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宁红茶茶旅融合发展路径
2021-11-22杨婵容
杨 娟 杨婵容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一 茶旅融合与茶文化旅游的区别
茶旅融合和茶文化旅游都是以茶文化为媒介,与旅游结合的旅游形式。茶旅融合主要是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两者融合在一起,在进行产业融合时,还需考虑到理念、市场、服务以及交流等几方面的相互融合发展,旅游形式大多是以茶叶为媒介,进行一种深层次的新型的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方式。
二 修水宁红茶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宁红茶也叫宁州工夫红茶,因修水在明代称为宁州而得名。修水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无霜期长达247天,红壤土质肥厚,渗透性良好;受地貌形态影响,形成复杂多变的垂直山地气候,常年日照偏少,云雾偏多,空气清新,形成了“修水宁红茶”生产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宁红茶以“红亮、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宁红龙须茶是特种工夫红茶,因它“身披红袍,外形似须”而得名。制成的干茶形状像毛笔头,又像古时的红缨枪枪头,故又称“掌上枪”[1]。
(一)在茶文化资源方面
修水茶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厚重的茶文化历史底蕴、有独具特色的茶俗、有大量的茶诗词文化、有独具特色的乡村原生态茶文化,非常适合发展茶旅旅游活动。除宁红茶外,双井绿茶也是修水的代表性茶叶,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将双井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当时名动京华,曾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近年来,修水把茶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利用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茶旅旅游活动,让当地经济有了质的变化。在进行旅游规划时,有关茶习俗活动只挖掘了小部分向游客们展示。在旅游发展时,只有少量的当地特色日常民俗文化被塑造成为修水地方文化的形象代表。
(二)在茶产业形态方面
修水丰富的茶叶资源和逐渐扩大的茶基地,是茶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载体。2018年,修水可采摘的茶园面积达5996公顷,茶叶产量5999吨。修水县茶产业与旅游、农业、生态文化、地方文化等方面均有合作[2]。漫江乡宁红小镇是茶旅融合的示范点之一,以小镇为载体,发展茶旅游观光和茶叶采摘制作、茶歌教学欣赏等自然传承下来的茶农体验游。小镇结合多种资源和产业形式,建立“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体系,让游客感受到最原始的传统茶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在茶事活动方面
修水宁红茶不仅积极参加国内各地举办的茶博览会等茶事活动,在当地连续举办了六届的“宁红双井之春茶文化节”,主要以当地传统茶俗为媒介,举行当地原生态的茶文化活动。茶文化节的主题是以茶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让各地游客领略地方原生态文化魅力。
(四)在发展模式方面
修水的茶旅融合正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形成了以下几种发展模式:茶园、博物馆、节庆、研学模式。一般的茶园主要是集中种植茶叶和生产茶叶,其他的功能作用较少。修水宁红茶文化园是集生产、加工、茶文化展示和生态旅游与一体的茶园,茶园的生态环境优美,依托宁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结合生态茶园的优势,让游客亲身体验手工制茶工艺、品茗宁红、欣赏茶艺表演等活动[3]。
三 茶旅融合发展存在的困境
虽然修水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制茶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方面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修水的制茶传统技艺面临着传承问题,宁红传承人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首批宁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承人俞旦华现已62岁,其他传承人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
(二)在茶旅融合理念方面
与国内其他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修水一些茶园景区等旅游景点,开展茶旅融合的旅游方式以品茗赏景、采茶制茶为主。对茶业资源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对原生态茶文化的挖掘利用还处于表面程度,茶产业与各产业资源没有深入融合[4]。
(三)在茶旅线路方面
茶旅融合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修水茶旅游正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所提供的线路数量较少,茶旅精品线路挖掘不够。2016年修水推出“宁红之旅”这条全国茶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探寻宁红茶起源、发展、辉煌和落寞的茶文化,以促进修水县茶旅融合进一步发展。2019年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上推出宁红茶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云居山—庐山西海风景区—马家洲景区—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双井村—宁红茶文化园—黄龙山—东浒寨—宁红小镇,但这条线路侧重于品茶休闲度假,受众仅限于茶文化休闲者。
(四)在茶文化挖掘方面
修水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但茶文化挖掘力度小,资源未深度融合。一些特色地域文化没有突显,像修水地方的各种茶俗、茶道等茶事活动。在研究中发现,一般景区人员只是从茶历史文化这方面给游客讲解,茶文化在旅游过程中流于表面,缺乏融合当地民俗文化的茶文化旅游显然不利于它的可持续发展[5]。
四 非遗传承视角下的宁红茶茶旅融合对策
(一)建立非遗传承人保障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实体存在形式,它的保护传承与传承人是一个共生关系,因此,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与灵魂所在,保护传承人的行动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够完善,而当地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时,主要遵从上级的文件,在从事保护工作时难免存在疏忽和遗漏,因此,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传承人保障机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使宁红茶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6]。
(二)建立非遗传承人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每一位传承人才能够得到实体形式存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主体是传承人,在大批量使用机器的时代中,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传播及其重要。俞旦华是首批宁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承人,其他的传承人大多数是当地农民。农民除了利用空闲时间制一些茶叶自己喝,其他时间还要干农活,维持家庭生计,因此,大批量生产是不大可能实现。而建立专门的机构,能有效解决这个局限性,可以采用教师制传承,在吸引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知名度,提高广大民众参与的兴趣。
(三)专家与传承人的深度融合
非遗在传承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却不能失去本味。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加上专家科学的指导,在宁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上加以改善,让其色泽及口感变得更好,更符合大众口味,从而得到他们喜爱和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知识面较宽,有经验的专家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可以正确掌握宁红茶的历史及发展情况,加大挖掘、推广力度,并对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保留宁红茶的原滋原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五 结语
当地政府应该重视非遗的传承保护,积极开发茶旅研学旅行项目,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研学旅行中,注重原生态茶文化的价值,加强研学教育体验感,将宁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