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多维互动 促进量感生长
——北师大版“1分有多长”教学思考

2021-11-22王培明

名师在线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小格多长秒针

王培明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涉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依联建构、循序感知、多向体验等互动策略,促进学生量感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学实效。本文中,笔者以“1 分有多长”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一、依联建构,促进量感的发展——有道

数学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教师应把每堂课的知识置于整体的知识体系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1]。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分针走1 小格是1 分,走1 大格是5 分”,并借助拨钟表的活动实际体验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巧设“用学过的时针、分针无法记录和表示这么短的赛跑时间”这一矛盾,激活学生新的学习需求,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使学生实现对时间单位的整体认知。

(1)简要梳理旧知。第一,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两个时间单位“时”和“分”;第二,“时”用来表示比较长的时间,“分”则用来表示比较短的时间;第三,认读钟面上的时刻(8 时10 分)。(2)第一次播放50 米短跑比赛视频。教师可以播放“熊大和光头强进行50 米短跑比赛”的趣味动画(承接之前的钟面),请学生当裁判,让学生说说熊大和光头强各跑了多长时间。(3)认识秒针。教师适时引出秒针,让学生说一说秒针的特点。(4)第二次播放50 米短跑比赛视频。教师再次播放赛跑动画(用带秒针的钟面计时,并伴有秒针走动的“嗒”声),请学生说一说熊大和光头强各用了多长时间到达终点,适时做小结:像这样比1 分还短的时间,它们的单位是“秒”。

二、循序感知,构建量感——有序

教师要依托有效的数学活动引领学生不断感知、尝试、修正、想象、推测和表达,经历螺旋上升的估测过程,积累经验,从而实现量感培养。

(一)感受1 秒有多长

(1)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看出熊大跑了4 秒的,板书并让学生齐读:“秒针走1 小格是1 秒”。(2)教师让学生感受1 秒的时长(课件播放秒针走动1 小格,秒针走动的轨迹形成色块,并伴有“嗒”声)。(3)教师让学生类推秒针走2 小格、3 小格、5 小格、10 小格、13 小格、1 大格各是多少秒。

(二)感受5 秒有多长

(1)教师让学生感受5 秒的时长(课件播放秒针走动1 大格,秒针走动的轨迹形成色块,并伴有“嗒”声);(2)让学生聆听秒针走的声音,记住秒针走动的节奏;(3)请学生用动作记住5 秒有多长;(4)一起用数数的方法感受5 秒有多长(课件播放秒针走动1 大格,秒针走动的轨迹形成色块,并伴有“嗒”声),若学生数得偏快或偏慢,便提醒他们跟着秒针的节奏重新数一遍。

(三)感受10 秒有多长

教师请学生结合刚才的感觉数出10 秒(课件播放秒针走动2 大格,秒针走动的轨迹形成色块,并伴有“嘀嗒”声)。

(四)感受1 分钟有多长

(1)数一数,看一看,发现1 分钟= 60 秒。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秒针从12 出发走一圈又回到12,经过了多长时间?”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回答(60 秒或1 分钟)。接着,教师紧扣“秒针在走,分针也在走,秒针走1 圈,分针只走了1 小格”追问:“如果让三根针同时转动起来,那么在秒针走1 圈的60 秒时间里分针会有什么变化?”然后,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边数秒边观察(课件播放秒针走60 秒,并伴有“嘀”声,秒针与分针分别形成“1 圈”与“1小格”的色块)。最后,学生得出1 分钟= 60 秒。

(2)估一估,调一调,在对比中增强对时间长短感受的准确性。首先,教师请学生趴在桌子上。当教师喊“开始”,学生在心里估一估,觉得1 分钟时间到了就抬头看钟,比一比谁把1 分钟时长估得最准。接着,教师请准时抬头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测的(数几秒给大家听听),再请最先抬头的学生说说听了同学数数的节奏有什么想法。然后,全班学生跟着秒针再次感受1 秒的长短。最后,教师让学生再估测一次。教师通过看、听、记、学秒针走动的节奏等不同形式,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让“秒”变得形象、可感。学生感受5 秒是感受1 秒到感受10 秒的“过渡”,其方法、策略、情感将对学生估测更长的时间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感受5 秒有多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秒针走动的轨迹,听、记、学秒针走动的节奏,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做动作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而清晰的“秒”的印象。在感受“1分钟有多长”时,教师将数秒活动融入“认识秒针走1 圈是60 秒”“发现1 分钟= 60 秒”“比一比谁把1 分钟估得最准”等活动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个体的感受。

三、多向体验,让量感内化——促思

当置于“深刻体验”的学习过程时,学生才能有深刻的洞察力,学习才能入心、入脑,指向更高层次的思维,把握知识的内核,进而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一)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1)“1 分钟有多长”实践活动。教师预留1 分时间,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人从“背诵乘法口诀”“画一个人”“从1 开始按顺序写数”“默读课文《一片树叶》”中选择一件事),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1 分钟内能做的事情。

(2)联系生活,感受1 分钟的价值。教师请学生观看短片(图片、文字、轻音乐三者结合,内容分别为“喷气式飞机每分能绕着学校操场转150 圈”“我国生产的高速电梯每分能上升120 层楼”“三峡水电站每分发的电够全班同学的家庭一起用三年多”“把亚太纸业每分生产的纸做成本子,大约能给全校同学每人发17 本”),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深化体验,体会对时长感受的相对性

首先,教师让学生看1 分钟的动画片,谈谈对1 分钟时间长短的感觉。接着,教师请学生估测红灯亮了多长时间(60 秒),谈一谈此时对1 分钟时间长短的感觉。

时间单位不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在认识1 分钟= 60 秒后,教师又一次把重点放在体验、感受上,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1 分钟内能做的事情,为最终形成1 分钟的时间观念提供感性材料支撑;随后,结合数据展示1 分钟的时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看动画片”和“等红灯”这两个生活场景的回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1 分钟时间的长短,体会对时长感受的相对性。

以上教学过程,一方面从学生体验学习生活中1 分钟能做的事情,纵向拓展到了解生产生活中1 分钟能创造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再回顾“看动画片”与“等红灯”这两个生活场景,于横向对比中增强对时长的体验。如此一来,学生获取的关于“1 分钟有多长”的体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是生动、深刻、整体的。

结语

量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体验和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依托多维策略,引领学生融入数学活动,让他们在与学习材料、同伴、教师的多向互动中,习知识、悟方法、蓄经验、悦身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整体达成,促进学生时间量感的培养。

猜你喜欢

小格多长秒针
时间很小
一秒有多长
林小格,下一站春暖花开
恐龙的寿命有多长?
林小格,下一站春暖花开
秒针真奇妙
小目标成就大事业
你的血管有多长
安小格的夏天
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