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相似性问题的探讨
2021-11-22赵茹梦
赵茹梦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为研究语言以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范式。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思维之中,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隐喻学的基本观点。现代隐喻学提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和理解的基础,是认知主体在体验基础上创造的心理感知相似性。研究相似性是研究隐喻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从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观点出发,探讨隐喻相似性的两大基础、两大分类,以及分析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
二、相似性——隐喻的基石
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是比喻的一种特殊形式,隐喻是用一个事情来喻说另一个事情。词义学中,隐喻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利用一个概念来表达另一个概念。但无论从哪一种理论来分析,都可以得出以下两点:①隐喻关系到两种不同的事物。②这两种事物具有某种将其联系起来的相似性。而其中的相似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相似性,那么隐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性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共同的属性和特征。那么隐喻的相似性就是指源域和标域之间有着某些相似的属性和特征,使得源域与标域之间产生映射,从而产生了隐喻。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狭义的“metaphor”是指“比喻”中的一种类型,而比喻的基础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人类思维方式之一,即人类的大脑具备了隐喻性的思维的功能,即通过相似性把此物与彼物联系起来。李佐文和刘长青(2003)认为从隐喻产生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经过类比推理创造出的新的概念组合及其关系,而其中类比的基础就是相似性。而正是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才会产生相似联想,从而将不同概念域的两种概念并置形成隐喻,相似性毫无疑问就是隐喻的基石以及必要条件。
三、隐喻基于两大基础的相似性分类
认知语言学着重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体验的重要性,认为隐喻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隐喻是可以创造相似性的。孙影、成晓光(2010)研究提到:隐喻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人类的任何认知都是基于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的。马明(2005)说隐喻的感知并不是对外部客体完全客观的镜像反映,一切感觉或知觉作用都是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以上分析,隐喻主要有两大影响因素,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基于这两大影响隐喻的因素,可以将隐喻相似性分为两类:以客观因素为基础的称为物理相似性,以主观因素为基础的称为心理相似性。
(一)基于客观因素——物理相似性
相似性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和特征,而这些相似的属性和特征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客观相似性也称为具体相似性、物理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指两者之间相似的物理特性,如:形状、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相似性是一种具体相似。刘雪春(2001)提出了感官相似性,是指基于视、嗅、听、味和触等感官所获得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实际上就是指物理相似性。
(1)Skyscrapers are the giants of the city.摩天大楼是城市中的巨人。
此句将摩天大楼隐喻成了一个巨人,凸显的是视觉上“高大雄伟”的相似特征,通过视觉带来的刺激激发相似联想,是一种形似。
(2)His mouth is a dustbin.他的嘴巴是个垃圾箱。
句子将“mouth”与“dustbin”通过嗅觉闻到的臭味的相似性联系起来,形成看隐喻性用法。
(二)基于主观因素——心理相似性
与物理相似性不同,心理相似性所涉及的两种事物并没有明显的客观的相似性,人类对事物的看法必须经历一个中间阶段——认知,心理相似性就是基于人的认知形成的主观相似性,是人类在身体经验、心智体验、认知思维能力基础上创造的相似性,例如:
(3)Everyone feels up.每个人都感到高兴。(张慧芳,2015)
(4)Everyone feels down.每个人都感到很沮丧。
例(3)和例(4)是常见的方位隐喻,用“up”昂首挺胸的身体姿态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高昂的情绪状态;人们赋予“down”情绪低落沮丧的含义,因为当人类伤心时,总是垂头丧气的。上、下方位词本来与人的情绪高涨和低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人类身体经验、心智体验等认知的基础上,就创造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概念隐喻中的方位隐喻是用易察觉、易体验的空间方位概念来构建抽象的情感概念,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心理相似性的隐喻跟人的情感、体验、经历和认知密切相关,而人的经历、情感以及认知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基于心理相似性的隐喻也具有主观感受的差异性,这体现了思维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引用王文斌所作的论述为例:
(5)爱情如烟花。(《宁波晚报》2004年5月9日)
(6)爱情是细水长流。
王文斌(2006)认为看到例(5)后,人们只有经过仔细的揣摩才会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爱情”和“烟花”极其相似,是短暂而美好的。而例(6)中构建了“爱情”与“长流的细水”之间的相似性,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爱情是平淡且长久的。正是因为个体感受的主观差异性,隐喻的产生和理解才具有多样性。
除了影响隐喻产生和理解的个人因素之外,文化的因素不可忽视。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础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工具,由于人类有着共有的认知器官和认知基础,所以不同文化的隐喻中应该有着共性的东西,马明(2005)将其称之为文化心理相似性。中西方文化中“红”“red”这种视觉的符号用来表示一种害羞的抽象情感,同时也可以用来表示“喜庆”的用法,如中文的“红双喜、开门红”,英文中的“red-letter day(纪念日)”。汉语也有用方位词表示人的情感或状态,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这几天情绪都很低落。
四、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
隐喻的相似性是可以创造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潜能——实现”理论,隐喻把事物潜在的相似可能予以了实现(李善廷,2008)。也就是说,人们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将潜在两种相距较远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挖掘出来,或者可以将表面上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通过人自身的经验、情感等主观因素,创造潜在的相似性,从而构建了隐喻。
王文斌(2008)曾将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分为四类:必然性、偶然性、真实性和强加性。必然性就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本质的相似;偶然性是指事物中可能有的,或可能没有的相似联系,通过人们的认知加工,实现认知突显,从而建立了彼此偶然的相似性;真实性就是指符合客观事实的相似性;强加性是在源域与标域本不存在潜在的相似性,而在人类认知加工的结果下,创造了潜在的相似性。可以从下边的例句中分别体会相似的潜在性:
(7)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必然性)(8)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偶然性)(9)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苏轼《采桑子》)(真实性)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增广贤文》)(强加性)
需要提到的是,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与潜在的语义相似有关。提到潜在相似就要提及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有多重意思。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可变达的意义范围扩大,这是语言经济性与创造力的表现(李诗平,2011)。在词义不断扩展的同时,潜在语义相似就被挖掘,从而就为隐喻相似性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人们通过认知思维能力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利用有限的语言符号,利用具体的且容易被感知的符号来表示复杂繁多的事物、关系等。那么一词多义现象的经济性和创造性便为隐喻提供了便利。例如:
(12)The chairman plough through the discussion.(李诗平,2011)
如果按照“plough”原有的意思“犁地”来理解,句子就很难理解。经过查阅词典可以发现“plough through”有“吃力地钻研,费劲阅读”的含义,这样的“plough”就是一种谓语隐喻的用法,通过“犁地的费劲”和“钻研阅读的费劲”构建认知语义上的相似,延伸“plough”这一词语的意义,从而为隐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总而言之,潜在的语义相似性为潜在的隐喻相似性提供可能,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在主客观互动的基础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正是在人类主观认知努力下,潜在的隐喻相似性才得以挖掘。
五、结语
现代隐喻学中,隐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是人类一个重要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工具。从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相似性毫无疑问就是隐喻的基石。隐喻的相似性是主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在主客观基础上,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可以分为:必然性、偶然性、真实性和强加性。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人的重要思维方式,隐喻的基础——相似性引导人们转换不同的思维角度看世界,对其研究能够促进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也有利于揭示隐喻背后的思维方式,是打开隐喻研究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