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如何对初中生音乐学业水平进行考评
2021-11-22陈煜
陈 煜
(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七中学,陕西西安 710000)
引 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音乐课程评价应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教学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评价三方面内容[1]。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出台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教体艺〔2016〕53号)(以下简称《测评体系》)文件,为音乐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业评价指标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文件落地,变为可操作、可实施的科学评价方法,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难题。为此,笔者利用四年时间对如何在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中细化教学管理内容、规范课堂管理流程、落实学业评价制度等问题在本校和大学区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在此谈一谈个人体会。
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音乐课堂教学问题逐渐明晰,主要聚焦在学业评价上。纵观初中音乐学业评价现状,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两种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演唱或表演确定学业成绩,错误理解评价改革的精神,认为样样都考就是全面性评价;单纯的考试就是评价,评价只是考试的另一种表述而已,把评价与考试二者等同起来,错误地理解了两者的关系[2]。这显然不仅不能正确地反映学生音乐学习的真实情况,还违背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原则。因此,值得反思的是:评价要统一标准吗?评价学业需要科学管理吗?无论从新课程改革角度还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我们都必须探讨和实践符合《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和《课程标准》理念的学业评价方法。
一、依据指标体系,制订评价量表
陕西省出台的《测评体系》将测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和六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二级指标将基础指标分为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两部分,涵盖了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等;将学业指标分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部分,涉及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应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发展指标分为校外学习和艺术特长两部分。在制订指标的同时,《测评体系》还有对分值的建议,整个指标体系涵盖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学业指标为定性评价指明方向,基础指标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音乐教师如果能使用和落实好该测评指标体系,就可以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使教学行为有的放矢[3]。
《测评体系》明确指出:保证教学实施的因素有出勤率、参与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在设计管理量表时,应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际有所体现。
对学生音乐学科学习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应该包括体现出勤率和参与度的纪律(旷课、迟到、听讲专注度);体现参与度和学业完成情况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演唱与演奏);体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突出学生的参与度、特长才艺展示和研究性学习。教师设计好细化的课堂教学管理量表后,就要考虑如何使用的问题了。及时记录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点滴表现是课堂教学管理量表发挥作用的关键。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等,通过提问、抽唱演出等方式,尽可能地给予所有学生日常性的评价。平时评价可采用星级累加制,也可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将结果作为学生学期成绩的一部分。管理量表的使用主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管理量表的内容并参与课堂管理。整个实施过程是学生自我记录、自我诊断、自我调整的过程。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调整、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4]。
教师可以对每节课能准备好音乐学具、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提出表扬,对评选出的优秀笔记和作业进行嘉奖等,让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的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改正自身的问题。
三、巧用评价效能,调整教与学方式
音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灵活地运用自评、互评及他评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中进行调整。因此,分析并使用评价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例如,有的班级整体音色、音准很好,因此这个班级在课堂表现中演唱项目的评分就高于其他班级;有的班级很活跃,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艺、交流自己的思想,因此该班级在研究性学习和才艺展示项目中的评分就颇高;有的班级比较沉稳,课堂笔记与课后作业书写规范程度优于其他班级。教师要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评价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班级的优势,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
课堂规范不可能一经建立就尽善尽美,而是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修改或调整。落实评价制度需要教师依靠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的结果进一步调整不同内容的权重,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学业评价的管理与过程性评价应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渗透在评价量表中,除本文已涉及的内容,还可以加入或更新其他教学和学习内容,如编创作品记录等。由于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位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方式方法、策略手段都有所不同,教师设计的评价量表也一定会存在差异。没有完美无缺的评价管理量表,只有更加合理、实用的评价管理量表。这就需要教师开启智慧进行个性设计并将其有效实施。但是,无论量表的内容与权重如何变化,用真实的评价资料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调整学生学习行为的共同目标都不会改变。
四、实践初见成效,评价办法有待完善
经过四年的音乐学业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调动了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改进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幅度改革了教学管理、教学行为与评价体系,为推动初中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也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发展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学业评价方法。但与此同时,由于实验学校较少、时间较短、统计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缺少专家的专业指导,许多问题还有待探索与解决。
结 语
音乐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艺术学习的情况,客观公正地对其学业水平作出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努力方向,从而对音乐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获得艺术学习的成就感。为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找到更多更好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才。这不仅是当今艺术教育公平的体现,还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