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球教学探究
2021-11-21王奎利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王奎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教学,是教师利用自己所学向求知新知识的学生的一种传授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 或P.E.)是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达到促进各方面综合发展、提高个人体质与活动能力的活动。网球运动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项目,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训练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1]等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科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教学,是一门值得深入具体研究的学问。正所谓学习不在于书面,而在于根本,本文意在通过各方面理论对高校网球运动教学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网球教学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更好的发展网球运动提供切实的帮助。
一、我国高校网球运动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主体性较差、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科学性不够强[2]
学生的主体性较差具体体现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一部分网球生在上课期间虽然能保证学习和训练,但在课下业余时间练习较少,主观地认为课上的学习训练就能满足专项能力的储备;还有部分网球生想在课下丰富专项能力储备,但学校硬件条件达不到,没有学习的环境或者没有训练的场地。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性,除了教授简单的技术动作外,力量、速度、柔韧性、灵敏性训练等在网球训练课上所占比例较少,方法、技巧固然显得单一,另外,还有客观的现实原因比如学生多、场地少等造成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多样化。高校都是按照学期为单位进行授课的,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势必会造成网球教学不够系统,完善性不强,教学的科学性必然会呈现不合理的局面。
(二)学生学习实践时间较短,理论课学习课时较少甚至没有
众所周知,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任务繁重,除了网球课的学习训练,还有繁多的课程压力,课时量大,空余时间较少,还要备战各种各样的考试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网球学习实践时间得不到满足,心有余而力不足。绝大多数高校在网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单独安排理论课学习的课时较少甚至是从来不安排理论课,只在外堂课上讲授简单的网球技战术。理论课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去掌握老师讲授过的技战术,事倍功半的学习不可取。
(三)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高校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学习过很多课程如训练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学校体育学、心理学等等,学习这些学科的根本目的是为体育实践服务的,从体育中来,到体育中去,还有体育学科之外的如物理学、数学等学科,都可以利用其中的某些知识点综合运用到网球教学当中去的,而现实中理论与训练实践的契合度并不高。力的合成、人体肌肉类型、项群训练理论、参照物、运动技能的掌握原理等理论都是跟网球运动密切相关的,缺少这些理论支撑,势必会对网球教学效果与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体教结合机制不明显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时期,体教结合的传统内涵进一步适应历史新特点的需要更趋强烈[3]。目前体教融合开展得如火如荼,体育教学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网球运动教学也有较大的改善,但是基于前些年开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要想彻底地改头换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重竞技轻技能方面突出
高校网球专项学生本身属于“半路出家”的半专业学员,没有专业运动员的背景,技术能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将来走出校园从事网球教学工作是要展现基本功的,动作示范、讲解要合理规范,知识储备量要充足,竞技能力体现得并不强烈。然而,目前的网球专项生却是本末倒置,将个人竞技能力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基本功的学习,技术动作学得还不够扎实,理论储备还不够丰富,是当代网球专项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调查走访发现,目前高校走出来的从事网球教学的人员中,存在很大一部分技术不合理,理论储备不完善的现象。
(六)多元化教学不明显
在此提到的多元化教学是指高校网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网球技术动作之外,还要有战术的讲解与实践,与网球相关的各方面知识点等内容。包括网球场地、相关网球产品、裁判法、网球赛事、网球史等方方面面。缺少多元化教学,网球专项生将来走出校园,从事网球行业选择面势必会比较单一难走。另外,多元智能理论[4]与网球运动教学契合度低,因材施教不突出,教学模式多样化较差。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七种智能。
二、高校网球教学系统性分析
(一)项群训练理论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田麦久早在2000 年就编写了《项群训练理论》,该教材详细地介绍了项群训练理论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的共性规律[5]。网球运动作为隔网对抗性项群,充分体现了该项群的属性:以快为主,以攻为主,以我为主。网球运动教学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运动项目的属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以此为基础展开学习和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不会本末倒置。
(二)运动技能掌握原理
在《运动生理学》中讲到,人体从事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包括四个阶段: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6]。简单一点来讲就是,学习和初步掌握基本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阶段,提高和完善技术动作阶段。网球运动教学应根据此原理,结合网球专项技术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活动。
(三)力的合成、参照物
网球运动技术中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围绕合力形成的,也就是说,每项技术动作是否合理,关键问题就在于合力是否合理。力的合成是物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点,但是在网球教学中属于核心内容。上旋球、下旋球、平击球等球拍拍形角度是什么样的,动作怎样是规范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怎样的,都是围绕发力是否合理,是否将合力发挥到最佳而展开的。
参照物的物理学概念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网球教学训练中参照物是不可或缺的,网球场上摆放固定物定点训练,没有摆放物体时合理利用场地各条线作为参照物,多拍练习时,下一拍球以上一拍球的落点为参照物调整线路和落点等等都是教学必备的。
(四)各项技术肌肉群合理利用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邻近部位肌肉组成的功能统一的群体[7]。每项技术动作需要用到哪几部分的肌肉群,怎样协同利用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各项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不同,利用到的肌肉群也会有变化。底线正手击球时用到的肌肉群与中前场正手击球所需的肌肉群就有差别,截击和高压用到的肌肉群也会不同,平击球和上旋球参与活动的肌肉群同样是不一样的。总之,搞清楚肌肉群的概念,用理论去指导训练实践,网球教学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训练才会更加轻松易上手。
(五)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认识[8]。高校教师对自己的执教理念,对从事教师的行业定义,对学员学习网球的定位和价值观上等都属于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教师自身的意识形态,教师意识形态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发展。
三、结论
1.高校网球课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学习的课程,高校教师要想上好网球课,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储备,还要有将各种学科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到教学当中的能力。高等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揣摩、改进适合网球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根据本学科和网球专项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设计上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求知探索新鲜事物,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积极运用数字化资源和智慧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高阶教学,使网球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前瞻性,努力打造网球教学的精品课程。
2.体教结合机制要摒除机械性、单向性、局部性、片面性和非可持续性等问题,让体育与教育两大领域结合点受力均衡、形成规模、结构更合理、连接强度更高。
3.为网球专项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和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网球场馆、理论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软硬兼备,充分保证教与学的优质条件。
4.多元化教学,全方位普及,让网球专项生将来走向社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发展。网球教练员、教师、网球场馆建设、网球装备贸易、网球裁判员等都是网球特长生未来选择的行业,多元化教学从这方面将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生活在当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掌握一项技能,强化专业能力、普及网球各方面知识点,将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当下我国的体育行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多元化教学能让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尽快融入社会当中去,在自己的发展领域能独当一面。
5.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尽量多的参与到教研科研中来,主动开展教学调查、教学反思,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交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
6.高校网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从自身工作和生活各方各面的提高意识形态,将自己所具有的正能量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朝着积极、乐观、不断追求的方向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