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初探

2021-11-21王真真

读与写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王真真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胜利希望小学 山东 东营 25709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各族文化的总和,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文化基础、增强文化认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想要完成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

1.目标

1.1 熟悉传统文化知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想要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让他们充分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众多历史文化典籍,如,《论语》《山海经》《老子》《传习录》等,这需要学生掌握文字知识。如,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字形与字义,例如,“泪”与“涙”,二者的读音与字义是完全相同的,但古今字形式不同的,“江”与“河”在古代特指长江与黄河,而在现代则泛指河流,扩大了文字的内在含义。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古代汉字的实词不丰富,所以很多词句的语法并不严格,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便是将名词活用为使动词。除此之外,古代典籍资料中包含着许多历史文化知识,例如,“既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门下平章事”、“揖让”、“襦”、“明光铠”等,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可进行适当延伸,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历法、官职、礼仪、服饰等知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可以让他们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这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有积极作用。

1.2 理解民族精神。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中华民族产生了特有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些理念精神是民族传承发展的强大动力,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天人合一、人定胜天、艰苦奋斗等理念为国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带来了启示。天下大同、以民为本、中庸、包容博大、爱护他人等人文主义精神为文学、科技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形成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同时,古代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些方面是契合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尊师重教、宽容和谐、仁爱孝悌、诚信等古代道德标准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国人的思想行为习惯,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为民请命、精忠报国等爱国主义精神维系了各民族的团结,为民族发展提供了动力,培养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国饱经战乱却又能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

2.内容

2.1 文化知识教育。文学知识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但由于其内容较为复杂,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挑选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尚未产生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大多是口口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前者以四言为主,语言朴素,后者以六言为主,词文恢弘壮丽。经一段时期发展出现汉赋,具有散韵结合的特点,自唐宋以来,诗词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中国文学的巅峰,而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出现以朴素语言和动人故事为特点的小说,它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可以此为框架填充文化知识,如,春秋时期诸子百家著作的特点、汉赋四大家作品、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诗、经史子集等。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过程中,还会涉及儒、释、道三教,它们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框架,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各教派代表人物极其主要思想,如,孔子、”“当仁不让”、老子和庄子、“道法自然”、六祖慧能、鸠摩罗什、玄奘、“缘起性空”等,只有掌握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

2.2 民族精神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它鼓励国民积极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内涵也在民族精神中体现出来,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厚德载物、宽以待人等,这些内容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而爱国主义则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古代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近现代以来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洪精神更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生机。

在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时,授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辩证思维。受时代、立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传统文化是愚昧且落后的,如,“三纲五常”、“劝酒”、“重男轻女”等,这些不良思想会影响学生的三观,所以,教师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

结束语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时代使命,教师要勇于承担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及内容,以此提高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