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昳丽”是光艳美丽吗?
2021-11-21许锦煊周掌胜
许锦煊 周掌胜
摘 要 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收录了选自《战国策·齐策一》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其中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一句,教材注解“昳丽”为“光艳美丽”。不仅是统编版教材,苏教版、北师大版等语文教材以及《汉语大词典》都持这一观点。本文就此注释提出质疑,展开探研。
关键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昳丽;注释质疑
教材中于“昳”字被理解为“光艳”的意思。“昳”被释为“光艳”的确很有迷惑性。从字形上来看,偏旁为“日”的“昳”字本指太阳偏西,《说文解字新附·日部》:“昳,日昃也。”《集韵·屑韵》:“昳,日侧也。”明确指出“昳”由“太阳偏西”引申出“光艳”义的,始于宋朝鲍彪的《战国策注》:“昳,日侧也,故有光艳意。” 然而,这种观点存在错误之处。一方面,“昳”在《广韵》中读作“徒结切”,即“dié”。这与各教材、词典的注解“昳”读作“yì”不符,读音不同则无法引申出光艳义。另一方面,“光艳”一词可用于形容物和人,当形容人时多指女子的容貌,古今文献中未见用其形容男子形貌。用“光艳美丽”来形容美男子邹忌的外貌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而且难以体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另外,如果仅从文学本体的角度考虑,文章内部的语句前后应该相互照应。在“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后面,有“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昳丽”与“美丽”相对应。从逻辑上考虑,假定邹忌是“光艳美丽”的,岂不是已经比“齐国之美丽者”的城北徐公更漂亮吗?还用得着比较二人谁更美吗?因此,将“昳”释为光艳义并不正确。
关于“昳”字的解释还有两种观点。
其一,“昳”为“逸”的通假字,“昳丽”即是“逸丽”。首先,这种观点源于东汉高诱的《战国策注》:“昳,读曰‘逸。”“逸”有美的意思,“逸女”即是美女,“逸少”即是美少年。如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上》有:“初累弃彼虙妃兮,更思瑶台之逸女。”东汉杨修《神女赋》有:“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其次,“逸丽”还是一个同义复词,这也可以为该观点作证。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艳光。”晋代葛洪《抱朴子·辞义》:“义以罕觌为异,辞以不常为美,而历观古今属文之家,鲜能挺逸丽于毫端,多斟酌于前言,何也?”“逸丽”作为同义复词,置换语素的位置后意思不变,即说成“丽逸”也是可以的。《梁书·王僧孺传》:“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南史·丘迟传》:“迟辞采丽逸。”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宗吉风情丽逸,见之诗篇者,往往有歌扇舞裙之兴。”这些例子都能说明“逸”与“丽”同义,都为“美丽”的意思。再者,从版本上来看,《战国策》“形貌昳丽”一语,在《艺文类聚》卷七〇“服饰部”、《太平御览》卷五二〇“宗亲部”均引作“身体逸丽”。“昳”“逸”的这个版本异文也是有力的证据。然而,将“逸”当作是“昳”的通假字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观点从音理上难以说通,“昳”字是质部定纽,“逸”字是质部喻纽。两个字虽然是叠韵,但声母相差很远,不符合王力先生提出的“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的通假法则。因此,此种说法并不完美。
其二,“昳”为“佚”的误字,“昳丽”即是“佚丽”。首先,此种观点来自清郑珍《说文新附考》,他在卷三引其子郑知同的观点:“此‘昳当为‘佚之误,古‘佚与‘逸通,先秦无‘昳字。”事实上,“佚”自古就有美丽之义。屈原的《离骚》中有“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一句,王逸注:“佚,美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佚,又为懿。”他也认为“佚”有懿美之义。游国恩:“佚者,昳之借字,《释文》作佚。”清洪升《长生殿·弹词》:“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这里“佚貌”与“仙姿”相对应,表示美貌义。其次,“佚”可与“美”、“丽”搭配,组成同义复词“佚美”、“佚丽”。明汤显祖《广意赋》:“下瑶台之佚美兮,玄昊依而作祀。”清陈文述《五君咏》:“曼倩气节士,文章更佚丽。”近人章太炎《訄书》中有“初,太湖之滨,苏、常、松江、太倉诸邑,其民佚丽。自晚明以来,喜为文辞比兴,饮食会同,以博依相问难,故好浏览而无纪纲,其流风遍江之南北。”最后,从版本的角度出发,宋绍熙二年的鲍彪《战国策注》刻本以及四部从刊景元至正本吴师道的《战国策校注》均有“又疑作‘佚”之语,这就又为“昳”为“佚”的误字这种观点提供了旁证。
结合以上两种观点,我们认为“昳”应当是“佚”的误字。“昳丽”当作“佚丽”,是同义复词,意为“美丽”。而高诱《战国策注》将“昳”当作“逸”的观点,我们在认识其不足之处的同时,只要不将其简单理解为通假现象,那它便是言之有理的。因为在古代“逸”和“佚”二字属于同源字,古典文献中常常互相通用。例如《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汉书·王嘉传》引“逸”作“佚”。再如《诗经·小雅·鱼丽序》“终于逸乐”,陆德明《经典释文》:“逸,本或作佚。”还有《论语·季氏》“乐佚游”,陆德明《经典释文》:“佚,本亦作逸。”以及《荀子·宥坐篇》“身不佚者志不广”,杨倞注:“佚与逸同。”所以,我们可以断定“逸丽”即“佚丽”,两词是同义词关系。
综合上述各类证据,我们认为“形貌昳丽”的“昳丽”即是同义复词“佚丽”,包括统编版在内的各种教材和词典应当这样修订注解:“昳丽:美丽。昳,当作‘佚,美丽义。”
[作者通联: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通过大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教学,师生负担明显降低、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受到学生及家长赞誉。崂山区育才学校八年级学生李睿童在实数计算方面出错很多,通过做智能作业本上的错题以及教师推送的变式训练,感到收效明显。崂山六中九年级学生侯祎峻将平台收集的错题打印成册再练习,避免了在同一个问题上再次出错,和以往相比,错题整理时间大大缩短。对家长来说,通过AI智能校本作业本能够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学习指导也更加有的放矢。崂山三中八年级学生王丹艺的家长说,自己会经常和孩子一起根据平台数据分析弱项和不足,周末帮助孩子根据平台记录进行错题整理。现在家长能从平台上及时查看孩子的学习动态,平台已经成为连接学校、孩子和家长的纽带,成为家长的“好帮手”。
中小学作业监管平台做到减负增效
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崂山区通过区校两级联动,做好对作业的监管和指导。从全区来看,“教学云平台”的“数据驾驶舱”——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展示平台,能够提供区域整体大数据分析,从作业时段分布统计、作业用时统计、作业整体准确率、教师作业批阅等多个维度进行大数据采集与计算分析,还能够衡量作业的难度系数和学生掌握程度,实现了对全区各学校和班级的有效监管。此外,学校还从多渠道发挥监管职责,如崂山区育才学校对作业布置采取“双公示双调研”的方法,“双公示”即在校内设置作业公示栏,又在家长群内面向家长公示;“双调研”即开展常态化作业调研,面向家长、面向学生,及时了解动态情况,确保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通过平台数据对作业的诊断,还可以帮助教师精确矫正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效。崂山六中教师陈晓通过作业数据分析,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行为,感到自己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上慢慢地做到了“让位”“放权”,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学生来看,能够有效控制作业时间,提高学习时效。
在实现精准的基础上控制好作业总量,做到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崂山实验初中八年级学生徐翔说:“老师推送的精选题目,避免了我在题海中苦苦挣扎,还使我养成了积累错题的好习惯。”一些家长也打消了顾虑,崂山十中九年级学生汪裕峰的家长曾经为孩子做作业时间减少而焦虑,以为是孩子偷懒,与教师交流后,还是半信半疑。通过新学期至今的了解,家长欣喜地发现孩子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提升了自信心。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