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丝路上的文明硕果
2021-11-22程遂营
程遂营
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在维吾尔语里,“吐鲁番”的意思是“低地”。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东部,周围高山环绕,中间是一块盆地,盆地的最低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0 多米,是中国最低、世界第二低的地方。整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0 毫米,十分干燥,夏季平均气温达30℃以上,最高气温达四五十摄氏度。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所以叫“火洲”。
吐鲁番是著名的丝路古城。一提起吐鲁番,很多朋友可能会想到一首多年前流行的歌曲:
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
临行时种下了一颗葡萄
……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
……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吐鲁番是一片火洲,降水量那么稀少,为什么能盛产甜蜜的葡萄?这个盛产葡萄的丝路古城又发生过哪些令人回味的故事呢?
玄奘在吐鲁番
我们先回忆一段《西游记》里的故事。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中,曾经路过一座“火焰山”,这座“火焰山”是什么样子的呢?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这首诗的前两联连用了四个“火”字。“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火光冲天,四周寸草不生。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就是:“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后来,齐天大圣孙悟空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了芭蕉扇,才扇灭了火焰,唐僧师徒才翻过了“火焰山”。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虽然是小说家虚构的,但“火焰山”却是真的。现实中的火焰山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央,山上的石头是红褐色的,在阳光照耀下,升温极快。夏季,太阳直射在山上,气温可达70 多摄氏度。从远处看去,仿佛有熊熊烈焰从山上升腾。拿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能烤熟鸡蛋,能烙熟大饼”。所以,此山得名“火焰山”。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唐僧取经”这回事。唐僧俗姓陈,名祎,法名玄奘。根据文献记载,当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当时的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去取经。取经的时候,的确曾经翻越过吐鲁番附近的这座火焰山。不过,火焰山不仅没有把玄奘熔化,反而让他大开眼界。
玄奘发现:在火焰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长长的水沟,溪流淙淙,林木茂密,空气湿润,与火焰山的炽热形成鲜明对比。玄奘举目望去,沟内种满了葡萄,一眼望不到边。玄奘看到的这条沟是什么地方呢?就是吐鲁番著名的葡萄沟。
但是,吐鲁番盆地既然那么缺水,火焰山怎么会有一个水源丰富的葡萄沟呢?原来,火焰山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中央,而吐鲁番盆地的地形很奇特:盆地北高南低,北面是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海拔5000 多米,常年覆盖着皑皑白雪,冰雪资源很丰富。但由于吐鲁番盆地太干、太热,博格达山的冰雪融水无法形成河流。所以,有一部分蒸发掉了,有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成了潜流。其中一部分地下水就渗透到了火焰山底部,形成了葡萄沟的溪流。
不过,一个小小的葡萄沟,根本无法满足吐鲁番那么多人居住生活的需要。其他地方生活的人们如何解决水的问题呢?吐鲁番人很有智慧。既然博格达山和火焰山脚下都有潜流,于是他们先在博格达山和火焰山的山脚下,根据地面植物的踪迹,寻找到潜流的位置。一般来说,地面上植物比较茂密的地方,往往地面以下就有潜流。找到潜流后,每隔20 米至30 米打一眼竖井,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接着,依地势高低,在竖井底部凿通暗渠,使水下流;再在盆地低洼处,把地下暗渠的水由明渠引到地面,进入涝坝(调节水量的蓄水池);最后由涝坝把水引到城乡居民区,或引入田地,灌溉葡萄园和庄稼地。
这种聪明地利用地下水源的方式叫“坎儿井”。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被称为“井渠”。它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在干旱缺水的吐鲁番地区曾经普遍存在。坎儿井的设计和构造相当巧妙,无须任何提水工具就能让地下水顺着地势自动流入城市或农田。因为水在地下流动,不会因为炎热、狂风而大量蒸发,因此一年四季流量稳定。
不过,开凿坎儿井,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够发现地下潜流;还要有高超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精准度;另外,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因为在百米左右的地下施工时,往往面临着缺氧的危险。所以,在吐鲁番当地语中,坎儿井读作“坎儿孜”,意思是“勇敢者、能干的人”。
今天,吐鲁番还保留有近千条坎儿井。这些坎儿井的长度加起来超过5000公里。所以,有人把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一条条坎儿井不仅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还灌溉了成千上万顷葡萄园,把火洲变成了一片片绿洲,构成了吐鲁番的生命之源。
坎儿井在吐鲁番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年左右了。玄奘取经经过这里的时候是大约1400年前,他也一定亲眼看到了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品尝到了甜蜜的葡萄。
大家知道,佛教是从印度先传到西域,再传入我国内地的。所以,处在西域的吐鲁番比内地早接触佛教。根据史书记载,唐朝时高昌国在吐鲁番建都,玄奘取经路过这里的时候,高昌国的佛教风气很浓厚。
按照原计划,玄奘本不准备去高昌。但到了哈密后,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仰慕玄奘这位唐朝高僧的大名,得到消息后,就向玄奘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在高昌稍作停留,传经布道,玄奘就答应了。
没想到,见到玄奘后,高昌王麴文泰完全被他的虔诚、博学和风度折服了,就挽留玄奘,希望他打消去天竺取经的念头,就在高昌国作大国师。玄奘当然不答应,为此还绝食三天,在三天时间里滴水未进。麴文泰面对玄奘如此坚如磐石的西行决心,便放弃了强留玄奘的打算。但是他提出了两个条件:
第一,与玄奘结为生死弟兄;
第二,玄奘学成归来后,要在高昌停留3年,传经说法。
玄奘一一答应了。
当时正值六月,是吐鲁番盆地最热的时候,麴文泰就请玄奘在那里“坐夏”。 什么叫“坐夏”呢?这本来是一句佛教用语,就是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坐禅静修,为了避免中暑,尽量不外出。吐鲁番人掌握了这种气候规律,不仅僧人要“坐夏”,甚至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们也在最热的时节停留在城内,减少外出活动,都在“坐夏”。所以,玄奘就在高昌停留了一个多月,每天为麴文泰还有高昌的大臣、高僧们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到了八月初一,天气渐渐转凉,玄奘该出发了。麴文泰为他准备了什么呢?
物资方面,考虑到路途遥远,气候异常,麴文泰为玄奘提前制作了30 套法服。考虑到西土寒冷,又为他造面衣、手衣、帽、靴、袜等50 多件。同时,准备了黄金100 两,银钱3 万枚,绫绢500匹。在当时,这些金、银、丝绸,足够取经路途往返20年所需的全部开销。
人员方面,麴文泰让玄奘剃度了4名小沙弥,以作为取经途中身边的侍者,照顾玄奘。同时,给玄奘配备了护卫25人,马30 匹,组成了一支护送玄奘西行求法的团队。
为了使玄奘能通过众多西域小国,顺利到达印度,麴文泰对玄奘沿途的行程作了周密估算和安排,并且提前给玄奘取经可能经过的24 个西域小国的国王们书写了24 封亲笔信,每一封信附大绫一匹作为见面礼。信中大致说,玄奘既是大唐的高僧,也是我的兄弟,你们见到他就像见到了我,请多多关照!
面对如此周密的安排和慷慨的赠送,玄奘感激不尽。出发的那一天,高昌王与各寺僧侣、大臣,以及高昌百姓倾城出动,送玄奘至城西门,高昌王与玄奘相拥泣别,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唐僧是在3 个徒弟的一路护送下,经过了重重艰难才最终到达天竺的。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长安到哈密。玄奘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秘密出境,一路上备尝艰辛,有时候连一口水都喝不上。特别是从玉门关到哈密的路上,要经过数百里的莫贺延碛,风沙漫漫,人迹罕至,只能沿着骆驼粪以及倒毙在路旁的白骨摸索着前进,可谓九死一生。
第二个阶段,从吐鲁番到天竺。由于在吐鲁番得到了高昌王麴文泰的慷慨资助和周密安排,玄奘此后一路上几乎畅通无阻,一路上也有条件可以周游中亚诸国,遍寻佛教圣迹,顺利到达天竺。这段行程与此前由长安到哈密的行程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所以,吐鲁番是改变玄奘取经命运的一个地方,而麴文泰是改变玄奘取经命运的那个人。遗憾的是,等到10 多年后玄奘从天竺学成回国,载誉归来的时候,却没有回到高昌履行在高昌讲经3年的承诺。为什么呢?
原来,就在玄奘离开高昌10 多年后,高昌发生了大事。这故事还是与麴文泰有关。
隋末唐初的时候,中原地区战争不断,西域被西突厥控制了。高昌恰好处在唐朝和西突厥的中间缓冲地带,高昌王麴文泰的态度左右摇摆,以为自己耍了个小聪明,既向唐朝表示归附,又不得罪西突厥。但骨子里,他觉得唐朝对西域鞭长莫及,所以实际上倒向了西突厥一边:阻断了东西交往的“丝绸之路”——东边来的商人不让通过吐鲁番去西边,西边来的商人不让通过吐鲁番去内地。
唐太宗继位以后,着手经略西域,所以就在贞观十四年(640)派大军远征高昌,高昌王麴文泰失了人心,被自己的臣子杀死,高昌国灭亡,唐朝把这里改称为“西州”。而后,唐朝又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整个西域都被纳入了唐朝管辖的范围。
在高昌国灭亡3年后,即唐太宗在位的第17年,玄奘才从天竺学成归国。在回来的路上,他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已经不在了,物是人非,他去那里徒增伤感,这是其一。其二,这时候的唐太宗也早得知了玄奘的大名,所以迫切希望玄奘早日归国与他相见,不要在路上耽搁太久。所以,玄奘归国时走的是“丝绸之路”的南道,经和田、阳关、敦煌归国的。此后,他再也没有到过高昌。但作为他取经之路上的美好记忆,吐鲁番的那段经历应该永远珍藏在了他的心底。
大家知道,高昌国所在的吐鲁番是葡萄宝地,所以,唐朝灭高昌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收获是从吐鲁番得到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这样,唐朝以后的人们才能够享用到醇香的葡萄美酒。今天连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喝到葡萄美酒,还应该感谢吐鲁番!
物产交流的新变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丝绸之路”上交易的要么是丝绸、茶叶、珠宝,要么是葡萄、哈密瓜、胡萝卜,等等。其实,还有很多今天看来很不起眼的小动物也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原。比如,今天受人喜欢的宠物“哈巴狗”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吐鲁番传到内地的。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种宠物是从吐鲁番传入内地的,它又是如何传入内地的呢?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进行考古挖掘时,从一座唐代的古墓中出土了一幅破碎的丝绢画。经精心修复,一幅迷人的场景显现了出来:
这幅绢画刻画了多位妇女的形象。在画面中心,是正在对弈(下围棋)的两位妇人。只见她们身穿华丽的薄纱衣裳,体态丰腴,举止端庄,显然是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画面右手的那位妇人,端坐在围棋矮桌旁,手持一枚棋子,正准备落子,但又显得有些举棋不定。所以,后人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名字,叫《弈棋仕女图》。值得注意的是在画面中,有一个小孩正在逗玩一只身型矮小,黑白相间,毛长拂地,显得十分机灵的小狗,十分开心。因为这幅画残缺不全、模糊不清,不容易呈现小狗的样子。我们参考一下唐朝画家周昉所画的《簪花仕女图》,图中也有这样的一只小狗。
据考证,墓主人姓张,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1—756)吐鲁番的一个豪族。在唐代,绢画的作用是代替壁画装饰墓室,内容大都表现死者生前的事迹或生活情景。而且,画面服饰与死者家属身份也相符。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幅画反映了一个炎热的夏天,张姓家庭的几位贵妇人下棋消遣的情景。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在数千里之外的唐朝都城长安,出现了相似的场面。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卷一)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夏日尝与亲王碁,令贺怀智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猧子于坐侧,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
——《酉阳杂俎》
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个夏日,唐玄宗与他的哥哥宁王李宪下围棋,让琵琶演奏家贺怀智弹琵琶助兴。杨贵妃站在旁边观看,怀里抱着一只宠物狗,叫“康国猧子”。从书中描述看,这只“康国猧子”和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绢画上的那只小狗几乎一模一样。
唐玄宗棋艺一般,但又特别好强。这次眼看又要输给宁王了,急得额头上冒出了汗。杨贵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灵机一动,心生一计,放开怀里的“康国猧子”。只见这只小狗蹦蹦跳跳到了棋盘上,搅乱了棋局。棋被弄乱了,当然无法分出输赢。聪明的“康国猧子”替天子挽回了面子,唐玄宗龙颜大悦。
同样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同样是在下棋消遣,而且同时都出现了一只相似的小狗。难道这只是一种巧合吗?
世上有很多无巧不成书的事,但这次巧合之间却有密切的关联。
据记载,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麴)文泰又献狗,雄雌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福菻狗,自此始也。
——《旧唐书·高昌传》
吐鲁番的高昌王麴文泰又向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进献过两条小狗,一雄一雌(此前似乎也曾献过,但没有留下记载)。这两条小狗长1 尺多,高只有6寸,但很聪明。聪明到什么地步呢?能嘴里叼着马缰绳牵马,晚上的时候,还能嘴里衔着蜡烛给主人照明。这种狗出自拂菻国,所以叫“拂菻狗”。中原地区有拂菻(或称“福菻”)狗,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拂菻狗怎么到了吐鲁番呢?
原来,这个拂菻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建都在君士坦丁堡,那里盛产这种小狗。因为这种狗非常聪明、小巧、可爱,深受上流社会、特别是女性贵族的喜爱,所以,“丝绸之路”开通后,拂菻狗就被商人们贩卖到了中亚的康国(今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被康国人叫做“康国猧子”。再后来,拂菻狗又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吐鲁番,成了吐鲁番上流社会的宠物。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弈棋仕女图》正好反映了吐鲁番的贵族妇女们把这种狗当成宠物的情景。
与此同时,这种狗也成了唐朝宫廷贵妃们的新宠。甚至,到了唐朝后期,这种宠物狗还出现在了四川成都。成都的女诗人薛涛曾作过一首诗: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薛涛《犬离主》
薛涛在诗里说,这条小狗已经在家里驯养了四五年,毛香足净,非常得主人的欢心。但有一次,这只小狗无端地咬了一位前来串门的亲戚一口,从此之后,主人就惩罚它,不让它睡在红线丝毯上了。这首诗很形象,足以说明这只狗受宠爱的程度,也证明在成都生活的薛涛对这样的小狗非常熟悉。
以上我们说到了吐鲁番绢画里的拂菻狗、杨贵妃怀里的那只“康国猧子”、《簪花侍女图》里的犬,以及薛涛诗歌里的那只无名犬,这几种犬是不是同一种犬呢?后来,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最后下了一个结论:无论拂菻狗,还是“康国猧子”,以及《簪花侍女图》里的犬、薛涛诗里的那只无名犬,最初都来自拂菻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是同一种犬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叫法。到了后来,我国民间统一把这种狗称作“哈巴狗”,至今未变。
看来,受人喜欢的哈巴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吧!通过哈巴狗,我们看到了吐鲁番这个地方的贸易特点:它已经完全突破了丝绸、茶叶这些用品,甚至涉及到了鲜活的物品和宠物。
唐代吐鲁番地区的儿童教育
《论语郑氏注》(局部) 唐景龙四年(710)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从大处说,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从小处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所以自古至今,我国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那么,古代吐鲁番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那些孩子的学习方式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吐鲁番呢?
1969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发现了一份手抄的《论语郑氏注》。这个抄本的抄写人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名叫卜天寿,吐鲁番人。在抄本的末尾还附有几篇抄写人自己创作的诗词和杂录。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
大家知道,《论语》辑录了孔子生前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论语》有很多注释本,其中,汉代的经学家郑玄注释的本子就叫《论语郑氏注》。这个本子在唐代以后就失传了。没想到,在吐鲁番重新被后人发现。
在抄本中,卜天寿抄写了《论语》的前五篇——《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抄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在抄完了《公冶长》之后,他还标注了日期、姓名:“景龙四年二月一日,私学生卜天寿。”
景龙是唐中宗的年号,景龙四年就是710年。距今已经1300 多年了!
吐鲁番远在大西北,而且卜天寿只是一个12 岁的孩子,他为什么抄写《论语》写本?又是什么人让一个12 岁的孩子抄写这么多儒家经典呢?
卜天寿亲自写下的“私学生”几个字透露了其中的玄机。
原来,唐朝时期的吐鲁番叫西州,其行政管理制度和内地是一样的。内地的学校教育制度也随之在吐鲁番建立起来,所以,这里州有州学、县有县学,配置地方学官、博士等教授贵族子弟。孔庙也随之在吐鲁番建立起来,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在吐鲁番得到了广泛传播。
除了政府主办的官学之外,由寺院资助的私学也开始在吐鲁番兴办起来,卜天寿所上的就是一所私塾。这个私塾设在一个叫开觉寺的寺院里,由寺院资助附近穷人家的孩子免费在这里读书学习。寺院为什么有能力资助私塾?根据留下来的大量吐鲁番文书可以看出,吐鲁番的寺院经济发达,它们掌握了大量的葡萄园,寺院往往靠出租葡萄园就能获得大量的经济收益。一些寺院就拿出多余的资金,做一些善事。于是,吐鲁番就有了大量的私学,也叫“义学”,就是义务开办的学校。
当然,有学校就会有老师,有老师就会立规矩。卜天寿抄写的《论语郑氏注》应当就是私塾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按时抄写,认真领会。有趣的是,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卜天寿这个孩子还作了好几首诗歌,附在抄写本的后面。其中,有一首很稚嫩的五言绝句。为什么说这首诗稚嫩呢?我们看这首诗: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醎池。
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
——卜天寿《五言绝句》
这个孩子把“莫嫌迟”写成了“莫醎池”,把“假日”写成了“贾日”,不是显得很稚嫩吗?但这些错别字恰好能证明这首诗是这个孩子作的。而且,错别字并不影响这首诗歌的价值。
一个12 岁的孩子就能作出这样的诗歌,而且基本押韵、规范,实在难能可贵。而且,吐鲁番私塾的孩子还有假日,可以享受玩乐的时光。在诗的末尾,卜天寿还没忘了提醒老师,明天就是假日了,希望老师今天早点放学。看来,卜天寿是一个相当聪明伶俐,而且略带顽皮的孩子。
卜天寿的父母是谁?家庭是什么背景?家里是种植葡萄的农民还是牧民?我们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
首先,卜天寿不是一个豪门子弟,否则他不会到一个寺院里上私学。
其次,唐朝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盛唐的诗风也吹到了吐鲁番这个偏远的小城。
第三,一千多年前,儒家思想文化已经在吐鲁番扎了根,一个12 岁的孩子就能了解那么多孔子的言论和思想,证明吐鲁番已经是一块被儒家思想文化滋润的沃土,文化教育应当得到了相当的普及,几乎和内地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看来,卜天寿这个孩子随手写下的文字就不再是埋藏在地下的冰冷古籍,而是充满温度的人类心灵古今相接的鲜活写照!
今天,当我们再次唱着《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走进吐鲁番这座丝路名城,去神圣的葡萄沟、震撼人心的坎儿井,以及底蕴厚重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参观时,都不由得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