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21-11-21然付

运动精品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运动青少年

陈 然付 军 谢 飚

体育运动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陈 然1付 军2谢 飚2

(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31;2.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塑造青少年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促进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在体育精神上、体育道德、体育品格等方面对青少年具有很好的德育渗透作用。将体育运动融入家庭教育的策略主要有: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运动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为体育运动融入家庭教育创造适宜条件,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培养运动习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体系。

体育运动;青少年;家庭教育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渗透作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全民健康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并提出,家庭背景下的体育运动具有对象全民化、实施简易化、形式多样化等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深入分析体育运动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研究如何将体育运动融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1 家庭教育与体育运动

1.1 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是“人生最初的学校”[1]。蔡元培认为,家庭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往往终其身而不忘”[2]。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本文所讨论的家庭教育是狭义的,参考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的概念,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父母和家庭里的其他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本文探讨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

1.2 将体育运动融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全民健康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提出改善公民生活方式,养成规律的习惯,优化身体机能,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等理念。并提出,以家庭为背景的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2018年,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7部门联合印发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提出了“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等6个发展目标,要求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25%以上。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重视体育运动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

2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蔡元培有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毛泽东把体育的作用概括为“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马约翰将体育的作用概括为:促进骨骼与肌肉的成长发育、增进机体内脏器官及神经的健康、有利于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3]。可见,体育运动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

2.1 塑造青少年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

首先,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帮助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打造优良体质;其次,长期的体育锻炼能促使参与者产生积极的情绪,调节情绪状态,改善心理卫生情况;最后,体育运动可以丰富家庭生活、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使青少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成长。

2.2 促进青少年的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重要的锻炼作用。个体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大脑的氧供应、氧利用、神经递质的功能和大脑本身的结构都处于活跃运转的状态,身体的多种肌肉、机能被充分调动,进而影响机体的认知加工速度。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4]。

2.3 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一些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多人参与,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增加群体认同感,青少年可以学习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家长在家庭的体育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

3 体育运动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具有德育渗透作用

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宝贵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对青少年具有很好的德育渗透作用。

3.1 体育精神的渗透

体育精神是体育内在的灵魂和生命,是体育运动中参与者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相结合的一种高级产物。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尊自信、顽强拼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等,把体育运动融入家庭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领悟并学习到这些体育精神的精髓。

3.1.1自尊、自信、自强

在体育领域,自尊、自信、自强,是运动健儿必备的体育精神。例如,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讲述中国女排的事迹和精神。在赛场上,她们也曾经历过低谷,但她们不灰心、不放弃,在一次次惨败后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球队,中国三大球运动中的首个世界冠军[5]。家长可以将这些运动健儿的模范事迹和典型精神贯穿于孩子的体育运动中,向其传递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并在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鼓励其坚定信念、重塑自信、自强不息。

3.1.2勇敢拼搏、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在体育运动中,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斗志非常重要,只有拥有勇攀高峰的无畏精神,只有通过一次次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勇敢尝试,才能取得超越自我的成绩。在家庭教育中,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让孩子感受这些精神,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体育运动中最强大的对手往往是自己,比如孩子在跑步运动中遇到瓶颈或心存惰性,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挑战自我,坚持到底。引导孩子将这种体育精神凝聚成内在的意志力与上进心,最终促使孩子在体育以外的其他领域,也能以饱满的拼搏精神去挑战自我,勇于突破自己的原有水平,追求卓越。

3.2 体育道德的培养

体育道德是在体育活动中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遵守规则、严于律己、公平正义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去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提高孩子自身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3.2.1遵守规则

在体育运动中,遵守规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体育道德的基本内涵之一。所有体育运动都基于一定的规则,对参与者的行为有严格明确的约束作用。家长通过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参与体育竞技,讲解其规则规范,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其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也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比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纪校规等。

3.2.2严于律己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往往不能时时刻刻地监督孩子的行为,那么这时候就对孩子的诚信与自律提出了较高要求。家长可以在制定家庭体育运动计划表的时候安排一些由孩子独立完成的锻炼内容,比如跳绳、跑步,培养其自律能力,教育其诚信慎独,如果孩子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那么在其他方面,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形成严于律己的良好品质。

3.3.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不搞特权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的体育活动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能因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而影响体育活动的公平正义,在进行比赛时所有人都要遵守规则。还可以制定家庭体育运动计划表,并明确奖惩制度,在实施计划的时候严格按照计划表的规则,从小培养孩子公平正义的良好品质。

3.3 体育品格的培养

体育品格主要指个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品德和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

3.3.1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更是做人的根本。体育运动往往与竞技联系在一起,面对竞争关系,青少年需要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体育活动中,教育孩子文明礼貌地进行比赛,让孩子真实体会如何相互尊重,孩子才能够在学校里和步入社会以后,做到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3.2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在各种环境中人往往是以集体的方式存在,大多数体育运动都是多人参与的形式,是一种集体活动,恰好是培养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机会。家庭成员可以在运动活动中的组建小组和团队,孩子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切身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排球比赛中,每名队员的默契合作才能赢得竞技。通过排球运动,孩子可以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担当,体悟如何在团队中更好地与他人配合,这些体育运动所包含的内容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并学会肩负责任、承担使命,这些品格对促进其更好地成长有重要帮助作用。

3.3.3胜负观

在体育竞技中,输赢都是常态,如果从小就通过体育运动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就会逐渐形成其正确的胜负观念,锻炼孩子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为孩子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将体育运动融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策略

4.1 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运动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家长在思想意识层面上要重视运动对孩子身心健康作用,主动担任起家庭教育的责任。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根据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和智力开发,还应当关注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重视的孩子运动与锻炼。其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关心孩子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状况,多于孩子沟通交流,有意识地通过体育运动来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水平。最后,作为子女的监护人和重要陪伴者,家长不应将孩子的体育训练全部依靠学校教育,学校有限的体育课上的锻炼时间和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要主动肩负起对孩子的体育教育的责任。

4.2 为体育运动融入家庭教育创造适宜条件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首先,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起到榜样的作用。光在思想上重视还远远不够,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以身作则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克服惰性,光让孩子运动而自己一动不动,那在子女面前自然起不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保障孩子体育运动的时间,制定合理的家庭运动计划,将体育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引入日常家庭活动,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空就运动,没空就省略。比如列出计划表,写明运动项目及时间安排,形成固定的规律,并规定奖惩制度,家庭成员之间严格的相互监督。最后,家长要保障孩子的营养健康,科学安排孩子的膳食营养摄入比例,为运动做好能量补充;合理规划孩子的作息时间,对运动时间与学习时间、娱乐时间、进餐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好分配,注重孩子的反馈,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地进行体育锻炼。

4.3 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培养运动习惯

首先,创建一个自由、轻松的家庭氛围,即使孩子一开始对运动的态度不积极,也不要强行逼迫,采取温和耐心的教育方式,不要激化孩子对运动的抵触情绪。第二,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很多女孩往往不爱运动,或是因为运动能力不佳而逃避体育活动,或是因为不感兴趣而不主动运动,这时候,家长可以采取降低运动难度、将游戏引入运动等方式,并在运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表扬等积极评价和反馈,鼓励孩子对运动心得进行分享,增强孩子的自信。最后,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如果仅仅把运动当成完成任务,也不能达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让孩子保持运动习惯,把运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乐趣来源,才能达到锻炼身体、有益身心的效果。

4.4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体系[6]

学校方面要增强家校联系,对家庭教育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首先,老师要从专业角度,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体育教育的目标,给家长提供相应建议,可以制定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手册为家长提供参考。第二,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将学生的体育课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运动能力状况,以便在家庭教育中进行补充。第三,还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体育作业、在运动会中增加亲子项目,督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体育运动,为家庭的亲子运动创造机会、提供灵感,促使孩子养成运动习惯。

社会方面要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气氛和条件,为家庭教育做好积极的辅助作用。第一,积极开展体育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的科普,大规模宣传运动的益处和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第二,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人们对运动的兴趣,比如社区可以多组织家庭运动竞赛活动等,调动居民运动的积极性,让体育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第三,创造适合运动的环境和设施,比如修建塑胶跑道、公园、广场、室内场馆,增设健身设施与器材等,为居民的体育运动做好硬件保障,提供丰富多样的场地选择,为家庭的体育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只有学校和社会都积极配合,构建并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体系,才能促使体育运动更好地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去。

5 结语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宝贵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对青少年具有很好的德育渗透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开展体育运动,既能丰富家庭生活、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又能促使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与不断自我完善。家长要重视运动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主动担任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

[1]叶立群,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43.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200.

[3]崔乐泉,罗时铭.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80-238.

[4]周兰君.关于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若干作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2(4):116-119.

[5]赵溥文.陇西文峰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调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1:15-18.

[6]朱誉琳.运动介入家庭健康教育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9:58-60.

The Role of Sports in Youth Family Education

CHEN Ran, etal.

( Guangx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Nanning 530031, Guangxi, China )

陈然(1975—),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付军(1972—),学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运动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呆呆和朵朵(13)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