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项目 优化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2021-11-22李婷
李 婷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江苏无锡 214105)
引 言
自读课文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从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来看,每一单元都会在精读课文后收录一定数量的自读课文[1]。学生在学习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巩固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技能,实现阅读能力的灵活迁移,进而提升阅读水平和阅读素养。而这也是自读课文存在的价值。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自读课文只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不需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引导与指导,这是对自读课文的错误认知与理解。与精读课文一样,学生在进行自读课文时也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2]。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其自读、独自思考,与此同时,也会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予以巧妙点拨,以优化学生的自读课文学习效果。下面,笔者从理论辅助实践出发,对合理设计项目驱动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表达个人认识与观点。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科学设计具体项目的可行性
(一)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解决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面对问题时能独立思考,并找到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可以说,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项目解决能力。如果教师紧扣自读课文内容,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具体阅读项目,学生不会轻易退缩,也不会束手无策,而是有针对性地完成相关的项目任务[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提升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能获得对自读课文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掌握阅读技巧,运用阅读方法,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二)自读课文给予学生更多探索项目的机会
相较于精读课文,自读课文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阅读自主权,即学生根据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技巧进行独立阅读,这是学生运用自身阅读技巧,逐渐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与水平的有效途径[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乐意阅读,积极主动地思考。可以说,自读课文赋予学生更多探索项目、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被相信、被认可,从而推动他们积极探索项目、完成项目。从这一层意义来讲,自读课文能为初中语文教师恰如其分地设置相关阅读项目,为学生更高效地进行自读课文阅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6]。
二、开展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项目式学习的具体流程
(一)自读前,设计预习项目
教师认真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可以鲜明地看到精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在编排上的区别,即每篇精读课文前都有预习版块,以简单、概括的文字内容向学生表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阅读技巧,但自读课文没有这一板块[7]。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文时,不能盲目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而要在学生自读前,有意识地模仿精读课文预习版块,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预习项目,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自读课文内容和阅读重点,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自读课文学习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8]。
例如,在学习《雨的四季》这一自读课文前,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如下课前预习项目。
(1)回忆、整理学过的有关雨的古诗词,并对其中“雨”的意象进行简单描述。
(2)以“雨的四季”为主题写一段文字,看看自己对“雨”都有哪些记忆与认知。
(3)走进刘湛秋,了解他的语言风格与经典代表作。
(4)阅读《雨的四季》,尝试将全文分成大致的层次,概括其具体含义。
(5)摘抄你认为优美的、印象深刻的语句,并说明原因。
这些具体而细致的项目既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变得更有针对性,也让他们知道针对《雨的四季》这一课文应该阅读哪些内容。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学生对自读课文有了初步认知与理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预习也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为学生后续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细读、精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有了之前的预习基础,在接下来的自读课文教学中,笔者需将重点集中在学生共性的难题上,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使学生的实际自读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便是自读前精心设计预习项目的意义与价值。
(二)自读中,规划思考项目
前文讲到,自读课文学习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便草草了事,而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宜的点拨与引导[9]。
例如,《植树的牧羊人》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其单元学习重点是:通过抓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很多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会设计如下问题:“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或“你最喜欢植树的牧羊人哪种优秀品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寻找问题答案。然后,教师进行细致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项目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创设合理情境,发布项目任务,即我国的大西北荒漠化严重,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支援边疆建设。笔者所在职的学校有一位校友就是其中之一,他到了大西北后发现大西北荒漠化问题严重,故想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给他一些工作建议。笔者请学生帮忙出谋划策,并引导学生想到《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使学生发现牧羊人所处的环境跟笔者的校友非常相似,可是牧羊人竟然能凭一己之力把一片荒原改造成沃土,他的成功经验应该可以给校友一些启示。接着,笔者发布任务,即编写一条给校友的信息,给他一些工作建议。
其次,给出自读方法,指导学生归纳。笔者要求学生圈画与牧羊人有关的关键语句,归纳他的一言一行中隐藏的成功经验。
最后,精心编写信息,形成自读成果。笔者组织学生结合牧羊人的经历和成绩,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给笔者校友,并给他一些鼓励。
在学生自读过程中,笔者并没有过多介入,只以布置项目任务的方式进行点拨,给予了学生更充足的阅读自主权,促使学生应用语文阅读技巧,更好地把握自读课文的情感、主旨、内涵。
总之,教师巧妙规划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项目,对带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10]。
(三)自读后,安排拓展项目
在部分师生的认知里,课文读完了、讲完了,便意味着这节课文的教学结束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精妙的构思,或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或情感恢宏磅礴,涤荡人心;或细腻滋润,在无声处给予人前进的力量……因此,无论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都不能简单地读一遍就结束,学生应细心品味、耐心挖掘、认真分析与探究,充分汲取其中的精华,以开阔知识视野、丰富学识,进而获得更长远的发展[11]。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巧妙设计阅读拓展项目,以拓宽自读课文的学习范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教授《美丽的颜色》这一自读课文时,笔者在学生对自读课文形成一定认知与理解后,为他们设置了一项拓展性项目,即查阅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了解她的科学成就,并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悟、体会与想法等。这一阅读延伸项目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促使学生对文中内容及整理的资料进行认真而细致的思考。这使学生的习作有了更丰富的意蕴,而不是简单的内容堆砌。
有的学生写道:“居里夫人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两项世界级大奖,此外,她获得的其他科学殊荣更是数不胜数。这样一位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性人物,吸引我们的不是她美丽的面庞,或者曼妙的舞姿,而是她数年如一日沉迷于科学探究的拼搏进取精神。青春的面容总是易逝的,但她留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没有人能抹杀,这便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将自己自读课文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进行了认真而清晰的表达。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美丽的颜色》这一自读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还从中汲取了人生成长与进步的无限力量,从而坚定内心,迎难而上,努力拼搏。
三、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项目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项目设计应紧扣自读课文内容
项目式教学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其组织、开展与落实都服务于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即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12]。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确保阅读项目与具体自读课文紧密相连,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自读课文,使其能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从而获得对自读课文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二)项目设计应契合初中生实际
阅读项目要与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情况高度契合,如果项目难度过小,将无法激发学生思考与参与的兴趣,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开展;而如果项目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可能造成学生身心负担过重,抵触、排斥心理过强,使其以消极状态应对项目,难以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合理地设计阅读项目,促使学生“蹦一蹦,就能摘到桃子”[13]。
结 语
上述教学实践充分表明,依托项目构建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将立足教学实际深入探索,切实将项目设计与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紧密结合,在优化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