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和探索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2021-11-21黄阳成顾冰蓝健允李里覃学娟何超华陈群燕
黄阳成 顾冰 蓝健允 李里 覃学娟 何超华 陈群燕
(1.柳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广西 柳州545006;2.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 柳州545006;3.柳州市鱼峰区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545006;4.鹿寨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广西 柳州545600;5.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广西 柳州545500)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特别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后,各地围绕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开展了探索。课题组结合柳州市2018年以来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涉改村、组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股份改革等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开展了调查工作,并指导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探明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1 调研地点及方法
1.1 地点
课题组按照柳州市部署对柳州市12个县区,97个乡镇、街道,969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35个)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股份改革、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其中选择96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并在每个县(区)选取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24个村集体经济开展实地调查,即先后在鹿寨、柳城等县调研传统农业产业集中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鱼峰区、柳东新区等城区调研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三江、融水等县调研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区村集体经济组织。
1.2 方法
对2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基础上进行会议交流总结,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转的实际情况,评估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各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基本情况的分析
选取的24个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2020年底均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其中,经营性资产超过500万元的有16个,年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有20个。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三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模式:一是利用集体资源(土地)、资产(房屋),发展租赁增收型集体经济;二是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延长产业链,发展社会服务增收型集体经济;三是利用山区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增收型集体经济。
2.2 柳州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模式
2.2.1 城中村租赁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城中村租赁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建立村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制度,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用于出租,发展集体经济。该模式将村、组集体资源资产集中管理和对外招租,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增加集体收入。柳州市驾鹤村、鸡喇村、磨滩村、黄村村等市区村庄陆续探索出村集体资产管理及利润分配模式。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做法:一是严谨负责,认真对待村民诉求。例如,针对民意调查中体现的关于“农转非”人员是否有权取得成员资格、“农转非”但仍有承包地的人员是否能够参与改革分配等争议,认真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法院类似案件的生效判决,专门请教农业、法律方面的专家。二是依法、民主开展改革。依托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成员名单,以成员资格表决为基础,依法务实,制定措施。成员资格表决决议是全体村民民主决策的结果,作为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依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作为依法推进改革的重要依据。三是坚持个案灵活处理。对于个别村民提出的非普遍性问题,村改革领导小组展开充分协商,本着尊重历史、结合现实的原则灵活处理。四是步骤明晰,稳步推进。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征集村民意见,并组织各村民小组组长到外地考察学习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的成功经验,依据城区方案及指导意见,结合本村村情制定改革方案,并经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确定。对村集体所有资产及债权债务进行整体清查,清产核资结果经公示无异议,最后由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确认。经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确认成员资格界定标准、股份合作社股权设置(集体股、个人股、劳龄股等的配比)及股份合作社章程等,并由所有成员签署同意书后生效。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的配股及份额,并经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生效。登记赋码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成员领到股权证书。
城中村租赁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点是,将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化,解决了产权虚化、收益分配机制不科学、干群矛盾突出等问题,促进了城中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了村民对集体经济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实现村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
2.2.2 传统农业产业集中区社会服务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服务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通过在农业产业链中引进社会化服务环节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的模式。
社会服务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做法:一是“三驾马车”并行,齐抓共建。在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会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下,鹿寨县拉沟乡关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立足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地理优势,利用拉沟乡政府把关江村片区打造成“五小乡镇”之一的“竹笋小乡”示范区的有利政策,积极引进竹笋产量高、周期长的竹类,大力发展竹笋产业。同时,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业发展上的带动优势,联合柳州螺蛳粉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建成关江集体经济农副产品加工厂。二是融合发展。黄冕镇石门村以鹿寨县黄冕镇石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载体,通过联合缫丝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将石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融入黄冕镇蚕桑产业化联合体的建设当中。三是民主决策,确定发展道路。石墨村是鹿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也是鹿寨县首个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行政村。石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社员多次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决定以“美丽中渡”农旅结合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拟定由集体经济入股、社员集资、争取政策支持的方式筹建。
社会服务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在传统农业产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引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巩固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村集体经济,改变传统农业主产区集体收入水平低的现状,到2020年底试点村的村集体收入都达到20万元以上。利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成果,探索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典型村看齐,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2.3 以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区发展生态旅游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生态优势明显、特色产业突出的特点,吸收各类经营主体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模式。
生态旅游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做法:一是培育“一体”,即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布央村立足本村茶业产业发展现状,整合财政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在产加销各环节分别培育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协议或者合同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紧密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二次返利、定额租金等方式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收益。二是形成“四化”,即现代化、制度化、组织化、产业化。推动运营模式现代化:以布央村现有企业、村集体合作社为发起人,资产重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鼓励村民以茶园、山地、资金入股,实行保底分红;通过生产组织“入股返包”、财政资金注资扩股、无形资产折算入股等多种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化:通过清产核资,明晰资产类别、理清三权关系,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等,理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形成管理制度。促进资产运营组织化:通过财政项目资金按比例划拨村集体并入股投资参与公司经营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创建多元融合产业化:集聚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创业等现代产业要素,创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茶叶电商,推动茶叶、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农耕体验、旅游观光、民宿客栈等新产业新业态。
生态旅游增收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成效:布央村现有茶园面积260hm2,由布央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村集体企业——三江县布央古茶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股份主要分为三类:自然资源股(村民人均拥有50股);土地股(辖区内所有公共设施用地按100元/m2入股公司,90%以上的村民持有土地股);现金股(为筹集起步资金,以每股100元向村民筹股,每人最高限额300股)。2019年,布央村实现了3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分红。通过探索,充实了村集体经济,为今后在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拓宽了可行路径。
3 柳州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队伍缺失
3.1.1 市县乡各级政府管理人才队伍缺失 通过调查发现,柳州市各级政府中涉及村集体经济管理方面的机构和人员均不足。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有内设科室兼顾此项工作,但是没有专门管理此项工作的科室,兼职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仅有1~2人;乡镇一级则基本没有固定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缺失,导致整个改革工作的监管与业务指导不到位。
3.1.2 集体经济经营人才匮乏 目前柳州市仅有少数城中村及集体产业发达村对村集体资产有相对规范的管理,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集体收益使用和分配制度,管理人员结构相对合理。而大部分行政村仅由村两委兼职发展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一手抓,精力及经验有限,在全面铺开乡村振兴后,大量的资金、项目将面临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3.2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目前柳州市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项目建设、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社会事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未曾建立,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这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4 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人才引进及完善人才队伍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各级政府管理体系及管理人才队伍。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区和乡镇政府要完善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管理人才。县级财政、农业农村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内设科室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乡镇政府要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岗位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财政所、农技推广机构要明确设立农村集体经济指导岗位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市、县、乡三级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培训,建立一支懂政策、熟悉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模式、能够监管及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干部队伍。
二是完善村级管理队伍。在有条件的村逐步推行村务行政管理与村集体经济发展脱钩,建立从事发展村集体经济管理的专职队伍。在充分利用村两委人才的基础上,吸收本村农业产业发展能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进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队伍。强化村两委干部培训,打造一支具有经济监督管理能力、熟悉各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能够立足本集体经济组织条件规划发展路径的管理人才队伍。重点培训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培育一批懂产业、懂农村经济发展、懂项目经营的复合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
4.2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优势扶持发展提供村屯供水、村庄保洁等社会公益性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有条件的村围绕产业发展组建产业劳动、统防统治等服务组织。二是支持其他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完善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财务管理、金融、信息、农资、农技等社会化服务机构进入农村并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加大对现有典型发展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适当分类,编制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经验材料发放给其他村集体经济组织学习、参考。在示范村通过展示发展经验成果,组织情况类似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到相应典型村参观学习,并听取经验介绍,各组织通过学习更新理念,提升水平,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