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性教学

2021-11-21张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分校罕台润泽小学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素养音乐教师

张雪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分校罕台润泽小学

要想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就应积极地推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由于合唱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形式,既要保证合唱的整体效果,又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发挥,这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演唱方式都进行调整,要面面俱到,如此才能让一个作品的意义与内涵得到全面、深度的诠释。因此,创新合唱教学模式非常重要[1]。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意义是指,能对小学生所学知识、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等进行有效提升的途径及概括。音乐的教学是较为复杂、较为抽象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合唱理念,学生没有对合唱的理念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别说是深入研究,而且学生对于合唱并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学生不是自愿参加合唱活动,过程中不会将自己的心情和感情通过合唱表达出来。但在核心素养下,学生是在教师多元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合唱感兴趣,并自觉主动地参与合唱活动,并付出相应的努力,达到的效果也不是传统音乐教学能所匹配的,另一方面教师还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音乐并不是学唱技术,而是用心的将感情通过音乐进行表达,尤其是合唱,表达的方式更为直观和震撼,核心素养下的合唱教学,是教师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辅助教学[2]。更多的是因材施教和多元化教学,教师会针对每名同学出现的一些问题及遇到的困难逐一解决,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职责所在,不管是低音区、中音区还是高音区,缺一不可,而合唱团很考验学生的专注力,核心素养下的合唱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而核心素养下的合唱课堂不再是死板和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味的、生动的。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和融入其中,学生也能在良好氛围的课堂教学下,高质量的学习合唱内容,这也通过这些改善的过程和结果,展现出核心素养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充分激发学生合唱训练的兴趣

长期坚持激发学生对音乐合唱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拥有不一样的体验,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合唱课堂,也能较为科学地解决一些既往的教学问题[3]。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都较差,若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很难将学生的音乐特长突显出来,合唱训练的过程也会索然无味、趋于平淡,不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合唱的积极性被削弱,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尽量减少对学生使用单一重复的教学模式,应营造一种和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歌唱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将课堂气氛与歌曲本身的情绪状态相融合,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的时候,先向学生播放有关春天万物复苏的一些视频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配合视频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音乐,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与此同时,还可将歌曲分为两个声部进行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使学生的合唱更加具有深度与层次。再如,教师在教学《找春天》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的活动,从各个角度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唱活动中体验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最终实现优化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的目的。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春天是怎样的?”“春天能藏在哪些地方呢?”“歌曲中的调调展现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呢?”等,然后请班级学生演唱歌曲,在演唱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好,并和学生谈论合唱的技巧,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不仅要在合唱中发现美、感受美,更要展现美。

(二)创设合唱情境,激发合唱兴趣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曲目特点创设合唱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这样,自然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创设聆听情境,激发合唱兴趣

聆听在音乐学习中十分的必要。在进行合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合唱形式的尝试,让学生聆听不同的类型,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式。对于一些高水平的合唱,还需要一定高水平的技巧,学生的聆听这时起到的作用不大[4]。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展示素材和合唱曲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聆听的环节,并在不断地聆听中建立起对于合唱的自我认识。

例如,《我们的田野》是一首很动听的儿童歌曲,表达的是对于大自然的美好憧憬。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乐谱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再熟悉相关的歌词,感受歌曲优美,体会抒发的情感。在进行合唱编排时,教师应当询问学生的想法:这首歌适合通过合唱的形式展示,并进行分组的演唱,通过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的合唱设计,并进行不同类型的合唱展示。学生在任务安排之后,积极地进行想法的沟通,分享不同的展示方案。教师同学生进行深入有益的交流,对学生的设计思路给出中肯的建议,让合唱训练更好地进行下去。在课堂展示环节中,教师对相关的优秀创意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进行合唱学习任务布置之后,让每位学生都加入合唱形式设计的环节中去,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习活动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合唱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所有参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参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也能营造一个合适的音乐教学环境,让教学目的更高效的完成,也锻炼了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2)创设多元情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所唱歌曲内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进行合唱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合唱教学环境,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合唱的教学阶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鉴赏经典的合唱作品入手,让学生在经典曲目中感受到合唱歌曲自身的音乐魅力。并通过引导和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听觉水平。学生只有听懂了,才会对合唱这种形式的表演感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同的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合唱相关的图片、历史发展等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好的对合唱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唱练习中去。

(三)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从各个角度来摸索、探究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合理部分应及时转变与摒弃,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身心和成长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样能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优化。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忆江南》这首歌曲的时候,不仅要有与班级学生一起合唱的情景,也可以适当加入独唱、领唱的情景。领唱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领唱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的,能在临场发挥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赛来选拔领唱者,在这些活动、比赛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合唱能力与胆量,还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来分析《忆江南》这首歌曲,更好地去理解这首歌表达的情感。

(四)培养团队合唱意识

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队,不仅仅是凸显一个人的优秀,而是因为每个人强化了自己的优点,互补了缺点,最后达到最闪光的成绩。所谓的团队,应是所有参与的人员,将意识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忽略自我,成就团队。有许多的成员,会有着想在团队中凸显自己的优秀和特长的想法,从而忽略了团队之间的配合,这样的操作很难让合唱有最好的状态,因此教师在组织团队之前,最应该的就是要培养所有参与人员的团队合唱意识,尤其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更用心的培训,像是在团队中不敢张嘴,唱不出自己声音的学生,教师要锻炼其自信心,还有些学生过分展现自己的,教师更是要磨平其棱角,让这样的学生懂得团队的重要性。真正的团队合唱,不应有滥竽充数的现象,每名学生都要在其位谋其职,打好配合,将合唱发挥到极致。

除此之外,在合唱团队心不统一的情况下,成员也会缺少参与积极性,由此看出团队的核心就是团结,因此教师要掌握其教学规律。从团队核心发展合唱的意识,要让每名学生对合唱有极大的兴趣,感受合唱的快乐,团队的共同进步使得合唱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尤其是小学生,对朋友是有着一定的向往,在有着团队多数人员参与的活动中,教师会很容易的调动积极性。

例如小学音乐《春来了》,教师在进行合唱培训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团队性的音乐小游戏,像是部分片段的合唱训练,可以是一人一个音节,单独唱,再由其他成员的慢慢加入,学生感受到从单人到多人团队的变化,更能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音乐的实力水平也高低不平,对于合唱的形式也有不同的理解。这对于合唱教学的开展来说都是一定的影响因素。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演唱曲目,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合唱训练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素养音乐教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美育教师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