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改革发展的反思、分析与展望
2021-11-21崔玉荻
崔玉荻
(南京理工大学 教务处,江苏 南京210094)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动力源泉。培养具有前瞻性交叉思维和持续竞争力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国家赋予高校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辅修专业及双学位作为高校学科交叉培养的传统环节,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在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规划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
一、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优势
(一)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自由性
辅修专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遵循学生个人意愿,保证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跨专业选择修读另一个专业。需要学生依照个人情况自行规划学业进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的自由化、人性化培养理念,完全契合以生为本的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原则[1]。
(二)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扩展性
一方面,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是施行“学科交叉”的典型代表。现今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跨学科门类扩展至跨专业。在主修专业“厚基础”的保证下,辅修专业“宽口径”的理论补充和实践发散与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可以作为高校“新工科”专业学科建设改革的升级版,为高校发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提供新思路[2]。
(三)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交互性
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人性化的培养定位使其天然形成了小规模的授课环境,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教师能够即时跟进教学反馈。教师便于采用多种教学授课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体验感。
二、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培养模式
考虑到全校教学安排管理以及学生整体的学业规划,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课程的内容设置相较于主体依托专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与精简,出现了授课内容“灌水”,考试评定“放水”等不良教学生态。固定课程内容的专业培养方案,千篇一律的授课指导形式,逐渐偏离时代发展需求的理论知识,学科交叉过程中的专业衔接断层等问题在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发展过程中相继暴露出来。
(二)教学制度规范
目前没有严格的关于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的官方管理条例与学位授予规定。到目前为止,各高校授予的辅修双学位证书仅为学校层面认可的写实型证书,含金量和权威性远无法与主修专业的学位证书匹配。部分高校学生更倾向于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资格认证考试、校外短期学习等快捷途径丰富个人阅历,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则被长期搁置。
(三)教学质量评估反馈
刚开始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生充满自信,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适应度缺乏一定的客观判断,极容易跟风、盲从,造成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不符。大致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辅修专业学前教学内容评估预测机制,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诉求;第二,忽略对在校学生辅修专业培养阶段的学业状况和心理状态的过程监测,无法实时掌握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成果反馈;第三,缺乏对于辅修专业毕业生的持续跟踪反馈,无法了解辅修专业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现实性和引领性作用;第四,缺乏对以往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改进也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性意见。
(四)教学资源配置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仍以学校现有专业为依托,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教学配套设施均受主体专业限制。依师设课,依资招收,现有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对没有主体专业而单独组建的辅修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学科专业建设处于起步或探索发展阶段,师资力量匮乏,不利于高校整体学科建设的改革发展。
三、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学校政策规划管理
1.制度规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9年7月下发了最新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自2022年起将辅修双学位证书并入主修学位证书之中,辅修专业学习成果经历终于有迹可循,获得了国家层面的保证,大大提升了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学习的社会认可度。高校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辅修管理政策修订完善现有辅修专业学习规章与教学管理规定,确保内容的规范性、严谨性与政策灵活性,保证在遵循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规范准入准出机制,细化考核评定标准,严控学业审查,加大奖励力度。
2.培养框架体系。新时代高校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应具有引领性与指导性。首先,高校需对现有学科专业课程进行归类整合,构建专业培养资料库。在全校范围推行辅修专业完全学分制培养,施行辅修专业学习导师制,依生制定个性化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保证专业覆盖的全面性和专业学习的可选择性。结合弹性学制,设置主辅修专业过渡学期,延长放宽辅修学习年限;强调辅修成绩单的作用,将学业审查评判重心由结果转移至过程;打通主修与辅修专业培养路径,将主辅修专业的毕业审核相关联,辅修专业课程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相互转化认定。
3.教学模式变革。首先,改变集中统一的线下讲授教学形式,分解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环节,从组织课程预备知识与理论框架的科普讲座,到提供系统翔实的教学参考资料库、核心教学内容的短视频讲解,再到交流问题反馈的自由研讨会,结合素质发展学分[3],多途径多角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推动地域性校际联合辅修专业培养,鼓励短期校际教师交换授课与学生交换学习,明确跨校课程互认清单,以促成长效规范合作机制;最后,制定校企教学联动培养计划与就业合作计划,邀请企业客座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将基础理论应用与社会生产实践经验有机结合。
4.教学资源配置。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的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从高校自身综合发展考虑,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加大教学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结合社会形势与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发展预案。另一方面,要加强地方高校间的沟通合作,推动高校之间教学资源互补共享。
(二)教师发展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4],高校应提供丰富的锻炼、深造机会,保持教师教学思维的先进性与教学理论的前瞻性。改善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着重基础学科建设,扩大基础教学教师队伍,广泛招纳多学科领域的专任教师、企业顾问、工程技师。发挥主体专业优秀教师及教学团队的示范性与先进性,带动辅修专业学科团队,推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由学校主导、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学院配合,走出学院式管理的单领域教学,建立灵活、机动的多学科融合辅修基层教学组织。
2.教师评价体系。将辅修专业教学纳入教师考核评定体系标准,将参与辅修专业及双学位教学作为高校教师基础教学准入条件之一,予以附加奖励。在薪酬待遇、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制定合理规范、优先保障,全方位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等教学监察部门规划建立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与教育品德素养双重评价体系,接受全校师生的评审与监督。
(三)学生培养层面
1.学前预备阶段,博闻广知。提供丰富全面的课程资料库,清晰完整的先修课程指导系统,借助学术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学生提前接触各学科领域知识,通过第一学年的广泛学习提升学生自我认识,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避免高开低走,形成一种超越因材施教[5],自我发展学习的良好素养。完善现有的辅修志愿系统,客观了解学生学习意愿;组建由高年级学生、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构成的辅修学业指导团,结合学生志愿专业倾向与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规划与职业发展指导。
2.学中稳控阶段,因势利导。铺设全面、客观的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的学业综合评价网络。首先,搭建主辅修GPA动态监测系统,直观地展示学生专业掌握程度和倾向程度。其次,结合动态数据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整合,借助辅导员、辅修导师了解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或学业指导。
3.学后反馈阶段,有据可依。本科辅修专业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是辅修专业培养价值的实证。基于学校现有的辅修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联合校友会、校外组织机构对本科辅修毕业生进行后续发展情况的追踪,对继续参与辅修专业相关学术研究,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毕业生情况进行重点汇总分析,作为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改革发展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