以美国文化传播为例,文化历史与文化资源不如当代中国的美国却拥有超强的文化传播力,这离不开美国政府对文化传播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强大的国家力量。中国武术的传播力除了自身文化的传播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家意识和国家力量。中国武术的广泛传播将中国文化带入世界各地,让更多人听到来自中国“和谐世界”的呼声。
2.2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引导力评价
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之初,几乎凭李小龙一己之力使中华武术名誉全球,并且让Kungfu一词写入了英语辞典。而李小龙之后的武术影星却沦为“东方超人”的想象替身,很难走出自己的国际化道路,多数以失败告终。然而成龙可以在扎根的文化传统,拥抱国家意识后弥补跨区域带来的文化裂缝和失衡,并于2016 年,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4]成龙的成功源于中国文化的力量和国家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功夫走向世界。当然成功的案例不是简单的复制,有限的个人力量很难引导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整体方向。因此,有人认为中国“功夫形象”和“功夫元素”能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认可取决于它所富含的价值和文化体验:中国“功夫形象”别致的审美价值。[5]此外,回顾李小龙的成功,不仅因其武艺精湛更多是武学思想、哲学修养以及文学功底斐然。李小龙借鉴前人之路,武术创新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有了明确的方向,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应着重强调符合中国“主流”文化的因素——“功夫美学”和“功夫哲学”,以提高其识别力和引导力。中国武术与“意境”的内在联系,让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也让“武术意境”成为武术审美的核心。中国武术具有“文以载道”“艺中寓理”的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身份意识,经历千年仍然富有活力,每一场武术展示是一种实践与美学、与哲学的有机联系。在当今的和平年代里,人们需要的是生命价值、文化价值观、精神与灵魂,而非血腥与残酷。美学与哲学具象使得中国武术别具一格,用“诗意化”消解血腥和残酷,赋予暴力的技击动作以现代风格之美。中国武术的“功夫美学”和“功夫哲学”自始至终贯穿和融合了现代人对完美灵魂的渴望。因此,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和哲学文化资源是拓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2.3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公信力评价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大国经济循环中已经势在必得。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重意、重正宗、重领会、重礼节、重传统等思想和理论,造就武术辉煌的昨天,同时也导致了对传统的盲从、对古贤的遵循、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现代武术”。[6]因此,附丽于“体育”而转型的中国武术走向何方需要坚定有力的指导方针。在十九大报告中,无论是从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无不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有关文化的发展与跨文化传播,政府或者组织在国际上的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武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亦是如此。比如,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球已有158国家(地区)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1134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主流价值观,塑造中国形象,并且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功不可没。
中国武术文化传播依靠国家政府力量的同时更需要民间组织,有研究表明数量众多的武馆是中国武术在美国传播的主要载体,并且国内每年几乎都会组织一些武术表演团体到美国进行巡回演出,使得中国武术在美国传播活动丰富,也取得了相当的效果。[7]然而,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处境不容乐观,常被视为文化侵略,在2014年,芝加哥大学100名教授联名上书,说孔院的存在不符合美国学术的核心价值,导致学校关闭孔子学院。因此,面对武术所依仗的孔子学院本身存在诸多的“尴尬”,不禁让人质疑孔院在宣传中国文化上,在宣传中国武术文化上,公信力到底多强有待评估。其实,以外派老师短期教学的影响力,让人认识几个汉字,写几笔书法,或者打几招几式武术(太极拳居多),这种文化杀伤力太小,谈不上“文化侵略”。而“民间组织”也是面临“保守性、封闭性、门户性”等问题,从而使分散的“民间组织”更加分散各自为营,使得其在中国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公信力大减。
3 结语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国家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新时代课题。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只有科学地评价武术文化软实力国际化传播效果,才能精确诊断其国际化传播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效解决途径,有助于提高武术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创造性转化传播方法、创新性发展传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