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学性探究
——以舒伯特音乐作品为例
2021-11-22刘静怡
□ 刘静怡
音乐家舒伯特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音乐流派,流行时间在1820 年到1910 年左右。1815 年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全欧洲的封建势力复辟,随即民主运动与民族运动在欧洲兴起。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幻想建立的理想社会制度的落空感到失望,对由封建主义统治的社会心怀不忿,因此音乐家的心情十分愁郁。为了追寻精神与心灵上的解脱,这一时期的音乐家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忆,沉醉于个人情感的主观体验,寄情于大自然。因此他们的作品具有很明显的艺术特点:蕴含强烈的个人情感并且具有民族意识。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是最纯的感情火焰。”①
音乐作品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听觉内容,即听众可以用耳朵直观感受到的音响声音内容;另一部分是听众经过主观的思考和想象加工后的非音乐性内容。音乐用声音的律动引导听众产生认知,从艺术的本质上看,音乐与文学作品都是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运用不同的艺术符号作为工具而创作出来的。音乐与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交融与渗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受到了同期文学创作的影响,音乐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学性因素。
一、浪漫主义时期蕴含文学性的音乐体裁
(一)歌剧与艺术歌曲
歌剧与艺术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直接结合,两者联系最密切的音乐体裁。歌剧由戏剧与音乐结合,艺术歌曲则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舒伯特一生创作600 余首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音乐体裁的开创者之一,代表作品有《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诗歌主要来自著名诗人席勒、歌德等人之手。艺术歌曲以短小的篇章充分抒发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内心情感,音乐根据文字内容而创作,旋律随着歌词的内容发生转变,两者的有机结合完美烘托出歌曲的气氛和意境。
浪漫主义音乐精神
(二)标题音乐
19 世纪标题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标题音乐的呈现形式是赋予每部分乐曲一个具有诗意的暗示性或描述性的文字标题,用来提示乐曲的内容。主标题提示整体内容,小标题提示分部内容,如同文学作品中“总—分”的层次性结构。
部分标题音乐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但并非按照原有故事情节按部就班进行描述,而是根据音乐的艺术特征,提取了文学作品的精华部分,能够展现主人公情感与精神本质的内容,据此制作成音乐。例如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同名诗篇,强调了主人公忧郁、感伤等情绪,以及在壮丽的大自然面前产生的敬畏之心,从中顿悟出人生哲理。
(三)奏鸣曲
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强烈体现出音乐的戏剧冲突。曲式结构分为三部分——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呈示部包括主部与副部,犹如文学戏剧作品中一对矛盾的提出。展开部使矛盾激化,呈示部主题的趋势不再稳定。再现部通过主副两部在调性上的统一使音乐趋于稳定,使矛盾得以解决。这种戏剧性因素是奏鸣曲式的结构支柱。
(四)钢琴特性曲
钢琴是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因此音乐家创作了诸多钢琴曲,尤其小型钢琴特性曲涌现。舒伯特热衷于创作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由音乐家即兴创作或记录迸发的灵感的钢琴特性曲。这些钢琴特性曲被称为“无词的短小诗歌”,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迫切表现,有独特的意境所在。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学性特征
(一)描写性
描写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写作手法之一,能够准确具象地表现出事物的外在特征。在其他艺术门类中,造型艺术例如建筑、雕塑、绘画等可以通过颜色、线条等特征体现艺术的描写性。音乐凭借与听众的审美约定,可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形象,营造各种场景。例如在舒伯特的钢琴特性曲《f 小调音乐瞬间》中,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由八分音符演奏,欢快的旋律抒写了一群人轻松活泼的舞步。第二部分力度渐强,仿佛加入了健壮的男性进行力量型舞蹈。第三部分重复第一部分的节奏,力度慢慢减弱,标志着舞会结束,众人散去。
音乐还拥有特殊的能够模仿自然之音的功能,用音乐语言描写水声、风声、雨声以及多种动物类的发声。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的第十一首《春梦》中,鸡鸣声和乌鸦叫声为乐曲后部分的情绪做出铺垫。第五首《菩提树》的前八小节,描写了寒风肆意呼啸,树叶因此发出的声响。
(二)叙事性
浪漫主义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情感的表达,而叙述事件是表达情感的前提和需要。音乐作为听觉艺术,无法像文字或语言一样直接叙述事件和传达情感。但是音乐具有丰富的声调,对其不同的组合同样可以达到叙事的效果。舒缓的音乐可以表现唯美浪漫、自然柔和的事件,急迫的节奏可以表达强烈的矛盾冲突。这种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声调甚至比文字更有传达力。相比于文学,它赋予听众更多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除创作者想表达的事件之外,受众可以将音乐与自我经历相融合而产生共鸣,产生一种更富有新意的意境。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由20 首标题歌曲组成,标题分别为:1.流浪,2.何处去,3.停步,4.感谢小溪,5.工余,6.疑问,7.忍不住,8.早晨的问候,9.磨工之花,10.泪雨,11.我的,12.休止,13.绿色的琴带,14.猎人,15.嫉妒与骄傲,16.可爱的颜色,17.讨厌的颜色,18.憔悴的花朵,19.磨工与小溪,20.小溪催眠曲。整部套曲像一篇完整的叙事作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再现了舒伯特自己悲伤的爱情经历。
(三)戏剧性
戏剧性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展现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文学作品呈现一种充满戏剧意味的艺术效果。音乐的戏剧冲突与文学直观的引入事件的冲突不同,它通过音响和旋律展现多种情感能量的对抗,能够暗示敌对关系和矛盾的力量,使听众产生紧张振奋的复杂心情。
音乐作品《冬之旅》插图
舒伯特《未完成的交响曲》第一乐章运用b小调3/4 拍、快板和奏鸣曲式渲染了压抑紧张的气氛,呈现的是黑暗的社会现实。第二乐章运用E 大调、3/8 拍和稍快的行板渲染的是恬静淡然的气氛,仿佛从黑暗中挣脱,获得精神的自由与享受。两个乐章通过对节奏的把握展现了一种戏剧冲突和对比的意味。
(四)抒情性
文学作品通常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在抒情性作品中作者毫无隐瞒地抒发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叙事性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事件的客观描述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音乐的抒情同样是作曲家生活感受和艺术经验的概括性表达。柴可夫斯基曾说:“你怎样能够表现当你在写一部器乐曲(它本身没有什么一定的主题)时掠过脑际的一些漠然的感觉呢?这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且充满了生活中的所有经验,通过音乐倾泻出来。”②一个优秀的音乐家,能够完整地表达人类各种情感——忧伤、悲痛、欢乐、兴奋等。
在上文中提到的《美丽的磨坊女》就是音乐抒情性最好的例证之一,舒伯特将自己的爱情经历谱成乐曲,直抒胸臆。在声乐套曲《冬之旅》中,通过音乐讲述流浪汉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于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在美梦中得以解脱。
浪漫主义音乐达到文学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乐理的组合运用,例如节奏、和声曲式、旋律、力度、速度、音区、固定乐思等。对其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使音乐呈现出多样的意境,并赋有哲学性意味。
注释:
①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