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2021-11-21

读与写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学案数学知识过程

肖 斌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祥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引言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帮助学生在数学发展方面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并且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制定最适合的学生的导学案,争取发挥导学案最大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对于导学案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要点。

1.当前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学数学的导学案设计与应用能够显著帮助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的提高,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仍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师没有相关的设计经验以及教学经验,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听不懂、看不懂的情况。所以,对于这些现象,必须要进行总结。通过对于问题的总结,才能发现导学案的缺点,通过优化导学案,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效果。

1.1 导学案设计过于僵化。许多小学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导学案设计认为是做教学PPT或者是教学大纲,这种设计思维是极其错误的。导学案与PPT不同,更偏向于所学知识点的拆分,以及所学知识点的步骤学习。而且,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思想过于僵化,没有拓展本身的思维模式,导致导学案的设计不合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能理解导学案的具体意义,造成教师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下降。

1.2 导学案内容枯燥单一。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具体参考别人的建议,或者是搜寻网络相关的资料,只是遵循自我的意识与经验来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导致导学案没有做相应的优化内容,极其枯燥。而教师通过这种导学案所讲授的内容也会非常的单一且乏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特别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会出现烦躁、不想学、甚至厌学情绪的产生。而学生在这种情绪下,不能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与利用。

1.3 导学案使用方法存在误区。很多时候教师错误的将导学案理解成学生所需要观看的学习步骤,但是导学案大多数情况都是对于教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的分析,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是否做到位?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把导学案做好以后发放给学生观看,但是学生没有做总结与学习,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知识要点上的混淆。

2.如何设计导学案

想要提升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认真的理解小学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对于知识的分析,认真设计导学案。本文简要介绍如何设计导学案。

2.1 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有趣的原则,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对于有趣且新鲜的事物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所以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要遵循有趣的原则进行相关设计,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还能帮助教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比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2到5的乘法口诀》学习中,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2×3、3×4、4×5、2×5等乘法口诀的讲解,这样显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趣味性,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维,可以将问题做转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这样提问:相信大家都喜欢喝汽水吧,一瓶汽水是三块钱,那么要买四瓶,需要花掉多少钱,大家一起算一算,通过汽水这个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件,结合数学知识做分析与介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2.2 将导学案作为课前预习的引导工具。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之前,教师可根据导学案做相应的课程预习与简单知识讲解,让学生通过对于课文内容的提前预习,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更加高效快速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完整性。并且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困难教师要做具体的讲解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以足够的心态以及自信心去面对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导学案的作用。

比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周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首先提问什么是周长?物体周长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周长?让学生带着这种疑问去进行课文的预习,以及相关知识的寻找。通过对于知识点的整理以及预先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于该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而且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应用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提升整节课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导学案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导学案的应用,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趣味性。并且,教师通过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减轻教学压力,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课程质量与效率,而且导学案的出现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促进学生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案数学知识过程
名师学案·姜彬
乡愁导学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