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优化
2021-11-21赫月辉
赫月辉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边岗乡中心小学 吉林 德惠 130312)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他们开始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了重点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过程中,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开始频繁的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目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优化。
1.对于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优化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时,以为只是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讨论知识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想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要依靠很多条件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没有为学生创造较好的条件,那么小组合作就只会是走个形式而已。对于上文提到的,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年龄的学生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对于刚刚进入小学学习的低价及学生来说,他们此时是没有什么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需要进行特殊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二是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完全没有小组合作的必要,而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学生也无法独立完成合作;三是在构建小组合作成员时,不能太过于随意。如果教师知识一味的按照座位进行分组的化,很有可能会出现有的小组合作能力较强,但有的小组合作能力弱的情况出现。
因此,想要解决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教师就要将以上的问题考虑清楚并找到优化方案。例如,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合作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合作,而不是放手让他们单独进行;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也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等等。
2.对于小组合作时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的问题优化
教师在教学时,要顾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不可过多的让优秀生进行自我展示,而让大多数学生坐在课桌前当“看客”,小组合作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通过观察发现,不少小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不愿意交流;有些学生由于表达能力较差,因此他们也很难在活动中有较强的参与感。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优化:一是教师不要在安排合作任务时有意无意的指派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做小组长。并且在学生合作讨论完成后,也不要总是向优等生发出提问,而是要多给予一些学习较差、表现较少的学生一些机会;二是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每个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一些学生可能思维比较敏捷,而一些学生则思考问题时速度脚面,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时,要给他们留好充足的时间,不可以看见学生在交流时停止说话了就判断他们喝完完成了。因此教师在发现学生合作进行的不是那么激烈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问一下他们的讨论是否完成了。通过询问,教师就能得知学生的讨论状态,从而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3.对于教师控制小组合作过程的问题优化
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过于放手,认为小组合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组织他们合作时,就需要给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进行独立合作。其实教师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对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因此如果在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在一旁进行指导,是很难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效果得到保障的。
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控制。比如学生在刚开始合作时,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切入正题,此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进行探讨的思路。例如,在让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之前所学习的长方形面积进行复习,然后让他们思考,如果将长方形沿着对角进行切割,那么此时会出现什么图形?此时出现的图形面积和之前的长方形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知道如何进行讨论,从而小组合作就能有效的进行下去了。并且,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讨论进度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他们合作时遇到的难题,从而给出他们相关的解决意见。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需要看到它为教学带来的效果,也需要对小组合作时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料。对于这些在小组合作时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也只有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成为教师教学的新方法,才能让师生之间得到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