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观研究
2021-11-21李娜
李 娜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 甘肃 卓尼 7476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高考的到来,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授课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旧课标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从教材编制角度来看,课本内容仅仅包含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两大板块,即教师通过课本讲授给学生的只是针对解答高考题目的单一性教学。从学生自身受益角度来说,学生在旧课标下的教学观中只能学到书本上固定的知识,为高考做准备,并不能发散思维。相比之下,新课程的实行在人教版的课程教材中增添了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两大板块,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文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习枯燥无味。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充足的知识来应对高考的压力,还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即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只针对课本授课的教学观念,其次要在教学研究中树立全新、正确、完备的语文教学体系,依据新课程特点研究新的授课方式。
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等。在高中阶段,学生很大程度上为高考做准备,故提升语文素养是学生的必修课。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深入解析课本内容,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深度学习。研读人教版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一书可发现,先秦诸子议论文流派众多,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那么教师在教授此书时就应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底蕴,为学生区分各家思想。以人教版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为例,教师在讲授本篇文章时可以首先从文章背景及作者出发,例如庄子推崇的思想是什么,本文为何讲鹏,鹏又可联系出哪些诗句等。在使学生充分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之后再对内容进行讲述。同时教师在对文言文的讲课过程中应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释义,由字到句,并通过举例分析,补充其他事释义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此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了解,提高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高考文言文题目。
2.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一部分在于学生的主动练习,另一部分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单纯认地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在教学,而在学生自身,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更加以学生为本。以高三语文-写作与修改一书为例,当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写完一篇文章时,教师在教授时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检查能力。
在学生进行写作修改时,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并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交上一篇作文后,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整体文章能够获得多少分数,而是应该在分数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点,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写作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就要从以往的教学观念中走出,实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写作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教授学生选取有用素材到进行写作材料的转化与扩展,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到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联想和想象。高中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增强学生合作创新
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的提升。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进行着紧张死板的学习,他们的目标仅仅是为了高考的分数。但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才会发现创新、合作式思维至关重要。在高中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帮助他们发展创新性思维。以高三语文-演讲与辩论一书为例,教师在进行讲课过程中,可以落实分组制,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模式,不同组之间对同一个辩题进行辩论,一方面可以加强小组内部的合作交流,共同思考共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组间形成竞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共同进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开拓性思维,形成更好的解题思路。
结束语
新课程下,教师应尽早转变教学观念,为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以及帮助高中生提前适应大学学习。教师对学生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应该更具创新性、发展性,在注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在关注学生月考、高考成绩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