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1-11-21邱清伟
邱清伟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也日益频繁,社会对实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尤其是一些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基本能力的需要,翻译人才虽具有充足的相关知识,但其实践能力不强,难以胜任企业或其他行业中的翻译工作。对此,教育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向社会输送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的不断进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人才供需矛盾之间的问题。教育部门要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将构建主义理论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语言功底参差不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取消非文学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也就导致学生的母语功底得不到进一步的培养,很难满足翻译信达雅的基本要求。同时,翻译专业在录取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明确的标准,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仅仅掌握了答题的基本技巧,而其真实的英语能力远远不及其分数所表现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开展授课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教师的教学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刻板僵硬,甚至词不达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二)翻译教学中教材的选取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情况下,高校翻译课程的开设都会选取统一的教材,作为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参考。但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教材的选取不能满足同一学校所有教师的需求,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其进行补充和内容的替换。且统一的教材限制了教师的灵活发挥,导致课程内容缺乏创造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选取教材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内容的输入,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的实际案例不多,且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翻译教学过程中普遍轻实践而重理论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将很难开展实践活动。理论可以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避免走弯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但理论终究是实践的基础,一切理论都是为实践而服务的。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对学生的翻译技能进行升华,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翻译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之下,教师往往更加注重教学成果,也就是说,相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往往更加重视译文的成果,通过对译文的批改和评价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往往是片面的,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难发现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仅仅通过对学生译文的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往往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师的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布朗和帕林萨提出,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促进知识交流,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甚至多向的流动。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提高,是在构建主义理论的启发下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进入新世纪以后,交互式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者和教育界所研究和讨论的一项热点话题。尤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该理念表现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功将翻译教学的主体转移到学生,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关文献表明,国内最早将翻译与交互式教学相结合是在2001年,封一函先生将交互式教学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系统开展相关的时间研究,该研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也积极地参与到相关的研究过程中,促进了交互式教学的推广和应用。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方面的应用
在教育改革之初,教学者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等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收到的反馈表明,学生主要关注以下两点问题:首先,是模块的交互。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双语能力,超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不足最终会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多种的困难和问题。其次,学生在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解释,很少留给学生时间进行翻译的时间练习,导致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不足。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实践环节时间的分配,多带领学生开展翻译实践活动,尽可能接触到一线岗位的实践案例,例如承接一些翻译工作或到相关的公司或企业进行翻译实习。
(一)改变教学思维,做好角色转变工作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相对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在翻译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者,而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引领者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和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翻译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对学生的最终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知识和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课堂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交互式翻译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掌握的知识内容和对课堂活动的期望,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符合学生审美和需求的翻译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做好角色的转变,参与到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聊天和对话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明确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期待,根据学生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课程教育的目的和安排,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二)合理设计课堂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
对于交互式翻译教学而言,如何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是评价课堂好坏的重要标准。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将翻译任务通过广告、视频、文字等形式向学生展现。例如,播放几个经典的广告视频片段,让学生自主地了解广告中的妙处,并对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如:什么是广告?广告具有哪些特点?在翻译广告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在视频的刺激下,积极开展思考,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布置翻译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让学生自主推选其组长,收集小组组员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结束时向小组布置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收集资料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相关的讨论,并共同进行讨论结果的整合,在下一堂课开始推选出一人进行总结和陈述。小组陈述结束后,每组再推选出一名成员,对其他小组的陈述内容进行打分和评价,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并尽可能地进行拓展和延伸,后由教师进行统一的评价和总结。将小组讨论环节的成绩和效果记录课堂平时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向学生下达任务,并向学生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对课堂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进一步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有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