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实效性
——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为例
2021-11-21冯凤芳
冯凤芳
近年来,高中历史高考命题呈现“立足基础,围绕教材,注重素养,凸显能力”[1]等命题趋势,既考查学生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和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在这些方面的实效性是每一位高三历史教师必须面临的课题。
“‘深度学习’是针对浅层学习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主要特点是: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与批判、练习与构建、迁移与应用”[2]。如果在复习课中学生将已有知识构建起来,将所学知识关联应用,结合所学在科学史观下进行批判性地思考,既达到考纲的要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实效性。
本文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的复习为例,教师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深度学习;知识关联应用,深度整合;教材批判思考,深度理解三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和课堂实施,说明“深度学习”在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构建知识框架,深度学习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要将各种知识内容在梳理的基础上以某种逻辑组建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网络结构。历史学科原本考查内容较多,且现行高中教材专题史模式,历史史实跳跃式呈现又缺少历史概念解释,构建一个有序而有逻辑性知识结构就更有必要。然而在高三复习的具体实践中,为实现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往往容易忽略对重点知识、重点概念的深度学习,鉴于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2:
材料:从香港和五口(通商)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因为自然经济顽强抵抗,不愿退却。
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结构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这一过程,终近百年尚未完结。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结构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这一过程,终近百年尚未完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源和变化特点。
探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下列曲线图中的序号分别是指中国近代哪一种经济成分,并概括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考纲是高三复习的重要指导方向,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本身是这一专题复习的重要任务,探究 1 抓住这一主干知识要求学生用时间坐标图呈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在培养学生时序观念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动态发展趋势。基于之前的学习,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整理和归纳其发展历程,包括考纲要求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发展困境等阶段,并根据反馈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利用课堂时间补充,使更多学生的参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围绕着主干框架也可以更好地展开关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每个发展阶段的原因的回顾,实现学生的有序归因,更会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如此曲折? 为之后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在强调“素养立意”的当下,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应该开展“史料呈现—问题情境—合作探究—规律认识”的探究式教学,学生通过探究2 活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源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感悟到中国近代经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是民族的主动选择,显然可以推知存在被动性的因素——原有经济结构内部成分(如自然经济),那么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自然会形成一种冲突,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呈现出变化缓慢的特点,因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曲折,与主干框架构建了因果联系,也实现了在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生成新的知识体系和理性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这种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找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可见,抓住核心问题的探究,在启迪思维的同时使知识框架更完整更立体(见图一)。
抗战开始后,沈从文颠沛流离到昆明,受聘西南联大。因为讲授“习作”课的需要,他对五四以来的很多作家进行了评点。1940年9月16日《国文月刊》第1卷第2期上的《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对周氏兄弟的为人与为文进行了比较。就为人来说,他认为,周作人“充满人情温暖的爱,理性明莹虚廓”,甚至“如秋天,如秋水,于事不隔”;鲁迅则“充满对于人事的厌憎,感情有所蔽塞,多愤激,易恼怒……”就为文来说,他认为,周作人的小品文“代表田园诗人的抒情”,“在消极态度上追究人生,大有自得其乐意趣” ;鲁迅的杂文“代表艰苦斗士的作战”,“大部分是骂世文章”。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本专题学习困难之一是涉及概念较多,如“经济结构”、“自然经济”、“民族工业”“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等,学生常常因概念不清造成答题混乱。探究3 的设计,一方面通过对这些重要概念的规划整合,便于学生比较分析而区别认识,明确教材中所指的民族工业的发展重点讲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用图示直观地展示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演进过程中始终与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共存,从而让学生总体上把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不能充分发展的历史特征和深层次原因,达到了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生成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目的。
二、知识关联应用,深度整合
知识关联是知识存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再利用再学习的一种手段。现行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分别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来单独编排的,每个单元也有各自的主题,但知识和知识之间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而且历史事物本身往往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因而,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加强知识关联,深入挖掘整合教材,加强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继承性,也符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设计了探究活动4:
材料:中国资产阶级从生到灭不满百年,是一个命运短促而又多舛的阶级……他们处在封建势力的重围之中,行行止止,足将进而趑趄(脚步不稳,行走困难)。
即使如此,资产阶级在其短短的一生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儿积极地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曲折发展的,与之相伴随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多舛命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方面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按照经济、政治、思想相联系的思路,引导学生打通知识边际,深入挖掘教材资源,调动分散在各册教科书中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关联梳理,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着力分析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最终可以将学生的论述构建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运动、思想传播的关系(见图二)[3],从而清晰地看到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近代政治民主化、近代思想启蒙中的积极作用,弥补了大多数学生一贯的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最终带领中国革命胜利的认知缺失,同时也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以及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而且,适时辅助教材提供的民族实业家代表张謇、荣氏兄弟的具体事迹,以具体的事迹震撼人心,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民族资产阶级在困境中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给予学生价值引领的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理性思考为什么最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构起富有张力、价值引领、高效的历史复习课堂。
三、教材批判思考,深度理解
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强调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发现、提出、解决新问题,才有孜孜不倦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高三历史复习课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以适应高考命题“新材料”、新情境的要求。而教材资源,是教学内容最基础的载体,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文本,笔者以为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可以从批判看待教材开始,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挖掘各种与既有知识有机链接,或不同于教材视角或不同于教材观点的课程资源,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情境,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行批判思考,从而深度理解知识,同时涵养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真正提高高三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本专题的两处教材文本入手,并辅助相关素材,设计了探究活动5:
材料一:因“官督”而涌来成串总办、会办、帮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据统计,1895-1913 年,资本在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 家。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材料三: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里的资本主义发展。
——《列宁选集》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与教材“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工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4]矛盾吗?
根据材料二和教材,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是甲午战争后。但根据必修一教材所学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那么为什么近代民族工业还能得到初步发展呢? 解读材料三说明两处教材内容是否矛盾。
探究5 通过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在教师的点拨下仔细阅读新材料,认识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体制下的垄断性商业特权成为民族资本发展的绊脚石,而教材中突出的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民族工业的步伐,从而对洋务运动促进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因果逻辑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明确了封建势力对近代民族工业以阻碍作用为主流的双重作用。
根据材料三的角度提示,引导学生辨析出资本输出正是两处教材不矛盾的根据,甲午战争后因为实现列强普遍资本输出为主的需求使侵略加剧,而资本输出相比商品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从而为民族工业提供比战前更广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列强的普遍需求注定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固然有刺激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作用,但主流作用仍然是阻碍。
完成对两处教材资源批判思考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辩证作用知识的理解,也就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胜利。通过思维批判,学生才能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探究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面对高考命题兼顾能力和素养的要求。
综上所述,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主体的“深度学习”为主旨,构建知识框架,深度理解考点,培养学生整合、运用知识等能力,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历史问题,有助于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