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SR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①

2021-11-21蒙可斌邓启烈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责任德育目标

蒙可斌 邓启烈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体育部 广西桂林 541004;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体育教学不仅是注重学生运动体验,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与素养,增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也是集磨砺学生智慧、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过多地重视体育项目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学生对运动文化的传承及对学生身体的生物学改造方面,而忽视了体育课堂本身对学生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心理健康等德育教育的引导和启迪作用。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TPSR责任模式下加强德育教育,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1]。

1 TPSR的概念及内涵

TPSR是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的简称,是在体育活动参与和体验过程中,培养和提升责任感的教育实践模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又关注社会对学生作为道德公民的教育需求,引导学生做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公民。这里的责任感分5个层级。一是尊重他人。首要是尊重差异。个体是有差异的,各有所长,也各具其短。体育教学中,要学会聚同存异、尊异求同,尊重学生不同的素质禀赋,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体验体育运动给自己体质、心理、品性及与他人合作等方面带来的碰撞、融合和共进。还要尊重每个人努力的价值。无论体育训练,还是比赛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每一个人都被赋予特定的角色定位,即使活动未达到预期目标,也要对每个人的合作和拼搏给予尊重、认可和肯定。这样既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又让学生学会包容,正确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攻难克艰。二是全力以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奋斗。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参与的权利。参与了,才有体验;尽责尽力了,才无遗憾。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付出意识,让学生明白即使事情再难,只要凝神定志、制心一处、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去做,无穷多的可能性就在眼前。三是自我驱动。能自我设定目标和计划,制定执行路线图,独立完成任务。在遇到困难或竞争压力时,可以自我调节情绪,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按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同时,善于对上管理,争取老师的资源帮助;勇于拉高标杆,与强者比,向先进看齐,主动向技术好的同学学习。而且,能正确看待同学间、团队间的竞争,把竞争作为前进的动力,在自我进步的同时,也促进整个团队的进步。四是帮助他人。在团队合作不畅、队友情绪低落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等需要帮助时,能尽己之力,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做好小组内部沟通的基础上,给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引领团队走出困境,达成目标。五是自我迁移。在体育运动中收获的体验和经验,比如尊重人、团结人、帮助人,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品质,能转移到社会,在生活中同样能把在校养成的责任感和习惯呈现出来[2]。

这5个层级责任传递,是让学生从个体出发,到团队合作,从改变自身开始,到逐步影响他人,从在校教育,到奉献社会,循序渐进进行德育教育,最终让学生将体育运动中学到的、养成的这些责任行为,能够自觉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在社会上依然像在校那样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2 TPSR与传统体育教学比较

2.1 教学侧重点不同

传统体育教学侧重学生体质健康,重视运动技能、学生体验、参与度,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素养。TPSR侧重学生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选择、自我潜能的挖掘,关注学生的德育素质,不仅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在遵规守则的框架内,担负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而且让学生学会责任感迁移,帮助他人,履行更大的社会责任。在校体育活动中怎么做,校外也怎么做,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2.2 教学宗旨指向不同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体育项目的规则性,主张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以比赛成绩论英雄。这样,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者,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个性化发展。TPSR强调学生既是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主人,需考虑自身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至于比赛成绩,无需过多地看重,以此达到心端气正、轻装上阵,砥砺前行[3]。

2.3 教学方式不同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仅仅是传递者,对学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强制、轻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法充分发挥。TPSR强调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道德认知的引导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以及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让学生不仅学会课程知识,也学会合作、沟通、反思、修正和创新,促进学生德育和心育的同步发展[4]。

3 TPSR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中需加强德育教育的内容

3.1 让学生明责知责,发展自我

个人之于团队,团队利益永远最大;个体之于集体,集体力量永远最强。让学生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既要定好位、明好责,发挥个人作用,成就集体风采,又要适时充电,学会自我激励,增强动力,向着目标攀登。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不忘初心,不放弃、不后退,勇敢面对挑战,迎难而上,有所作为。比如,小组合作,只有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才能积蓄团队合力,也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效,达成目标。

3.2 让学生守责担责,成就他我

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学会合作,是体育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5]。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把个人目标融入到团队目标。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树立大局意识、集体意识、看齐意识,为达成整个团队目标而努力。比如,篮球比赛,尽管在某些动作上个人有所专长,但也要站好位、守好位,担当好自身角色,配合好队员进攻或者防守,不能仅仅为了展示自我能力而错位、越位,因为只有善于“搭台”,才能好戏连台,如果相互“拆台”,整个团队都要垮台。

3.3 让学生履责尽责,赋能社会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角色,都有为社会履责尽责、奉献自我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体育素养好的学生,可尽其所能,让其担负更大的责任;对相对存在差异的学生,要充分激发其潜能和参与热情,帮助他们完成应该担负的角色定位,向最好学习、同最优对标,尽快地融入到团队大目标中来,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6]。

4 TPSR视角下加强德育教育的对策

4.1 以人为本,技能教学与德育融合并进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基础上,要促进学生组织纪律性、奋发进取、勇于拼搏精神品格的养成,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自尊心的培育[7]。教学设计上,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学生想学什么项目、参与意愿、存在什么困难、有何好的建议,要分门别类地列出清单,这样,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重视和维护,增强学生的项目策划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设计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教学实施上,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素质差异,平衡学生分组学习,努力挖掘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德育元素,并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于体,让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运动之美、合作之乐。教学内容上,既要涉及技术能力指标,也要涉及团队合作、思维能力锻炼等德育指标。要把握好TPSR责任模式教学规律,将涉及个人责任的内容与社会责任的内容分开教学。对于个人责任层面,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能自我感知、自我体验,并引导学生在校外建立自己的学习内容,设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进行自主锻炼。社会责任层面,鼓励学生小组探究、团队合作,在探究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在合作中感受团队成员的彼此角色定位、权利义务及团队目标。同时,教师要分层次教学,从基础责任层级到高级责任层级逐级推行。

4.2 创新领航,加强教学供给侧改革

教师教学要由传统封闭型向创新型、开放型转变,不仅要从信息输入端入手,吸纳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提升体育综合素养,还要在信息输出端,与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相对接,确保教学供给侧与学生学习需求侧相吻合、相适应。体育项目上,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权,比如,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勇往无前的毅力和品格,可选择中长跑项目;磨砺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品格,可选择高低杠或双杠项目;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可选择篮球、足球等球类比赛;磨练学生攻坚克难、果断勇敢、砥砺前行的品质,可选择跳远项目。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常规,创新性地引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教学法。目前,传统教学法主要有4种:以语言传递为主,包括“我讲你听”式的讲授法、“一对一”式的谈话法等;以形象感知为主,包括课堂演示、组织学生参观等;以实际训练为主,包括课堂练习、现场教学等;以研究为主,包括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自我发现等。虽然这些教学法具有易操作、耗时短等特点,但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学习被动接受、课堂互动不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未充分体现、思维能力锻炼较弱。所以,要引入一些目标引导法、情感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游戏比赛法等新型教学法,与TPSR责任模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教学不但有效,而且高效[8]。比如,目标引导法可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育体”目标和“育心”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和自觉进行品德锤炼。如篮球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运球、传球、投球等进攻或防守技术,也可以培养学生团队作战、一体同心的重要品质。又如游戏比赛法,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担负起团队赋予的游戏角色职责,又可以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的观念,正确对待胜负,做到有声有色地运动、有规有矩地比赛、有情有义地相处。

4.3 以学定教,优化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课程育人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要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强化德育和心育的整合,寻求德育和心育新的理念、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行为习惯,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引领知识、能力和态度体系的协同发展。对体育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运动技能等素质指标,还要审视责任观念、团队意识、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道德修养指标。学校首先要在体育道德观、价值观,教学针对性、主动性、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观念变革,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2个维度,辩证地看待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评价[9]。教师要做“学高为师”之“师”,更要做“身正为范”之“范”,要以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层次看待体育教学,正确对待教学评价。树立“学生中心论”的新观念,既要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等显性教学目标,也要关注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隐性教学目标,寓德于体,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5 结语

德育教育贯穿和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TPSR模式以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为核心,是在体育教学课程元素中加入个人与社会责任的成份,努力挖掘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态度、价值与社会行为,帮助学生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到道德信念内化,以及道德践行,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为体育德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校、教师、社会各方要一体同心、各负其责,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切实将德育工作寓于体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之中,以此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并兼顾发展学生正面的个人与社会责任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责任德育目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责任(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