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商隐咏柳诗十九首

2021-11-21张慧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

【摘要】 根据咏柳主体的不同,本文将诗人专门咏柳并以柳为题的诗歌19首分成了自喻诗和她喻诗两部分。其中自喻为表明其政治态度和寄托身世之感的诗,她喻诗为李商隐艳情的诗,并尝试着从这两部分来分析李商隐的咏柳诗,来探寻诗人寄托在柳身上的情感。

【关键词】 柳;身世之感;自喻;她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033-02

在李商隐诗歌中,柳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意象频频出现,其中专门咏柳并以柳为题的诗歌有19首,其他诗歌中涉及柳的有41首。这19首咏柳诗从主题和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表明政治态度、寄托身世之感和写艳情诗三大类。但从咏柳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自喻和她喻这两大类。其中表明政治态度诗和寄托身世之感的诗可以归为自喻一类,写艳情诗可以归为她喻一类。在李商隐看来,柳不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树木,而是被赋予了人的品质,成了诗人自己,成了诗人的知己。

一、以柳自喻

借柳以发身世之叹是李商隐咏柳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李商隐仕途之路颇为坎坷,作为牛李党争的牺牲品,他一生都不曾进入权力中心,四处奔波,辗转栖身于各个幕府官僚之间,担任一些微不足道的官职。政治生活的穷困抑塞也造就了他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的诗歌风格。这种身世之感在他的咏柳诗中也有体现。在十九首咏柳诗中,一首表明政治态度诗和六首寄托身世之感的诗均可归为以柳自喻这一类中。诗中的柳和诗人自己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写柳即是写诗人自己。

《垂柳》这首自喻诗中,前三联“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皆饶松”竭力描写了垂柳的婀娜多姿,赞扬了垂柳的可与竹松相媲美的高雅品质。最后一联“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既是悲柳又是伤己。《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仅仅四句写出了春天和秋天两种季节的柳,秋柳固然凄凉,为何春天的柳也“断肠天”呢?当时诗人身担微职,也曾跻身于朝廷行列,可以说是“曾逐东风拂舞筵”,但是官职微小,不能施展自己的宏图大志。所以春天也是“断肠天”,就更不用提那“斜阳带蝉”的秋天迟暮了。无论是在朝廷内担任官职的春天,还是去幕僚府邸任职的秋天,对于诗人来说都是“断肠天”,都是忧郁的。在《巴江柳》中,“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诗人开篇就表达了对巴江柳的同情与怜悯。巴江柳不得到金銮殿,好让它的绿荫照入窗户,这也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满腹经纶,拥有才华,却得不到赏识之人的推荐,进去翰林院做官。这如巴江柳空有一树碧绿一般,诗人也空有一身才华不能施展抱负。这巴柳树不就是诗人的自喻吗?不正是诗人的心酸的人生写照吗?

在另一首《柳》中,“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诗人望柳而频发惊心之情,由眼前的落柳而联系到巴上的雷声,联系到京城章台,回忆起曾在朝廷做官的凄楚日子。当年近在朝廷仍不能有所为,更何况今天远离京城呢?诗人以这落柳而自喻年老无能为力,尽是凄凉之慨。

《柳》“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在这首诗中诗人明显流露出了自身的卑微,自己如同那柳树一样,不敢独自享有风光,不能与玉树相比,去享受朝廷赐予的恩泽。诗人以柳自喻,变现了自己的卑微命运。

在《柳下暗记》中,“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深切流露出了“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慨。这首诗作于任柳仲郢幕僚期间,因柳仲郢的儿子柳碧要入京赶考,李商隐为其作启事,希望柳碧高中。虽然诗人当时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但终不得谋得好官职报效朝廷,只能为柳仲郢效力,自己的才华却用在为他人作启事上面,不免产生为他人事业忙忙碌碌的凄凉之感。此时诗人如同巴南柳一样,万般辛苦只为他人作嫁衣。

《关门柳》“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诗人则表现了柳高洁的品质,不因行路上的飞尘而吝啬自己的清荫。表达了对柳的赞美,对柳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柳将清荫带给了行人,得到了什么呢?“人情薄”三字表明诗人看透了这世态炎凉。诗人曾多次以诗拜谒令狐绹,望其念在往日旧情,推荐自己做官,却等不到应允。

二、以柳她喻

爱情诗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比较突出,是其诗歌特色。以咏柳来写爱情诗,是李商隐在柳意象方面新的开拓。在19首咏柳诗中,有12首是写艳情诗,写给柳枝或歌妓。这些诗歌也倾诉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在政治仕途失利后,李商隐将其忧郁孤苦的一生寄托在爱情诗中,将自身的情感也投射在了诗中的女主人公身上。由于诗人内向感伤的气质,诗中的美好形象的女主人公往往遭受凄惨的命运,其笔下的爱情也多以悲剧收场。

《柳枝五首》是李商隐众多爱情题材诗歌中唯一有序而可见本事的作品。在序中诗人追溯了创作背景,即他与“洛中里娘”柳枝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柳枝是洛阳城中的小家碧玉,早年丧父,深受其母疼爱,与诗人比邻而居。她爱慕诗人才华,密约相会,诗人未能如约。而柳枝最终也被“东诸侯”娶去,留给诗人无尽的惆怅。

序中“涂装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写出了柳枝的天真与任性美好;“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写出了柳枝的幽怨和多愁善感;写柳枝初次听到《燕台诗》的反应“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表现了诗人对柳枝怀有的知己之感。在《柳枝五首》中,他将柳枝姑娘当成自己的知己来写,写出她不幸的人生命运。第一首主要借助蜂与蝶不同类不能相思来实指相思之情。第二首主要通過丁香结来哀怨不能结合之苦。第三首写东陵嘉瓜来感叹柳枝身嫁东诸侯。第四首写诗人怜惜忧虑柳枝出嫁后的不幸。第五首表现出了诗人深切怀念柳枝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这五首诗歌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映射了诗人的内心感活动,从肯定、哀怨、感叹、怜惜再到最后的深切怀念,这巧妙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体验过程,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柳枝姑娘的难以释怀。

在序中,诗人点明了他将能领悟欣赏《燕台诗》的柳枝姑娘当成了自己的知己,将其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柳枝姑娘美好的形象、天真灵动的性格以及遭遇不幸的出嫁命运正触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压抑苦楚的内心。这组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或以乐写悲、或以悲写悲,充满凄美惆怅的氛围正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契合。柳枝姑娘是值得同情的,诗人同情怜悯柳枝姑娘,但又谁人来怜悯自己呢?他写柳枝,也是写他自己,写柳枝的悲剧,也是写自己的悲剧。第四首中“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也正是写柳枝和诗人自己,都一样遭到伤残,同是天涯沦落人。

《柳》“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通篇写柳,字字写柳,却无一“柳”字出现;虽句句写柳,却句句暗喻了她。以柳诗来喻她,喻指诗人心目中的女子。最后一联“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是写作者独自欣赏眉,独自欣赏柳。这首诗中诗人同情女子的身世,遭受不幸,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独赏眉,深感遗憾,平添痛苦的相思。

与上面《柳》一样,《赠柳》同样通篇写柳,字字写柳,却无一“柳”字出现。“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在这里诗人也是以柳喻她。“青楼扑酒旗”写柳,也是写意中人的飘零不幸。“忍”字表明了诗人对意中人的青楼命运不忍心,对姑娘深深的担忧与爱怜。

《柳》“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规路亦何遥。”则对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柳色、柳姿、柳情,其实也是在写意中人的姿态绰约。“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规路亦何遥”既是感叹自己命运难料,也是在写意中人的命运多变。李商隐的咏柳诗歌整体基调是悲凉苦情的,但在《谑柳》诗中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是以一种玩笑和打趣的态度来写的。“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此诗中女子的身份不能确定,但能确定诗人与她的关系较好,可以开玩笑。这首诗是戏柳之语,以柳喻此女子。虽是玩笑,却谑而不狎,雅而不俗。

在李商隐以柳她喻的咏柳诗中,隐约中可见出诗人曾经对柳枝或者其他歌妓有过恋情。诗人将意中人当作了知己,并将自己的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转化成了浓郁的情思投射在了意中人身上。诗中的柳枝或歌妓等人与诗人有着同样相似的凄惨命运,诗人能在这些女子身上找寻到丝丝安慰。

三、结语

柳,是融合了李商隐的性格、经历、生活感受和心理轨迹的柳樹。诗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与柳阴柔的属性之间产生出共鸣,并自然地把柳树主观化、心灵化,从而成了自己情感的寄托。诗人对于柳的感情,正如陶渊明之于菊、李太白之于月,已经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地位。正因如此,柳才能成为诗人娴熟驾驭的对象,诗人才能通过柳真诚地传达情感,表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郁贤皓,李商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刘学锴,余恕诚选注.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吴小如.说李商隐《柳》——唐诗今榷之二[J].古典文学知识,1994,(03).

作者简介:

张慧,女,汉族,河南荥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