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2021-11-21吴淑娟
吴淑娟
(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 安徽 合肥 23003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教育朝着自主化、实践化方向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使小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从而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课程资源质量是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给予高度重视。
1.利用校园文化开展综合实践课程
1.1 正确定位课程,挖掘更多教学资源。在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对综合课程的性质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小学综合课程的教学效果。小学综合课程的开展要在立足教材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明确小学综合课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活动经验,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学生牢固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深入挖掘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引导学生了解本校的校情校史,从学校的兴建起始,到本校曾经培育的杰出人物等。
1.2 运用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这就需要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时要跨越单一学科的局限。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再将实践所得与知识相结合促进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有很多教学内容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善于发觉课程与其他课程、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整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园意义。
1.3 在实际生活中开发能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愈发关注。小学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人生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就应该以实际生活为中心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比如,今年是汶川地震的十三周年祭,就可以开展“坚强勇敢 致敬重生”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讲述汶川地震这一突发性自然灾害向小学生们传递“灾难无情,人有情”这一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和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同时可以组织同学们踊跃发言讲述自己的勇敢事迹,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增强学生们自尊心,从而培养了学生们坚强勇敢的品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生活出发,再回到生活中去,才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宗旨,也是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活意义。
2.利用地方资源和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教学
2.1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综合实践体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不是纸上谈兵的说教,而是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真实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其中收获体验,给予教师有力的反馈,以此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检验。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活动资源,将丰富多彩的地方社区特色资源融入到具体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使学生从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中抽离出来,将自身置身于具体而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对社区的关注,社会的融入,获得真实的体验生活、体验地方特色资源,并将这种感受反馈到课程资源的学习中,将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
2.2 利用利用地方文化,开展综合实践体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从当地的资源环境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利用地方文化的资源优势,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中。从地方文化的类型和性质出发可知,具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充分挖掘校内文化资源,从物理空间的角度将校园变为文化活动开展的场所,营造良好的实践活动氛围。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文化,将学校周围的自然文化资源、生产劳动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融入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资源之间的契合点,与学校周围的社区、乡镇建立联系等,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实现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将综合实践课程文化化。
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有利于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只有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时遵循客观规律,在课堂和生活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发掘,才能开发真正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