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创新培养

2021-11-21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情词语教学模式

王 辉

(江苏省泗阳县临河镇中心小学 江苏 泗阳 223700)

我国的教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教学理论也正不断更新,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正是用思维和智力作为理论的基础,将重点算盘托出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旨在提高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思维。

1.构建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所存在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追求,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一般是语文老师作为主导,而在课堂中,老师也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学生也一味的听课记笔记,不再思考题目,就形成了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这种局面课堂氛围压抑,而且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并不多。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对学习语文这门功课会失去兴趣,抵触学习,不爱学习,严重的会出现厌学的症状,认为自身本就学不好语文。所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调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的好习惯,构建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

2.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具体措施

2.1 注重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所谓的共情能力就是同理心,同理心也是人类社交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没有同理心的人,通常会忽视其他人的感受,以自身感受为主。即便自身所的言语伤害到他人也不曾意识过,也就是成语所说的不以为然,这不仅是语言功底不扎实的体现,也是道德缺失的体现,言而总之就是不通世俗,不会运用语言的沟通技巧。所以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期间是培养人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处于幼稚时期,没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在这时期,教师要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共情能力,在说话前多注意他人的感受。这也说明了,共情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当思考如何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共情能力。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共情能力,教师可以以剧本表演的方式來帮助学生,比如说“在扶老人这个上面,如果你前面跌倒了一个老人,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融入氛围,在这氛围内思考如何表达,在此交流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言辞行为,如果有学生的言语用词不当,教师应该适当的提醒,但考虑到学生的面子问题,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到办公室,告诉学生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而且容易伤害他人,不尊重他人,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善意。

2.2 引导学生进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世界中,充分的了解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从心里接受语文并且学好语文这一科目。

2.3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反思自己这一天所学内容。语文是一个反思比较多的科目,尤其是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更应如此,就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也就深入的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语文阅读的独立思考,努力的把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养成学生坚强不退缩的品质。

2.4 注意比较词汇的异同。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一篇作品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在文章中的学习过程中,找寻使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并且通过这些词语说说作者用这个词语,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去掉这个词语,会对文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提高全身的语感能力。比如说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黄山奇松》,作者用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一幕幕美妙绝伦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我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找出其中的语句进行赏析,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探讨。比如说“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教师可以提问,能否把“伸出去”换成“拿出去”,也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要把三大名松拟人化,如果用形容词化会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加强对言词的理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共情词语教学模式
容易混淆的词语
共情疲劳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找词语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