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研究
2021-11-21阚磊
文/阚磊
自养老保险制度开创以来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调整[1],近几年应时代发展要求国家拟决定逐渐推行延迟退休的政策方针,直至实现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以此来缓解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使劳动力均衡发展。对此,广大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观点,政府还需要结合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深入探索,挖掘更实际可行的方案,循序渐进地实现个性化养老保险政策,为新时期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充足的能量。
一、我国积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
(一)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压力
虽然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非常显著,但由于我国本身的人口基数较大,近几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放开了二胎生育的限制,但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压力、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我国的生育率逐年下降[2],这不得不使国家开始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协调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问题。
就目前形势来看,严重的年龄比失衡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养老保险的正常运作,导致现行养老保险的压力增大,很多地区出现一个年轻人养老金养几个老人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养老压力增加,在岗的年轻人不但要承担自身的养老金缴纳,还要承担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种现象会影响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国急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压力。
(二)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平均年龄也提高到了73岁左右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很多人会在退休后选择继续就业,实现自己的价值[3]。如果退休时间较早,会让很多习惯了集体生活的老人突然失去对生活的向往。目前,老年人的思想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有效实现老人的老年生活丰富性,一般单位会安排一些简单、轻松的工作给退休人员,其他的技术性重要工作可以给年轻人发展的机会,可以实现老带新的优良传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我国的教育、医疗、科研相关技术人才依然短缺,很多资历较深的人员到了事业的最高峰却刚好面临退休,这会让许多技术人才资源受到浪费。而延迟退休年龄会进一步促进这部分人员的自我价值实现,同时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也能够为解决我国的高端技术人才缺口做贡献。
二、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一)反对者的观点
对于就业形式而言,目前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大,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再就业者无法选择到满意的岗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岗位有限,许多事业单位都是通过人员退休来重新招聘的,对就业者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解决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而延迟退休势必导致企事业单位给青年发展的空间减少,青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企业的人员变动以辞退、转岗、退休为主要方式,其中事业单位以退休为主要人员变动方式,这样也可使企业单位实现及时吸纳新型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延迟退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很多年纪大的员工资历深、工资待遇高、管理难度大、上升空间小,这与企业创新发展不匹配,如果不能以正常退休的形式来实现人员更换,企业难以在人员变动上实现进步。
对于早年失业、通过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来说,需要增加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很多生活困难的即将退休的人员感觉压力增大,后期享受领取退休金的年限也相对缩短。
(二)支持延迟的观点
对于很多科研类、教育、医疗等职业人员来说,年龄的累积也让他们技能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正是为祖国做贡献、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很多职工到达退休年龄会再次接受返聘。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愿意延迟退休年龄的意愿较强,就业积极性较高。
对于在职的缴纳养老金人员来说继续工作几年的意愿较高,可以多缴纳几年养老金。不仅可以在原工作岗位实现价值、获得收益、还可以使养老金的缴纳基数增加,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数目会更大。
很多民众在仔细思考后也较为赞同延迟退休政策。据统计,延迟退休人员创造的社会收入不但缓解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困难,还为社会创造了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收入,这部分收入可以用来开发新产业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劳动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一定会影响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4],政府部门要做好群众的观点走访、收集,总结问题,为政策的后期正常执行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只有了解清楚政策的受用者真实的想法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调整,最终推出更科学合理的系统性退休政策。
三、关于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策略
(一)正确看待不同观点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不管是哪一方的观点,究其根本都是为自己的切身利益着想,应该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宽容。要针对每一种观点内牵扯的人民利益进行解决,延迟退休年龄确实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但绝不是提出该项政策的唯一原因,养老保险的压力最大影响着人口的普遍老龄化,但目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更加重视,使很多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延迟退休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实现老年人继续就业,继续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措施,也促进了老年人的生活积极上进。
(二)按照不同行业实行个性化退休政策
在目前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的背景下,推行退休延迟政策是为解决养老金的缴纳基数对输出的逆差补救的最佳办法,可以有效增加养老金的收入,降低支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不同行业进行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地推行,比如医疗、科研、教育等行业可以快速开展直接实行,因为这部分工作人员的接受度更高;而对于早期下岗的人员可以较晚推行,给他们考虑和适应的时间,等时机成熟后再执行。
(三)对于不同工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养老金待遇
事实上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对于员工的影响也不同。轻型工作者比如医生、老师等大多在退休年龄后身体比较健康,还可以继续从事工作;而重型工作者,比如高温、高空、污染环境的工作者可以实行提前退休的政策,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一定年限就要离职,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长久伤害,对这部分人员可以区别对待,或者有条件的可以转业从事其他危害小的工作。对于广大普通企业的职工来说,可以根据实际的劳动强度来对其退休年龄进行确定,有差别地延长退休年龄。
(四)做好政策的普及
一个政策的推行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过程,首先要增大对广大群众的相关知识普及,使群众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推行、要达到怎样的结果;其次对于政策的推行势必会影响到某些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实际的了解清楚情况根据实际问题再一一进行方案解决,最后对于消极影响做好把控,如果持续性的被消极影响覆盖,政策就很难推行下去,要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方法,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行。为此可以借助当前比较广泛应用的各种新媒体平台,推送政策解读文章,让群众都可以对这项政策有更充分的了解。政策的普及非常关键,只有群众都对这一项政策有充分的理解,才会更支持政府的决策。
(五)不断完善退休和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
任何政策一开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需要广大执行者发挥自我能动性,不断地探索完善。作为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地域差异大、人口分布广。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养老保险事业来说需要更细致、更科学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政府有关部门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切实地为人民群众办事,时刻谨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中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在不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要逐步弱化个人账户。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仅降低了制度的互助共济性,而且使得基金产权不清晰,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未来建议实行统(社会统筹)账(个人账户)分离,改造现行制度,将统筹基金对应的基础养老金这部分改造成一个全国统筹、现收现付、互助共济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国民年金制度),将个人账户所对应的那部分转变为职业年金(含企业年金)。在过渡期,个人账户继续作为基本养老金制度的一部分,但不再扩大,以此逐步弱化个人账户;其次,要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作为惠及面广泛、所需资金量巨大的社会保障项目,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互助共济。现行地区分治的行政管理模式,虽然有益于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并与财政体制相适应,但造成各地劳动力基础成本差异过大,影响了地区均衡发展和全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因此,应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四、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日渐凸显的今天,延迟退休政策对于缓解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来说将是有力的手段,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更新换代和成功过渡,为未来的社会和谐发展做好铺垫。具体的推行路线还需要有关部门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不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