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问题探析
2021-11-22赵莹
赵 莹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表明“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被当作一项国家教育战略被首次提出,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年。2021年,教育部决定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二、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新文科建设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新文科本质上是在学科体系的重构、知识系统的重建、教学目的转换和教学理念的更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思考。新文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文科与理工科、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要素之间的结合;二是重组或新建新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专业体系;三是强调利用知识传授来提升、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四是“教”与“学”新主体关系的确立。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首先,在知识生产维度上,要敢于面对40多年来改革开放所产生的中国现象,理顺中国文化及历史脉络,从中汲取外来精华,融合自己的解释,凝练出中国学术话语;其次,在立德树人维度上,要基于中国文化来立德树人,通过文化认同,培植文化自信(陈凡、何俊,2020)。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美国教育家帕卡德在1829年撰文提出,作为学习自己本专业的前提,大学生必须要先学习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部分,例如,古典语文、文学和科学等课程。他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共同培养教育称为通识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通识教育也在逐渐完善其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国贯彻多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弘扬传统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等,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又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更好地面向世界。
(二)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新文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需要高校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出发,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机制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持久发力。近年来,大学外语课程逐步进行改革,学生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的功利化思维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是全面培养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外语是学生获得学习乐趣的源泉和了解世界的媒介,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外语学科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但其人文性和国际性等其他价值属性也是一直以来外语学科发展和建设努力挖掘的独特优势。外语学科本质上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学生外语语言能力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具有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潜力,是当下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议题。
三、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契机
(一)高等农业院校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高等农业院校大多数学生具有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特点。农业科学精神是高等农业院校一直秉承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理念。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业专业学生不需要具备太高的外语水平,只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就行。从教学层面来看,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一直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教学模式主要还是采用传统课堂课本授课,教学目的本质上依然倾向于应试能力的培养。大学四年,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外语综合能力难以提高,走出校门后,语言应用水平和思维能力还是较差,他们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多层次、多元化人才的现实需求。
基于以上现状,大学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应运而生,这些课程的设置能满足学生在农业专业知识学习之余,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打开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大班授课的统一教学模式仍是主流,课程设计缺乏个性化,教学环节依然以教师主讲的面授形式为主,线上网络授课应用较少。学生的语言互动、体验和实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
(二)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不断发展,但现代大学知识的传承依然比较模式化,这种发展态势从长远来看并不能满足学生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大学精神主要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大学通识课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高等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重视通识教育。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笔者所在大学外国语学院近些年致力于大学外语教学体系的重新建构,率先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农业院校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遵循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融合、差异性和适切性的结合、外语教学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三原则,构建了“基础英语必修课(R)+选修课模块(E)+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P)+自主学习(A)”新型课程体系,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又要兼顾提高学生通用学术英语与通识教育英语的水平,不断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交流新形势所提出的需求。“R+E+P+A”新型课程体系完成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设置多样化、层次化的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搭建个性化学习空间,最终实现语言知识、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
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大学英语只有一门理论必修课的传统结构,构建了多维度的立体课程体系,缩减必修课学时,增设模块选修课,增加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将基础英语设置改为10+2(学分)模式,即10学分必修课+2学分外国语言文学类通识选修课,增设听说实训环节,第1~4学期开设;选修课共涵盖4个模块,分别为英语实用技能模块(英语视听说、大学英语翻译与写作)、高级英语模块(高级英语阅读、高级英语技能培训)、通识教育模块(英语国家文化专题研究、英美文学导读)和通用学术英语模块(农业科技英语阅读、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第3~7学期开设;将“外语体验教室”英语配音、英语戏剧体验、英语演讲和英文影片赏析4项活动作为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纳入课程体系,第1、2学期开设。
以新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模块选修课为例,其涵盖了英语国家文化专题,英美文学导读等通识教育类课程,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着手,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听讲、阅读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授课实践过程中融入新文科理念,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让这类课程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模块选修课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英语国家文化专题(Britain and American Culture),该课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文性,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从广义的文化层面去审视中西方文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二是交际性,增强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三是育人性,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该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项目,最终实现和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中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概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性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客观理性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意识。
四、新文科背景下完善高等农业院校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重视农业知识技能实践,轻人文知识和语言文化素养等,结合这种特点,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就要重视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等方面的融入,构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感,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实现外语课堂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大力推进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慕课、微课、金课等网络课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也成为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由此,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方式由被动式的教师灌输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极大地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由此可见,引进通识慕课+自建慕课,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灵活切换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入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模式。
(三)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是新时代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要不断夯实语言基本功,还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这也体现了外语学科本身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敢于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育人素养的直接体现。从学校层面来说,各教学单位首先要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条件,同时,还要不遗余力地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服务,例如,有效地组织校内外教学观摩等,让教师能有更广阔的平台去学习完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增长见识和智慧。在新文科建设的引领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借助这一时代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新文科建设与专业教育、外语通识教育融为一体、有机结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