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

2021-11-21范婷婷

小学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香蕉苹果数字

范婷婷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小学处于学习萌芽阶段,学生没有完全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无法长时间认真听讲。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特点出发,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与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数学乐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通过添加直观教学,获得丰富表象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应该建立在大量实际直观材料上,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应该是直观教学[1]。

例如,在给一年级学生讲解“>”“=”“<”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出示一张画有5个香蕉和3个苹果的图片(香蕉挂在左面,苹果挂在右面)。教师提问“左边的图画上都有什么呀?”(香蕉)“那右边的图画上都有什么呀?”(苹果)学生在回答出问题后,教师立即提问:“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张图片,是香蕉比较多还是苹果比较多,还是一样多呢?”(留给同学们思考的时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比一下”教师拿着红笔在第一个苹果和第一个香蕉之间连上一条线,边做边说一个对一个,依次连线下去,当学生发现苹果“对”完了,香蕉还有两个没有和苹果“对”着的,就会马上说出香蕉比苹果多。教师接着提问:“那香蕉图片里有几个香蕉呀?”(5个)苹果图画里有几个苹果呀?(3个),教师在图画下面写上个数对应的数字,这时提问学生:“同学们,那是香蕉多还是苹果多呢。”因为刚才对应连线直观的操作还留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所以学生会很快说出香蕉多5比3大。教师可以接着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它”(出现“>”,同时教“>”的读法和写法)。接着拿出准备好的其他图画,同上述方法一样讲解“<”和“=”的写法和读法。然后再出几道题:比较“12和14”“7和13”“16和9”“17和19”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分辨大小填上符号,这时的学生已经摆脱了直观进行逻辑思维判断了。在这堂课程中,教师先用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观察,获得丰富表象,再经过不断做题思考转变为逻辑思维判断。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通过设计游戏环节,发现数学乐趣

孩子的天性是玩耍,在玩中学习会让学生爱上学习。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加比赛游戏项目,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减少学生对数学课程枯燥乏味的印象,更好地推进数学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数学加减课堂中,可以设置为一个擂台赛,教师根据提前在黑板上写的“13”“16”“9”“2”“5”“17”“14”“18”“10”“1”“6”数字中挑选两个选择是相加还是相减,然后让第一个同学和第二个同学回答,回答最快的同学就可以继续和第三个同学一起答题,依次类推。比如,教师选择了“13”和“16”说算“16-13”等于多少,然后第一个同学较快地回答出了等于“3”。那第一个同学继续和第三个同学比拼答题,依次类推。最后胜利的那个同学,可以进行小红花奖励。在教师不断提问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对数字大小知识的印象,还增加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一轮一轮紧张刺激的比赛游戏中,增加了对数学的好印象,发现了数学的乐趣。

三、通过联系实际教学,获得基本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数学教学应具有实践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能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2]。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应该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1-100”的课堂中,可以让每个学生上台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如果学生较少可以写两轮),每个数字不能重复。比如,两位同学分别写了“2”和“33”,第三个同学则不能再写这两个数字,然后再一个个上去写,边写边读。最后还剩的数字不足以支撑再玩一轮的时候,教师和同学们看黑板上写的数字,一起找找还有哪些数字没有写出来。在这个实际生活教学课堂中,通过边读边写让学生对“1-100”数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总结

小学数学不应该只是对数学知识机械的学习,还应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实现综合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应该把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猜你喜欢

香蕉苹果数字
快手香蕉饼
答数字
瓶里有香蕉
香蕉
收获苹果
拿苹果
数字看G20
会说话的苹果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