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背景下建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探讨
2021-11-22曹雅茹航天信息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曹雅茹 航天信息(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受财务共享理念影响,企业应设计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会计系统,通过各项会计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提升管理会计的专业性,给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带去真正支持。
一、在财务共享背景下企业内部架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价值
(一)财务流程的日趋完善
随着财务共享理念的日渐发展,企业在处理财务业务时其工作模式也出现了些许变化,管理人员需将财务工作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在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下,企业的运作成本已逐渐降低,其办事效率在逐渐提高,有效促进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在财务共享制度愈加完善的今天,企业内部财务流程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新时期管理层要与财务人员共同架构出以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财务信息系统。在使用该信息系统期间,其能有效解放基层人员的劳动力,即诸多基础性业务均由机械系统替代,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了解与熟悉各项财务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多项信息技术,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我国的财务共享服务正处在发展阶段,为加快财务共享的速度与水准,各企业内部应及时拓展自身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财务与信息的结合来改善其当前的经营水平,因而建设财务共享类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极有必要。
(二)加强了决策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若想获得较好的发展离不开各项决策,而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其发展趋势与方向。传统类型的企业财务管理其内部信息较为分散,再加上管理会计又分成多种内容,无论是预算、成本还是投资等信息都较为庞杂,若不进行科学规范,其将为企业的多项决策带来不确定性。在财务共享理念的引领下,企业内部信息化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管理人员需通过恰当引导,设置科学性较强的信息化管理会计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可高效完成会计分类,让其各类会计信息变得更为清晰,增进了信息的有效性。企业管理层在制定相关决策时可将管理会计信息当作其判断依据,经过详尽分析,研究出更加合理的方案,提升该项决策的有效性。此外,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还带有预测功能,即透过此前的项目决策与执行情况来判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层在该功能的带动下,其发展方向会更加清晰,项目决策更为精准[1]。
二、在财务共享背景下架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投资管理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影响下,企业内部的投资管理应遵循适宜的信息管理程序,管理人员需将线上与线下信息相结合,通过高效的整合管理来加强其投资资金的规划。通常来讲,企业管理层应架构出科学的投资管理体系,其内容需包含投资项目与投资资产的风险控制、全过程管理等,利用该系统形成一套完善的募集资金、管理营运等项目投资的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中可适时搜索与投资项目有关的各类信息,使投资人或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该投资项目的运行状态或过程,继而加强投资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管理会计的专业水平。同时,在投资管理平台中,为测试其内部各项投资决策的风险,可设置专业的分析测算模型,借助该模型内部的数据指标来服务企业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优化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进行投资项目的过程管控中还可采用风险管理法,即通过对投资项目内的风险测算来掌握该项目的发展态势,利用监测、预警与提醒等手段来管控项目投资风险,增进项目投资的合理性。
(二)加强绩效管理
管理会计中的绩效管理也会使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较常见的操作工具为平衡计分卡,基于其专业性,当前在企业中的运用较为广泛。随着财务共享理念的提出,企业管理人员运用平衡计分卡可切实实现其内部的统一与管理,由于其形式为卡片状,通过该模式可多方面考核当前员工,继而测试出内部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绩效。利用平衡计分卡可形成一套专业的企业财务共享系统,通过合适的方式来管控其内部成员的业绩水准,也就是说,其业绩值与财务指标的联系较为紧密,在形成信息化系统后,企业管理层可借助平衡计分卡来管控员工业绩,在改进考评工作效果的同时,还能保证其业绩信息的透明度,为正向激励员工打下良好基础。在设置出合适的业绩指标后,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将获得有效提升,在个体业绩的逐步改善下,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2]。
(三)改进预算管理
在架构预算管理期间,企业管理层需意识到预算管理在其内部的重要位置,即构建信息化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必要性,针对该系统的建设过程,管理人员需将其内部的文件数据转化为系统性、专业性的体系,有助于增进工作或财务人员计算、录入数据的便利性。与此同时,在完善信息类预算体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与技术人员联合研制出一套标准的预算处理流程,根据其当前掌握的数据信息确认该程序中的各项内容,在其合理优化后普及到企业的各部门中。在财务共享理念的影响下,针对当前的预算管理系统,管理层可设置与该系统配套的信息技术,适时改善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准,利用机械操作替代此前的人工操作,通过网络系统的各项操作步骤直接生成相应的预算数据,在高效缩减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预算工作的整体效率。基于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基础性作用,良好的预算管理系统可帮助其分析各项投资行为,快速完成其战略目标,更好地帮助企业规划其发展趋势。
(四)改善成本管理
在财务共享的大背景下,企业需将成本管理放置到财务共享平台内,运用适宜的信息技术来管控其内部成本数据,相较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当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管控到多方面的成本内容,增进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架构成本管理系统期间,内部管理人员需学习各项信息技术,借助信息平台来管理企业成本可提升其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详细划分成本管理中的各项内容,使其管理内容变得更为清晰。对于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内容也会依照其发展规模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通常来讲,此项工作会愈加复杂,因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案将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方向,财务共享平台与成本管理的高效融合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控水准,在缩减人工成本与时间的同时,将其内部可能存有的成本控制问题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建构自身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人员借助其设计的财务共享平台来影响成本管理,在将二者高效融合后,其成本管理水准获得明显提升,通过适宜的信息技术全面管控了该公司的各项成本内容,改善该公司的经济效益。
(五)提升信息安全
一方面,在架构适宜的财务共享系统时,要利用合理的措施来保护管理会计内部的信息安全,一般来讲,设置访问权限可达到理想效果。由于财务共享平台属公共型网络,企业各部门人员均可看到其财务信息,若某些信息牵涉到商业机密,为增强其安全性要设计访问权限。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留意财务平台的访问状况,掌握访问人员的详细资料,避免因不当操作或数据毁坏而影响财务系统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依托于专业化的财务平台还可设置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在其内部改进多项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的检查监督来规范财务人员的操作流程,借助当前存有的共享平台定期传输或交流各项信息,在改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同时,高效整合企业信息与财务数据。
(六)完备会计信息系统
其一,在搭建管理会计类的信息系统期间,财务人员需学会使用各项信息技术,如云计算,通过对云计算的适时改造可降低企业成本,为保障云计算的服务水平,企业管理层可将与云计算有关的运维费用交付到对应的服务商手中,该服务商可开展专业的系统维护并保障其内部软件安全。其二,利用当前较先进的信息技术还可开发出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系统性软件,技术人员在巧妙运用云计算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财务工作人员、研发人员与信息技术专家的共同配合来提升该软件的专业性。其三,企业管理层还要及时完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的工作流程,当前企业在架构该系统时还存有些许问题,无论是应用流程还是系统设计都应有不同程度的改动。为解决该缺陷,管理人员应进行适时监督,在合理管控财务人员各类行为的基础上提升其信息管理能力,不但促进了管理会计的高效发展,还能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构建信息化的会计管理系统变得更为迫切,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仍需解决多种问题,在搭建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其内部的软硬件配置、加强专业人才的组建,继而加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内的可操作性、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