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2021-11-21刘香玲杜欢政宋淑苇
刘香玲 杜欢政 宋淑苇
(1.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2.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343009)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1],又是人类繁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具有“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农业既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肩负着农民增产增收的重任,也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重任。农业的升级转型和绿色发展不仅关乎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关乎着“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业全面升级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业基础作用稳固,农村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农民才能安居乐业,乡村振兴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还是短板。之所以农业发展成为短板,是因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分析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探寻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之路,既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乡村振兴夯实生态环境基础。
1 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工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忽视了工业化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事实上,工业化农业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工业化农业温室气体(CO2、CH4、N2O)排放量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我国农业也逐步走向工业化道路。工业化农业为我国粮食“增产增收”保障人民丰衣足食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重要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绿色发展,而且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乡村振兴也亟须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转型。
1.1 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登博斯宣言》,首次提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目标,以满足人类世世代代对农业的需要。以粗放经营型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工业化农业以高投入、高耗能、高产出为特征,以拼资源、拼消耗为手段,以单方面追求农业产量增长为目的,在保障人民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内外源污染等问题。因此,工业化农业具有不可持续性,是农业全面升级需要突破的瓶颈。农业转变生产方式,推行绿色发展方式是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要求农业整个生产环节实现生态化,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耕作方式、农产品等均遵循生态规律,兼顾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产出高效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转型。
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本质追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发展绿色农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让农业回归绿色本色,通过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农业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土壤地力;实行耕地轮作休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修复农业生态系统,激发农业生态系统的内生功能和机制。农业绿色发展不是农业的倒退,恰恰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本质追求。绿色农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打造品牌农业,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注重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协调发展,加快农业自然资本的增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农业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4],才能勾勒出优质高产、天蓝地绿的美丽农业画卷。
1.3 农业绿色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生产活动包括农业生产都要遵循自然规律。马克思曾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恩格斯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例,批判他们为了得到耕地,大肆砍伐森林,结果意想不到的是,今天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导致自然生态失衡,“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6]。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竭泽而渔”,不“焚薮而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2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城镇人口比率达到59.58%。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大量排泄废弃物回不到土地,造成土壤养分循环的断裂,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7]与此同时,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产业化需要,畜禽养殖业朝规模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使得畜禽与它们的饲料生产地分离,再加上合成肥料的廉价化,为土壤养分循环的第二次断裂提供了舞台。土壤养分循环的二次断裂使得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加剧。耕地资源压力凸显、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严峻、农业水资源日趋紧张等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1 耕地资源压力凸显,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刻不容缓
耕地是农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源和条件,粮食产量、农产品质量与耕地总量和质量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一些地方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小,以荒草地、盐碱地、内陆滩涂和裸地为主,并且大多数呈零散破碎性分布。耕地后备资源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开发利用成本高且难度大,稍有不当极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同时,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也不容乐观。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172.1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区40%耕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其中800万公顷耕地危在旦夕。[8]2019年我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9等,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我国耕地基础地力较差,普遍缺乏养分,耕地资源压力凸显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2.2 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严峻,威胁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农业生产环节众多并且涉及要素较广,农业面源污染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自觉不自觉就产生,具有隐蔽性、分散性和长期性等特征。化肥、农药、农膜等过量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偏低等,均会加剧农业面源污染。首先,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而且加剧土壤酸化,未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化肥以雨水冲刷、地下渗透的方式进入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其次,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农药的过量使用或滥用,不仅影响农作物产量,而且污染空气、水体,甚至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不可弥补的生态危害。农药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对水体、土壤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危害。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就以大量详实的数据论证了农药的不当使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自然界生态系统失衡,危害动植物及人体健康。再次,大量残留的农用地膜引发的土地“白色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最后,我国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偏低。未被资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或随意丢弃在村落周边,或就地大面积焚烧,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污染空气、水体。不经处理的禽畜粪便随意堆放或排放,禽畜粪便中的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随着雨水渗透到地下或流入水体,严重污染土壤和农业用水,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2.3 农业水资源日趋紧张,制约农业绿色发展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对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水资源就没有农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亩均水资源量144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近年来,农业用水已成为水资源消耗最大的产业。2019年我国农业用水3.6823×1011m3,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1.2%。大水漫灌是农业灌溉的主要形式。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消耗量大,而且水资源利用率低。2019年全国农业灌溉耗水量2.3876×1011m3,占耗水总量的74.6%,耗水率64.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59,低于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0.7~0.8的水平。同时,水土资源空间布局不匹配。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5%,而水资源总量却只占全国总量的19.1%。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78.89%,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40%。农业水资源日趋紧张与农业生产需求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路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资源压力凸显、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严峻、农业水资源日趋紧张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出发,做出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具体阐述,再到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传统的重视农业转向重视整个乡村视域,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只有在汲取传统农业生态智慧的基础上,采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举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3.1 汲取传统农业生态智慧,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智慧源泉
我国传统农业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发展,不仅地力常新壮,而且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与我国传统农业凝聚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分不开。首先,我国传统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三才”思想和“三宜”生产原则。“三才”思想是指天时、地利、人和,《荀子·富国》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宜,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农业生产遵循天、地、人和谐统一,农业生产则长盛不衰,换言之,就是农业可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宜”生产原则是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在不同季节和农时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农业生产中优势互补、劣势相消,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其次,我国传统农业在农业生产中保持土壤营养元素循环。传统农业循环利用了农业中所有的副产品,几乎没有废物产生。美国土壤学专家F.H.King在《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我国传统农业保持土壤营养元素循环利用的过程。从土壤中取出多少营养成分,又以农业品残余部分的形式全部归还给土壤,正所谓“生物体的排泄物,燃料燃烧之后的灰烬以及破损的布料都回到土里”[9]。同时,我国传统农业采用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土壤轮耕等合理的耕作制度,有效维持了土壤肥力,使得地力常新壮。最后,我国传统农业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物种间的协同共生以及相生相克关系,通过耕作措施、天敌生物等生态方法防控农作物病虫草害,“杂五粮、以备虫害”“种花先养蚁”,很好地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传统农业得以几千年延续和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现代化,汲取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智慧是不二选择。继承和发展传统农业蕴含的农业生态思想,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消弭土壤营养循环的二次断裂,保证人与土地的“物质交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有机嫁接、集成、融合、创新和利用优良的传统农业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3.2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伴随着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部分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矛盾。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业生态问题更加严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暴发,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0]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保护农业生态上的重要作用。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定程度上消弭人与土地物质变换的断裂,保证土壤营养物质循环;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技术,开发有机肥和高效肥,利用生态科学和精准施药防治农作物害虫,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还土地以洁净,“只有土地干净,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11]。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强调,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决定了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要充分考虑生物学因素。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在农业领域,培育和推广农作物和牲畜的新品种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培育出高效优质的农作物和牲畜新品种,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着力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获取从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收购到储存、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全过程的信息记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追溯,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3 提升农民生态意识,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思想基础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农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来看,农民既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者,又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受害者,更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者。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离不开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指出:“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场空话。”[12]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农民必须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否则就会阻碍农业进步。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是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关键环节。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大批外流,农村劳动力以“993861部队”为主,农村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要想转变传统农业,就必须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13]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提升农民生态意识提供坚实基础。第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是提升农民生态意识最基本的途径与方法。紧贴农业生产实际,重点讲述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地的合理开发等。以真实数据和典型案列,具象展示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后带来的危害和隐患。灵活运用网络新媒体(抖音、快手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第三,开展农业生态实践活动。引导农民开展生态实践活动,就是鼓励农民根据区域特点和自然资源禀赋,进行农业生态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政府出台生态农业补贴政策和建立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确保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4]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农民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自觉践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3.4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生态环境涉及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完善支持保护制度,才能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第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16]严格控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非农建设占有耕地,严禁六种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现象发生。理顺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第二,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开发利用生态农业的多种功能,建立农产品供给、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新空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第三,健全农业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农业转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国际上农业转型取得成功的国家都有强大而完备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作支撑。美国拥有几百部不同的农业法律,用于规划农业行为;日本完整的农业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农业环保政策和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延续性。相比之下,我国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政策大部分是纲领性文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性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为此,应当逐步细化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立法工作。正如黑格尔所言:“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执行。”[17]制定一部切合中国实际、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农业转型促进法”,作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依据,使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总之,没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坚实基础,农业绿色发展就受到限制,农业就无法振兴;农业不振兴,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生态建设先行一步,不仅能够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能够夯实乡村振兴的生态环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