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材的角度探究学校体育中美育的缺失与追寻

2021-11-21李彦彤浙江师范大学

灌篮 2021年31期
关键词:竞技美育体育课

李彦彤 浙江师范大学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2015 至2019年,连续出台文件,为学校美育建立全方位、立体化评价方法体系,解决美育教师紧缺问题等,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采取了诸多措施,例如校内增设舞蹈、戏曲、影视等人文艺术的美育课程,举行校内艺术展演活动、人文艺术名家讲座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然而这一阶段学校美育的发展路径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聚焦在音乐、美术、舞蹈等审美因素较明显的艺术课程,为进一步开展美育工作,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五育并举,正确理解和处理各学科与美育的关系,深化学校美育改革。

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关于体育与美育的研究,发现早在1980 年便有文献提出体育教学应结合美育,苏继芳指出美育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尤其是在学校体育中[1]。近年来许多文章对体育教学中落实美育的方法、途径进行了讨论分析,大多文章从教师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进行探讨,然而从体育教材的角度出发对美育进行研究的较少。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落实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对学校体育中美育的缺失与追寻进行审视。

二、学校体育中美育的缺失

(一)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要明白体育与美育的关系,先要明白体育之美美在何处。

广岛大学教授樋口聡认为,竞技运动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游戏性、身体性、组织性和竞争性,在竞技运动中,无论作为实践者参与运动还是作为观战者观看运动,都能在“身体运动”和“戏剧特征”两方面获得审美体验,从实践者角度来说,他将参与竞技运动的审美体验称为“美感”,包括“竞技性美感”和“操纵肌肉的美感”[2]。其中,樋口聡提到的竞技运动的“游戏性”和“竞技性美感”,胡伊青加在其游戏论著作《人,游戏者》中做出了更深层的解读。胡氏从文化学角度出发,经过对游戏词源学上的梳理以及游戏现象的分析,指出游戏的特征是自愿的、受时空限制的、非日常的、有规则且具有乐趣的活动,其功能是竞争和表现,他得出结论,认为在人类文明诞生前便以产生游戏,人类文化是在游戏中发展起来的,宗教仪式、音乐、舞蹈、竞技运动以及法律等等都在游戏范畴之内[3]。其中,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和表现性尤为突出,具有明显的游戏因素。

胡伊青加的游戏论揭示了竞技运动与游戏的关系,而游戏与审美的关系,则在更早的时候便有论证。游戏概念正式被引入哲学讨论范畴便是在美学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到,人性因“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的不平衡而被破坏,必须通过“游戏冲动”加以调和,而审美活动正是游戏性的活动,因此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实现人性的复归和真正的自由解放[4]。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审美活动和游戏活动是相通的,而竞技运动作为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其本身的竞争性和表现性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可以说以竞技运动为主要教材内容的学校体育,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美育功能。

(二)学校体育中美育缺失的原因

竞技运动本身并不存在美的缺失问题,从教材的角度考虑,既然作为体育教材的运动活动是美的,那么学校体育中美育缺失的问题有部分原因便在于对教材的态度、处理和应用上。

21 世纪初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出“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发了学界关于体育教学应否“淡化竞技体育”“淡化运动技能”的大讨论,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出现一些体育教师不知该教什么、怎么教的现象。其次,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内容,许多体育课变成了体测项目的练习课。此外,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误读导致一些体育课直接变成健身课。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体育课程的教材到底是什么,该以何种态度处理、使用教材,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模糊不清了。

体育课教材之不清,体育之美将焉附?体育中的美逐渐淡化,体育课堂中不仅缺失美感,甚至会让学生反感。下文将从教材的角度对学校体育中实施美育的途径进行分析。

三、学校体育中美育的途径

(一)教材的选择与把握

1.教材的选择

竞技运动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教材,是运动知识、技术、文化的载体,也是实现智育、美育、德育的媒介。要正确理解“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对待体质健康测试,在体育课教材的选择上,要避免健身内容、体测内容的直接套用,而是要在广泛的竞技运动项目中进行选择。

2.教材的把握

选择教材后,准确地把握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尤为重要。如前所述,胡伊青加将竞技运动视为一种制度化游戏形式,因而可以此为根据对运动项目进行分析,将其分为竞争性强的项目、表现性强的项目,再进一步对项目特点进行提炼。对竞争性强的项目,可从对抗形式、组织形式、身体运动形式等方面思考,例如篮球是同场对抗、团队作战,需要足够场地进行跑动,在身体运动方面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表现性强的运动项目,例如武术、健美操、体操等大多涉及个人项目与团体项目的区别,对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要求高。

此外,在看待竞技运动项目时,也不能只关注其动作技术、战术和规则,更要看到该项目的文化内涵,例如项目的历史发展过程、著名运动员的生涯经历、经典比赛场景等。每一次的比赛都像是一个大型节日盛会,通过开幕式、闭幕式展现运动员的精神风貌,通过颁奖仪式给予运动员成绩的肯定、进步的鼓励。

不同的项目涉及不同的身体素质,从各个角度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传递着不同的运动精神,具有不同类型的美。因此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分析教材,只有把握运动项目本身的美之所在,才能在处理、使用教材中最大化运用其美育功能,从而实现体育美育的目标。

(二)教材的处理与使用

1.教材的处理

体育课的教材大部分取自竞技运动项目,但并不意味可以拿来就用,这种思想除了会导致将体育课变为专业队训练,同时也并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项目在育体、育美、育德等方面的育人效果。处理教材,就是对教材进行加工,一要使之能适用于课程、适用于授课学生,二要充分突出其具有育人价值的部分,从美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突出教材具有审美特性的部分,突出其竞争性和表现性。例如,在以篮球为教材进行处理时,首先要保留其竞争性,其次,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对篮球技术要进行筛选,既要避免教授以学生当前水平无法接受的动作,也不能过于简单或重复教授,导致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

此外,体育课也存在竞技运动之外的教材,例如小学低年级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需要以各种形式的走、跑、跳、投等动作为教学内容。这时就要将教材通过具有审美功能的组织形式加以运用,将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化”处理。例如,以“跑”为主题的教学,可以将“跑”处理成各种形式的障碍跑,或定向越野跑,或接力跑等。

2.教材的使用

在教材的使用上,同样要考虑到该如何帮助学生参与到运动的竞争和表现当中,在审美的体验中获得美的教育。

首先,可以通过设计比赛增强体育课的竞争性,也正是当前提倡的“以赛代练”。针对这一点,美国的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该模式是一种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由西登托普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其以胡伊青加的游戏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运动体验,培养有文化、有能力、有热情的运动者。运动教育模式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因而以比赛作为体育课程的主线,将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模块作为一个运动季,或称赛季,赛季初以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为主,随后马上进行对应的教学比赛,教学比赛贯穿了赛季的全程,因此称作常规比赛。在一个赛季中,常规比赛配合着技术学习的进展,从易到难,例如在最初,只要求运用所学技术进行1 对1 比赛,后期可以进行2 对2、3对3 等形式的比赛。整个赛季的目标是最终决赛,决赛的难易程度同样根据学生设计,若全场比赛强度过大,可进行半场比赛,规则上也可以降低难度、增加得分项,在比赛制度上采用各种轮换形式,避免使用淘汰制。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是运动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也要加以充分地使用。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不仅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也要在常规比赛中轮流担任裁判员,这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于运动项目的理解,和对竞技的认识。在决赛后,该模式还设置了颁奖仪式的环节,烘托运动竞赛的节日气氛,充分利用和放大竞技运动的游戏性质。当以表现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教材时,可以仿照运动教育模式,设计对应于赛季的“演出季”,将汇报演出作为这一阶段学习的目标。另外,除了竞技运动,以有氧运动、素质练习等为主题的教学模块也可参考该模式,将教材通过竞赛的形式串联起来,突出体育课的竞争性和游戏性。

四、结论

学校体育以竞技运动为主要教材,竞技运动作为游戏的形式之一,本身具有游戏性和审美性,因而,体育与美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是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体育本身固有美育功能。在体育中实施美育,非但不会喧宾夺主,使体育成为美育的工具,反而这是在要求体育课要更加关注教材本身,关注体育运动的游戏本质,而不是体育的其他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就是做好了体育美育的工作。

关注体育的教材,最大化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就要切实做好教材的选择与把握、处理与使用。在选择教材上,要以竞技运动为主,准确把握各种项目的特点和价值,在教材的处理上,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运动项目教材化,适用课堂,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可参考运动教育模式,设计为以项目或身体素质为主题的赛季,使教学内容融汇在赛前的习练和赛中的应用中,也可以相对应的设计“演出季”,将汇报演出作为技术、知识习练的目标。同时最大化使用运动项目的规则、礼仪等文化知识,设计学生的裁判角色任务,举办颁奖仪式,强调运动体验的完整性和节日氛围,突出其游戏性质。

猜你喜欢

竞技美育体育课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电竞种植记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美育教师
花与竞技少女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