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教育认识 深化家校合作策略
2021-11-22陈建萍徐国奇
陈建萍 徐国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现阶段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劳动教育给予重视,使其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对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
在农村学校,学生日日可见父母辛勤劳作的场景,但很多学生在学业压力和家长溺爱下,不喜欢劳动,不会主动参与劳动。一些家长也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需要完成作业、认真看书就可以了[2]。在这样的观点下,某些家长包揽了家中一切事务,没有给孩子提供动手劳动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自理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对劳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十分重要。教师及学校应转变劳动教育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策略[3]。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些学校未能重视劳动教育,导致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劳动教育被淡化,劳动教育课时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重分数、轻劳动”的观念影响着家庭教育,大多数学生家长较为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还会导致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甚至不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4]。有些学生在家中养尊处优,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独立性差,生活能力较弱。可以说,这些现象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任务背道而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和家庭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学校未能重视劳动教育,未找到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和途径[5]。
一、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意义
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劳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无论家庭环境如何,知识水平如何,当进入社会后,具备良好的劳动技能都将成为个人的一项优势,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6]。因此,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养成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即使简单的劳动也需要耗费精力。要取得劳动成果,学生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因此,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独立意识和能力。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觉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7]。此时,家长如果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进行适当的劳动,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够有效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为其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8]。
(二)促进青少年手脑灵活配合,推动其体力与智力共同发展
动手是青少年发展思维的“体操”。人的体力劳动主要通过四肢的相互配合来实现。人们都说“心灵则手巧”,但对青少年来说,应该是“手巧则心灵”。劳动操作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做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这些基本操作活动,学生能够实现手脑协调发展。简单的早期劳动操作活动训练可以充分刺激学生脑细胞的发育和生长,有效培养其手脑灵活配合的能力,促进其体力与智力的共同发展[9]。
(三)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动手操作活动能促进人体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10]。因此,劳动与运动一样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能够实现体能与技巧的结合,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促进学生良好个人素养的形成
成功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与汗水,一个人只有付出艰辛劳动取得成绩,才会对成果倍加珍惜,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成功的快乐。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学校劳动教育,感受劳动过程的辛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11]。劳动教育不仅体现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简单的劳动中,还应加强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的培养。劳动教育的意义体现在磨炼学生意志,让学生在劳动中思考、感恩、学会珍惜,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责任感,感受生命的真谛。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而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全面成长[12]。
二、家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劳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和学校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比如,在家庭中,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进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劳动。学生在学校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接受劳动教育,同样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实现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学校应秉持体验式理念,坚持家校联合,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从而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13]。学校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成就感。
(一)布置人性化的家务劳动家庭作业
劳动教育同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需要学生亲力亲为,从而对劳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家庭能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达成共识,引导家长利用双休日对学生进行家务劳动训练[14]。同时,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举办家长讲座、与个别家长谈心等方式,呼吁家长在孩子做家务时耐心指导,教会孩子劳动的方法;不要因为担心影响学习就阻止孩子劳动,也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苛责挑剔,而是要对孩子的劳动行为或劳动成果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
在选取训练内容时,家长应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15]。例如,家长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扫地、擦桌子、擦玻璃、叠被褥等内务训练;可以进行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洗碗筷、清洁桌面等餐桌礼仪训练;可以指导孩子对垃圾进行分类;还可以让孩子给家长揉肩捶背;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最简单的检查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等活动,将劳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又如,教师可以利用五一、国庆等假期,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帮父母进行春种或秋收劳动,并写出劳动心得和感想。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6~12岁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勤奋感,家长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一系列人性化的家务劳动作业使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劳动意志和耐力,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家长的辛苦付出,从而形成责任感,并将这种责任感迁移至学习中,得以全面进步。
(二)定期组织和开展学校集体劳动
在开展家务劳动的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学校集体劳动[16]。学校应组织学生充分参与学校的集体劳动,如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擦黑板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植树、种花、除草、环境卫生整治等集体劳动。劳动教育不仅要看劳动成果,还应注重劳动过程。在学生享受劳动过程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例如,在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深刻感受到打扫卫生对校园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体验集体劳动,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身体素质。
(三)设置行之有效的劳动奖励机制
学生具有一定的好胜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时间的打磨和荣誉的激励。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其劳动积极性,学校可以在日常劳动管理方面设立“劳动能手”等奖项,让学生充分参与各个奖项的评比,调动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积极性[17]。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学校还可以设立“劳动先进班集体”奖项。这些奖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结 语
开展良好的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转变对劳动的看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显著提高自理能力。家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挫折、积极乐观的精神,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能够从劳动中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珍惜当前的生活。学生在劳动活动中形成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文化课学习的进步。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爱惜和尊重劳动成果,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
学校的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家庭的劳动教育具有渗透性和灵活性,劳动教育只有在家校共同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营造家校合作的良好劳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