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探究

2021-11-22邱双凤

名师在线 2021年35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法治

邱双凤

(福建省邵武市实验中学,福建邵武 354000)

引 言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中学道德教育与法治课程,教师就要充分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道德素养作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决定了一个人的根本价值立场。对于中学生的德育不仅要在常规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开展,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法治教育内容相对较少,开设法治教育课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法律条文,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从目前相关课程的开设方面来看,德育和法治教育的部分目标都能实现,很多学生也能够充分认识到二者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方式方法陈旧、学生的获得感较低等[1]。

二、立德树人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

(一)立德树人的含义

立德树人的本质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其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也能有一个质的提升。而要想衡量这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在教学中的获得感反馈。

(二)加强培训,更新教学观念

立德树人的视角与传统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之间存在着较大不同。那么,教师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理念的转化和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一些年轻教师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较快,对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接受程度较高。而年龄大的教师尽管对立德树人任务的理解准确,却容易和高速发展的时代产生隔阂。新老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这一互补关系具体体现在:新教师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明显欠缺;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不易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教学观念守旧。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综合采用“以新带老”和“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2]。

立德树人这一视角在本质上就是将学生的地位由被动转主动、由消极变积极。因此,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教学培训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德育教育不亚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其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创新上,学校可采用集体性备课、随机检查教师备课成果的方式,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对自身教学技能的不断丰富、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能够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充分考虑学生意见,使学生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也是教学服务的最佳评定者。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以优化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和获得感[3]。

首先,在德育课程方面,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一直以来,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同时,学生给教师的反馈也非常少。而这既不符合德育理念,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时,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目前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发掘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4]。

其次,在法治教育方面,法治教育比德育的普适性要低一些,学生的接受面更窄。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学校开设的法治教育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贯彻落实法治精神,甚至部分学校、年级存在占用法治课程时间开展其他课程教学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除了对学校教师加强监管,学校也要充分反思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教师的不重视,还在于学生的不配合。相较于德育,学生觉得自己是遵纪守法的公民,所以不需要接受法治教育。有些学生认为,只有那些坏学生或不遵纪守法的人才需要接受法治教育。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既要让学生明白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法治教育应是怎样的。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接受法治教育。

(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如在课程设计中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和其他历史陈列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红色因素,还能让他们对自身的道德素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5]。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和当地的法院、检察院进行对接,充分利用这些部门开展的体验日活动,带领学生全程参与到实际的法律实践过程中,通过举行一系列学习和观摩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法治意识。在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其具体职能体现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活动的意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并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强化法治意识,从而让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结 语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一个面对新时代、面向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重大课题。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视角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不断增强法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对道德和法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法治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德育六义: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