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体融合视域下全民健身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2021-11-21仝昕炜员石梁希
仝昕炜 员石 梁希
(扬州教育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由于不健康的膳食结构、身体活动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慢性病患病和发病呈增长趋势。根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战略部署要求,“医体融合”作为推进全民健身服务发展进程的有力抓手,是扩展运动人体科学为健康服务领域的关键,是实现健康中国和解决健康保障的技术关键。该文结合当前医体融合的现状,深入探究医体融合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医体融合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对策,推动形成医体融合的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机制,为医体融合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医体融合”内涵
《纲要》首次提出“医体融合”概念。“医体融合”是指集合医疗卫生与运动保健、运动营养、运动康复等众多运动医学知识体系为一体的综合范畴[1],旨在融合医学与体育的资源优势,在对受众群体进行体质和医学监测的前提下,科学分析、诊断、评估,并针对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医学和运动处方,重点发挥运动干预在预防、保健和康复方面的作用,确保运动健身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纲要》指出,要求加强医体融合对健康的干预,广泛引导开展全民健身,积极发展健身运动产业,完善基本体育健身服务,构建“医体融合”助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疾病防治和康复的健身服务机制,以建立医体融合服务体系,培养医体融合人才队伍,普及科学健身和康复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 “医体融合”健身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全民缺乏全面科学的健康观
随着国民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群体增大、疾病谱变更、生态环境恶化等变化,全民健康促进面临新挑战,全民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健康科学知识宣传范围小、覆盖窄、受众少,全民普遍缺乏健康生活理念、生产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情绪的引导。《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现代工业食品加工、餐饮环境累积形成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结构,加之人们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成为危及国民健康的危险因素,重塑科学健康观迫在眉睫,全民健康素养亟待提高[2]。
2.2 医疗健康服务环链缺失
现代健康促进和管理的“闭环”包含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5个健康管理环链,医疗卫生服务能够在疾病发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积极“治已病”功效,但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紧缺和城乡、地区和群体医疗服务分配不均等问题,在现有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下很难实现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环链的闭环[3]。因此,面对医疗服务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康复养护方面的短板,医体分轨分行,无法统筹医疗和体育健身两大系统的资源优势,难以发挥体育健身对于疾病预防保健、增强免疫应激和体能康复的积极作用。
2.3 健康干预重医轻体
全民普遍重“治已病”轻“防未病”,重“治疗”轻“康养”。重视疾病治疗,忽略疾病前期预防、保健和后期康复与养护。当前,全国专业性体育运动医院数量有限,分布地域不均衡,医体复合人才配备薄弱。医体融合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健康服务体系缺少医学和体质健康并行监测和评估,急需并轨开展疾病防控咨询、指导和针对性开具运动处方干预疾病病程发展。医疗卫生与体育健身系统缺乏互动交流、充分对话和协调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医体岗位流动与创新执业模式滞后,医体融合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2.4 医体融合健康服务人才储备匮乏
“医体融合”是医疗卫生与体育交叉渗透的综合领域,医体复合型人才既需要具备医疗教育素养,又要掌握运动人体科学规律,具有充分驾驭医学、运动、保健、营养、康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我国医体融合复合型人才极其稀缺。在人才培养方面,医疗与运动人体科学人才培养分轨别行,医学偏重临床治疗,运动人体科学重视“运动处方”[4]。医疗与体育领域轻重分明,运动营养、运动康复、运动保健等专业型人才培养投入少、规模小、社会认可度低。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我国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社区体育指导员社会配比明显低于欧美国家,难以满足健康管理服务需求。
2.5 “医体融合”健身服务产业生态活力不足
公共医药卫生制度走在前列,“医体融合”健身服务产业生态发展滞后。体质健康检测、咨询、健身、营养、康复指导等健康服务行业人才缺乏,医务人员执业、流动模式固定单一,医体资源单轨单行、集聚优势不突出。“医体融合”健身服务行业缺乏政策激励引导,产业效能社会认知度低、受众有限。
3 “医体融合”健身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3.1 全民健康素养与需求变更
把握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实现全民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需要建立在准确了解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服务需求变更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基本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近年来,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与健康服务供给不对称的矛盾日渐突出。当前健康服务倚重于医疗卫生在疾病发生、诊断、治疗中发挥作用,然而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负担增大的疾病谱变更[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育健身服务实然能够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保健与康复养护等方面实现“治未病”效用,解决医疗资源寡而不均,缓释紧张医疗资源供给,维护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推动基本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统筹全面覆盖[6]。
3.2 健康管理重心转变
随着近现代医学模式的演变,在医学教育中逐渐形成“健康管理”的完整逻辑:基于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5个健康管理过程,能够科学认知、评价和干预化解健康危险因素,实现群众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与决策过程,巩固健康促进的成果。《纲要》指出,加强健康管理中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治后病”为“治未病”。“医体融合”是对个体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价,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的有效机制,是实现健康管理中预防、保健与康复的关键技术手段,是扩大体育科学为健康服务的有效抓手。以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国民体质监测站、医体融合服务中心和体育康复医院四维一体的创新医体融合服务为试点,立足于群众身边,为群众传授科学健身技能,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开具“运动处方”,形成健康管理重心前移的医体融合服务网络。
3.3 “医体融合”健身服务在健康促进中的优势
充分利用“医体融合”资源集聚的优势,加强体质监测和运动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基层体育社会健身组织发展,定期开展国民体质健康监测,针对不同体质状况的个体或群体,发布差异化运动健身活动指南,建立个性化运动处方库,配适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7],通过运动干预疾病发生进程,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方面的优势作用,完善医体融合的健康服务机制。
4 “医体融合”全民健身服务发展对策
4.1 加强全民医体融合健康观教育
推进全民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可持续的健康观念,突出引导疾病“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自我管理理念,将健康干预重心从“治疗”向“预防”转变,增强全民“医体融合”健身认知理念形成。围绕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眼点,面向婴幼儿童、青少年、妇女、慢性病群体、老年人、职业群体、残障群体、低收入群体等重点人群实现全覆盖,针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问题提供监测、咨询和健身指导的全周期健康服务,强化运动健身干预,提高全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8]。推进基层体质健康测定和健身指导站建设,以县、市(区)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地域全面覆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新媒体、讲座、文体活动等丰富形式,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生产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情绪。社区加强指导对口下辖幼儿园、学校、职业工作坊、养老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保健、康复和养护的健康理念。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促进全民“医体融合”健身认知理念发展。
4.2 医体融合并轨同行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医院、体育指导站和社区康养机构互通合作,打破体育与医疗间的壁垒和隐性限制,搭建医体交流协作平台,建立医疗与体育深度融合机制。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慢性病、老年病护理、残障康复和养护,实现医防、医养统一,强化重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重养护。加强社区医疗和体质健康监测和健身指导站点建设,定期开展医疗和体质监测评估,建立健康数据信息库,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咨询与指导,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在医学监护条件下提前介入运动健身干预,保证运动强度和运动剂量干预因素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通过“医体融合”协同统筹解决人民健康长远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问题。
4.3 重视医体复合型人才培养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要求,统一规划医体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行业标准,鼓励高等和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学科专业,如运动康复、运动保健、运动营养等运动人体科学,开展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业执业资格认证考核[9],提倡产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运动康复、骨关节康复、产后康复、疼痛康复、运动健康管理、运动营养等跨学科医体复合型人才。鼓励增设社区医体人才岗位设置,到2030年社区医体人才配置比达到3人/千常住人口,医体复合型人才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10]。
4.4 明晰医体融合服务定位
医体融合服务体系旨在集中应对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医体融合性服务。推进建立医体融合分级服务体系,设立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国民体质监测站、医体融合服务中心和体育康复医院四维一体的创新医体融合服务供给机制,多种工作机制协同高效服务全民健康[11]。围绕体育运动指导、国民体质监测、赛事医疗保障、运动康复医疗等功能定位,协同承担多种工作职能,发挥体育健身指导与培训、体育赛事医疗安全保障与人员培训、运动保健与疾病预防、运动损伤处理与治疗、慢性病运动处方管理、运动康复训练等效能。
4.5 鼓励体育健身科技信息创新
开发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应用平台,发掘大数据后的运动风险,鼓励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健身移动应用软件和健康智能电子产品等,实现医体服务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发挥科技创新和数据信息化在提高健康水平中的支持引领作用。加强运动智能监控,提高体育与健康监测和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加强体育医疗联动,共享体育健康数据,建立智能化体育健康促进数字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医体服务平台,形成科学化、数字化的体医环境,实现基于数据跟踪的个性化身体活动干预,为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行动依据,引导体育融合科技,智慧赋能未来的新趋势。
4.6 创新医体融合服务供给模式
面对健康服务消费需求结构变更,体育健身干预健康服务空间升级的新挑战,助推探索建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养机构、体育指导站为一体的医体融合服务机制,扩展健身组织网络,鼓励发展个性化的医体融合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12]。推进建立医体融合分级服务体系,设立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国民体质监测站、医体融合服务中心和体育康复医院四维一体的创新医体融合服务供给机制。在非医疗健康干预中,针对不同群体、重点群体开具差异化活动指南和运动处方,扩大体育健身在健康服务领域的辐射,渗透到疾病防控、康复等健康促进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5 结语
面对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挑战,以医体融合作为健康管理闭合环链的新抓手,协同发挥医体融合促进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养护效能,推动构建医体融合健身服务新机制、新业态和新模式,统筹解决人民健康长远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问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助推全民健康医体融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