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
2021-11-21韩苏芹
韩苏芹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或生本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童心与童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在小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遵守小学生成长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在课堂中用童心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一、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大脑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教材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文章的构成,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具丰富性。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听听,秋的声音》教学中,在本章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作者真实的想法,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中的意境,降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度,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在朗读时,教师会播放相应的视频背景,并搭配上秋天风吹树叶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将自己不会的生字词进行标注,学生完成教师的引导任务后,教师挑选出一名声音柔和的女学生,率先为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体验。这名女学生在读到“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时,教师利用激光笔将多媒体背景转化为风吹麦浪的画面,并让音箱响起风声;在她读到“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时,播放大雁南归的画面,并搭配大雁独有的叫声;在她读到“在每一颗展开的谷粒里”时,播放农民丰收的画面,让全班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真实的世界,而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朗读,让所有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秋天的样貌。
将教材上抽象的想象内容变成形象、具体的视频内容,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缓解课堂对学生的压迫感,让学生敢于放开童心进行想象。
二、结合实际生活,发挥学生探究力
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是中国人生活的基础,生活是语文应用的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语文的影子,学生的日常也离不开语文的帮助。在这种良好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提升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猫》教学活动中,此堂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节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正确书写文章中的生字词。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使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回想日常见过的猫,通过文章对比记忆中的小猫形象,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十分便捷,但是无法激发起学生的童心。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亲自将一只小猫带入课堂中,让学生仔细的观摩小猫的形态,实现实物与语文知识相结合。但需要注意的是,猫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小动物,见到陌生人时会胆怯或是逃跑,教师若直接将小猫带到教室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情况。故此,教师需要准备一个单向玻璃储物柜,将小猫放置在柜内,预留好出气孔,在带领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小猫的形态,激发学生童心与童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可爱的天使,他们天生对小动物有着独特的爱好,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最后,可以鼓励学生比拼谁背的最快最好,就让其抚摸小猫,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尊重学生意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才是班级学习唯一的主体,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通过鼓励、支持、引导等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收集学生的学习意见,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敢于踊跃发言、大胆发言,在激发学生童心的同时培养学生高贵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小学部编五年级上册的《四季之美》课堂教学中,本堂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特点,掌握文章生字词。为了能够让学生知道教师对其的关怀之情,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将自己的设计的教学方案展示给学生,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设计方案,教师需要将专业术语转换成简单口语,像“在教学活动开始后,教师通过四季标志性景色变换,引导学生发现四季的特点”就可以改为“同学们,老师在下节课开始的时候,问你们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吗?他们都有着怎样的名称?季节更换时植物都有什么变化?”然后继续询问其他教学意见。在师生共处的和谐环境里,学生也能够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案,学会提前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
部分教师始终坚持着师生关系应该保持对立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尊重老师、爱护老师,听从老师的指令,但是在新时代教育理念引导下,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真正尊重某一个人不会是因为恐惧,而是同等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