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①

2021-11-21谢招福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调动动作体育

谢招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 100084)

以往体育教学课的主要内容便是一些热身活动,完成热身活动后学生基本就可以自由活动,但在体育教学课受到大量关注后,不仅自由活动时间被取消,还需要在体育教学课之中学习各种姿势和运动,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将体育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划等号。其实在体育中隐藏着许多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乐趣与优势,如果教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课中将这些乐趣与优势展现出来,便可重新让学生对体育教学科产生兴趣,这就需要采取各种策略对学生兴趣展开有效调动。

1 体育教学课中学生缺乏兴趣的相关原因

1.1 主要原因

其实在传统教育领域中,体育属于最不受重视与关注的一门学科,很多专业课都会占用体育课时间,这种做法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理所应当,根本不会深入体育教学课之中确定真正意义。但在教育部门提出新课改,并要求教育机构重视学生素质培育后,体育学科才开始正式被社会大众所了解与关注,尤其是在有关部门明确表示未来体育教师也可能担任班主任这一角色后,更是将体育教学推到风口浪尖。自此以后,所有教育机构开始增加对体育教学课重视度,并为体育教学课划分资金购买设备,甚至部分教育机构针对体育教师团队展开重新组建与培育,强制性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之中增加学生身体素质,在这种要求下教师只能增加体育教学课开展力度与内容,但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师都没有将学生感受考虑其中,只是将有关部门最新要求作为重点。当教师根据领导要求开展体育教学课后,学生就会发现教学内容与以往有着翻天覆地般变动,但校领导与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进行缓冲,最终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课失去以往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

1.2 次要原因

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课失去学习兴趣的次要原因较多,于是笔者便在诸多次要原因中,挑选几点较为常见的次要原因展开研究。其一为学生原因。很多学生因先天问题可能在同龄人中显得十分矮小或肥胖,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运动时无法做出标准动作,而且大部分体育项目都需要具备一定力量、体力及速度,这对过于矮小或较为肥胖的学生来说过于困难,如果在做体育动作时被其他学生所嘲笑,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这种自卑情绪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失去兴趣,也不再加入到任何体育活动之中。其二为条件原因。虽然从素质教育提出后,诸多教育机构开始为体育教学课投入资金,但这些资金数额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撑体育教学课开展高质量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缺乏运动场所与器材的情况下学习体育知识,当教师想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时,也会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遭到限制,最终导致学生根本无法在体育教学课之中得到任何培育,体育教学课也无法达成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其三为教学原因。即便体育教学课顺应素质教育做出改变后,所用模式与方法却没有任何调整,依然还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不断重复一种动作,教学活动也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必定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课产生抵触情绪,原本对体育教学课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在这种趋势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2]。

2 体育教学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策略

2.1 通过态度调动兴趣

当体育教学课随着素质教育要求展开调整后,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十分关键,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一种强制性态度,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更不利于调动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课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正视自身对于所有学生的态度,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在教育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个词语便是差异,大部分教师也最容易在差异上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后,不得做出嘲讽、打击及歧视等行为,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关心及爱护。例如,在体育教学课中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活动之前,需要让所有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球,其中部分学生很快就掌握如何在原地正确拍球,但也有部分学生因四肢不够协调一直无法让篮球保持在原地,这时如果忽略这些学生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重点,就会导致这些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失去兴趣,如果在这些学生身上浪费太长时间,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又会感觉没有乐趣,因此,教师将学生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四肢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其在原地重复拍球动作,只要能够控制篮球便可进入下一部分;第二部分为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让其控制篮球一边行走一边拍球,这就相当于在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第三部分为理解能力极高的学生,对于这种学生可以让其直接到球场之中了解篮球规则,这样对其他学生也属于一种动力,从而切实通过教师良好态度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3]。

2.2 通过游戏调动兴趣

自体育教学课得到重视后,基本与其他专业学科一样,平均每天都有体育教学课,如果每天教师都使用一种方法对学生展开体育教学课,势必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课产生厌倦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方法展开适当创新,利用如今诸多先进方法展开实际教学。比如游戏教学就属于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游戏既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和谐,还能让学生对体育教学课产生认可心理,从而促使其在后续学习中越发积极。例如,在体育教学课中跑步属于常见项目,对于这种项目学生已经不愿主动开展,每次都需要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开展跑步运动,但通过游戏就能让跑步运动焕然一新,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以每队10名成员为标准划分小组,其次需要将每队10名成员分配在操场跑道之中,最后需要告知学生举办一次接力比赛,每组10名成员,最先抵达终点的小组不用与其他小组一起进行跑步项目,直到下次比赛为止。这种条件对于学生来说具备一定吸引力,所以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小组成员都会自动热身,这样就相当于学生自主完成热身与跑步运动这两个教学环节,从而切实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4]。

2.3 通过形式调动兴趣

开展形式可以决定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与成绩,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都具备充足精力,对于任何新奇事物都抱有一种好奇心理,对于多样、新奇等事物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展体育教学课时通过形式来调动学生兴趣。例如,当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组织学生开展投掷活动时,常用方法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但一节课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根本无法在一节课时间内让所有学生学会投掷知识,这时教师便可转变体育教学课开展形式,先让学生自行探讨投掷正确方式,可以通过集体探讨或小组探讨等多种形式,再让学生根据自行理解的正确投掷方式进行投掷动作,当所有学生都做完自认为最正确的投掷动作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投掷标准动作,这样能够让学生明显观察出自身动作与教师动作有哪些差异,当学生确定两种动作具体差异后,就会朝向正确方向靠拢,教师需要在此时将所有学生中投掷动作较为标准的几名学生找出,先对这几名学生的投掷动作进行纠正,在这几名学生投掷动作完全标准后,便可让这些学生对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提供帮助,而教师自身需要为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样才能促使所有学生都掌握投掷动作,从而切实通过形式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5]。

2.4 通过体验调动兴趣

体验在体育教学课中属于一种主要因素,只有当学生在教学之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才会愿意主动参加到体育教学课之中,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课之中得到一定体验。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开展过障碍项目时,本来是利用相关仪器设置障碍,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设计障碍,通过体操垫与栏杆等物品设计重重关卡,当学生在设计这些障碍关卡时,就会产生一种创作感觉,感觉体育教学课是将自己作为核心。在完成障碍关卡搭设后,便可组织学生通过这些障碍关卡,因为这些障碍本就是学生所搭设,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举手,都想体验一下自己亲手搭设的障碍有多难,这时即便教师什么都不做,课堂氛围也会瞬间处于巅峰状态,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障碍关卡之中,从而切实通过体验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

2.5 通过评价调动兴趣

因为学生并没有经历过各种打击与困难,所以大部分学生心理都处于一种纯洁状态,当教师对学生给予评价时,很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发展方向,或是决定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之中必须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面部表情,很多学生可能在表现较差时,立即抬头观察教师反应,如果这时教师脸上流露这失望与愤怒,学生下次表现一定会比这次表现更差。例如,当教师在体育教学课中组织学生开展跳远活动时,一名原本跳远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在跳远活动中仅发挥出50%的跳远水平,这时学生因为害怕受到责骂一直没有看教师,但教师却主动上前告诉这名学生没事,还有机会重新跳,于是这名学生十分认真地到一旁做热身活动,到了再次跳远时居然跳出比以往还要优异的成绩。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做出太多行为,只是短短几句话便让学生重整旗鼓,由此可知,通过正确评价确实可以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6]。

3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课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便是体育教学课在新课改提出后变动太大,这种巨大变动没有给学生任何准备时间,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课感官遭到直接冲击,再加上内容、方式及教师等多种原因,就会让学生彻底将体育教学课打入“黑名单”之中。这时若想有效解决这种现况,可以通过态度、游戏、形式、体验及评价等多方面,针对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课学习兴趣进行合理调动,促使学生重新将兴趣投入到体育教学课之中,并以此来达成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课标准要求。

猜你喜欢

调动动作体育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下一个动作
数独驾到
响鼓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