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1-21陆维
陆 维
(广西百色靖西市渠洋镇岜蒙中心小学 广西 靖西 533826)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观察五颜六色的色调和声音的具体形象,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积累表象的素材。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借助形象思维能力,深入分析、了解该问题,使其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并总结其中的含义,从而找出解题的思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其含义,使学生能够在解题中学以致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不像以往那般只是死记硬背,考试得高分即可,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掌握学科内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若是在这个阶段还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2.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形象思维在数学中非常的广泛,可以转变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结论以及相关定理都是通过观察再进行实验,将其归纳在一起,从而得出结论,而这个过程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其次,数学定理以及结论的实验过程也是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分析才能得到的,这个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促进数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便是创造力,而形象思维能力正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2 培养形象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喜欢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过早地在教学中强调抽象能力,并未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使得学生在直观感受具体的实物时无法较为形象地将其归纳、概括,自然也就不能直接得到抽象的概念,对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全面。例如《体积》相关知识点时,学生便不能根据教师展示的立方体实体占据的空间大小进行相应的判断,概括其概念。由此可以看出,该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官过程,导致一些学生觉得物体的大小和体积是一样的。
3.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3.1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皆为“一言堂”、“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法。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即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学科,所以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意识[2]。但以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来看,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十分困难,若是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仅不能较好地学习知识,而且还无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其次,由于教师过度主导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习惯性依赖教师的讲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尝试着解决,而是交给教师来解决。特别是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觉得教师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只需要在教师讲解问题时努力听懂即可。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这一行为只会阻碍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3.2 思维模式固定化。思维模式固定化也就是定向趋势,这种心理活动会习惯性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学生今后的记忆、情感以及思维会产生反向作用。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讲解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反过来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能学生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但在实际做题时依然分析不出来,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思维模式固定化。小学生年龄偏小,认知水平不高,在做题时会在题中找关键词,再解答问题。这种方式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将学生的思维变得固定化。
4.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措施
4.1 优化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地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便是要将教学变得生活化,使数学知识具有思想,让学生能够在解题中真正了解数学的内在价值,从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小学数学高年级中有许多乘除法的运算,比如7.06*2.4-5.7这题,虽然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需要将其形象与数学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解决实际的问题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其中的价值和含义。
4.2 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以数解形,以形助数。具体点说便是在解答代数相关问题时可以借助几何图形,在解答几何问题时可以巧妙运用代数知识点。也就是说是将两者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融入代数将问题变得更加精妙,加入几何能够将问题变得具体、直观,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离开了数,题目便会变得不严谨,也就不会有较为精确的解答了;若是没有了形,学生也不能非常直观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3]。例如:《统计》这课,教师可以出示某电脑公司2008年各种电脑的销售数据以及统计图,并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使题目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该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培养学生数学类比,化归的思想。什么是类比,化归呢?首先,类比便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一种推理方法。数学中常用的类似有表层类比、深层类比、沟通类比。其次,化归指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4]。若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时融入类比和化归思想,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但教师在运用该方式时需要结合比较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这课,教师便需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归纳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好能够从矩形面积公式快速想到长方体体积公式上,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认清自己的教学位置,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收获知识,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