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2021-11-21吴铁麟
吴铁麟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志愿服务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传递关怀、温暖的现代文明活动,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活动[1]。志愿服务能实现双赢的功效,既能在政府、官方组织的架构下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又能让志愿者在无偿服务中锻炼提升,还能实现社会的关怀作用[2]。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民族高校推动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本文采用调查统计法对中南民族大学的社区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调研结果构建实践育人模式。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含义及意义
以社区为基础的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培养“团结、有爱、互助、奉献”精神的主要实践途径。服务社区甘于奉献,凸显了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担当,这不仅具备榜样引领作用,更在大学生自身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方面具有深刻意义[3]。社区志愿服务一般流程为走访调研社区及社区人员实际需求、整理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具备民族高校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结束后总结归纳。基于以上流程,可根据实际创新探索民族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
二、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我国接受社区志愿服务的对象一般为老年居民及儿童,社区青年人由于工作等现实性因素无法及时提供社区服务[4]。我国目前有部分社区采取老年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实现“内循环”方式,调动青年力量参与社区志愿成为必然趋势[5]。在地方社区、高校的统一组织协调下,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正不断壮大,社区志愿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公益、社区建设、社区环保、社区帮扶等方面。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率低
受宣传发布渠道等影响,学生参与率低。参与调查的1000 个样本中,参与率仅为21%,部分学生参与过一至两次社区志愿服务的占比83%,只有17%学生坚持参与服务并贯穿整个学习生涯。
(二)社区志愿服务深度不足
部分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较为单一,且要考虑参与志愿服务学生的课程时间等因素,参与周期仅以活动日为单位,并未形成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同时,志愿者未深入社区开展调研活动,无法精准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未能体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优势。
(三)社区志愿服务缺乏管理体系
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多数学生仅为跟随、盲从,未对活动的目的、意义、价值展开深入思考,其原因就是缺乏活动管理体系。
(四)社区志愿服务缺乏各界支持
由于高校和社区缺乏资源共享平台,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活动的社会效益大打折扣。首先,受组织自身发展局限,志愿服务缺乏统一的宏观政策支持,无法从多方获取统一的资源支持。其次,社会组织机构缺乏对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刻认识,往往以简单配合为主,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最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管理支持,无法保障每一次社区志愿服务的物质需求,从而不能达到社区志愿服务效果,消解大学生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五)社区志愿服务缺乏制度保障
在开展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高校未形成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之前,各项活动开展均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社区志愿服务对学生志愿者也无制度性约束。
三、民族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构建
为了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同时践行实践育人要求,需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进行构建。要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顶层设计,完善整体规划,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把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实践育人的首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社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应基于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在设计实践育人环节、深化实践育人方式方法、加强实践育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着力,兼顾民族高校学生多数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独特性,系统规划实践育人路径。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与社区发展需要相结合,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相结合,科学规划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高校应倡导志愿服务风尚,精心设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促进大学生参与。同时,将“第一课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有效衔接,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志愿服务学习实践,深化学生对国情、社情的认知,进而提高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实效。
(二)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框架,配置相应学时学分,系统设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从而推动包括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服务在内的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志愿服务精神提倡的是互帮互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专项招募2000 余名志愿者服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通过志愿服务置换相应学分,将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对应相应学时。同时,发挥民族高校优势,领导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传播普及军运会知识。这是引导广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也是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让广大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当中,主动融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情景教育教学当中。
(三)深化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建设
民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同时充分运用民族高校在知识、经验、创新方面的优势,提供输出和着力点。自中南民族大学实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以来,依托“伴飞”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了“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推进、事业化发展”的工作格局,面向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生态环保、文化艺术、动物保护、儿童关怀、支教助学、扶老助残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40 余次,形成长效志愿者机制18 个。根据社区情况实现两个或以上的精细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一助一”“多助一”“入户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打造专业化、项目化志愿服务。
(四)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建设
对接社区、资源整合,建立良好的校地合作模式,优化线上社区服务网络工作平台,建立线下社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建设。中南民族大学以规范社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中心、志愿者服务基地为枢纽、“石榴籽”志愿者服务队为终端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发挥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实效。
(五)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在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可打造符合民族高校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一是强化原有品牌。继续巩固发展已有品牌,着力构建社区居民满意、特色鲜明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框架。二是打造创新项目。根据社区发展新形势,在深入调查社区及社区服务对象需求和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意向的基础上,集中打造大批主题突出、民族特点鲜明、具有创新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向专业化、事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中南民族大学基于社区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已初具雏形: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具有民族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与武汉各大社区达成了长效合作机制;形成的社会化志愿者组织达12 个,已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80 余次;通过社会满意度调查,社区居民对中南民族大学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满意度达98%;培养的827 名专业技术技能志愿者,已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其他高校可以此为参考,继续加强对基于社区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积极发展并完善民族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从各方面筑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实效,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