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演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2021-11-21谈谷雨
谈谷雨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一、引言
在教育部公示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英语演讲教学有助于培养这样的国际化人才。文章立足于安徽某高校的英语演讲教学实践,利用学习通作为智慧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别从教学策略和课程创新两个层面探讨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效果,旨在为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二、高校英语演讲课程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的研究成果均证明“演讲”这种语言技能课型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增强公众表达自信心和文化自信以及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对培养演讲者的逻辑思辨能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关注的部分。Stephen Lucas在2005~2012期间搜集了180份英语演讲课程评价,指出该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也能在写作、听力、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提高演讲者的英语综合能力。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研究者们开始结合网络学习特点,尝试将“演讲理论知识与语言实践”分离,指导学生在线自学,增加课堂语言操练机会,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通过有机地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 learning)和数字化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这两种典型的教学形式,前者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互动教学形式,后者尊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发挥桥梁的作用,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连接起来。混合式教学是学习和教学理念的提升,其目的是利用和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教学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资源,平衡“教”与“学”
在传统的演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优质教师资源不足、学时数安排较少(通常1~2学期)、课堂教学师生比过低等问题。如果仅仅依靠线上拓展教学,作为学生的“课前”或者“课后”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易使他们产生倦怠和敷衍心理。同时线上内容和课堂内容在某些方面易产生重叠,界限不清,因此将“知识的传授和理解”从课堂时空中抽离出来,为英语演讲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则显得尤为必要。本课程将课件学习、视频观看、知识检测和教学反思等作为线上教学环节,任课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决定教学视频发放的时间和顺序,决定练习和测验内容,而演讲展示和语言训练成为课堂面授课的主要内容。
(二)优化语言训练,平衡“理论”与“实践”
传统的演讲教学课堂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原版全英文教材理论全面,阅读量大,课堂上教师会耗费很多精力讲解重难点。尤其是大班教学,个体学生缺乏演讲展示的机会,被动“接受”知识是学习的主旋律,课堂参与感较弱。另外,鉴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难以对学生演讲表达给予及时反馈和修正。本课程在进行线上线下课时比例调整之后,将近一半课时量都完全留给课堂演讲训练,包括演讲案例分析和模仿、演讲语篇撰写、已备和即兴演讲、问答环节以及肢体语言练习等,尽量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声”。
(三)优化教学理念,促进“建构学习”
传统的演讲教学聚焦课堂,以教师“讲授演讲知识点,策划、组织和评析演讲案例”为主,即使借鉴了网络资源,在与自己的教学内容衔接上易出现“脱节”,或完全依赖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忽视学生的需求。本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旨在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动机,以“演讲论据”这一知识点为例,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识记和理解英语演讲论据的概念和分类,但这不足以能“掌握和内化”恰当使用这些演讲论据的技能,因此,教师通过发布小组活动,从线上阅读材料中选取案例、数据和引言,根据演讲话题来安排论据和论证过程,小组经过讨论并推举代表进行演讲展示,在这个过程中,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降低了教师单一评价的主观性,而且合作、讨论、交流等一系列行为的产生,促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建构出新的知识并内化语言技能。从教学理论层面来看,这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
(四)优化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淡化“终结性”
传统考核里,平时成绩占30%左右,期终成绩占到70%,学生大都集中时间复习考试,考前“临时抱佛脚”,学习负担较重且不均,不利于语言学习的积累和技能内化。本课程综合考虑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比重对不同模块设置不同的权重,解决了“课程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教师采用主客观相结合,师生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智慧平台以大数据完整清晰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形成性考核增加到80%以上的比重,更加科学公正地评判了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创新启示
(一)教学模式智慧化
英语演讲教学模式分为纯线上教学(疫情期间)和基于校内SPOC和慕课形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两大类。
线上学习:教师发布线上自主学习课件,用于课前预习。其中包括SPOC微课、慕课视频和章节测验,以及补充的演讲视频和主题讨论。线上学习分为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两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设置不同类别的学习任务,通过平台发布作业,诸如演讲分析和演讲稿撰写,根据教学需要推送最新的双语时事话题作为阅读材料补充,用于课后拓展。尤其在疫情期间,双平台混合式教学以及定期的直播课程填补了线下教学的缺失。
线下课堂:教师回顾线上学习情况并给予反馈(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数据),基于慕课内容通过平台功能(随堂练习、抢答、头脑风暴、点名等)进行课堂检测和师生互动练习,根据大数据分析知识重难点,并给予针对性讲解,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给予积分等评价。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的认知过程,比如“识记和理解”被翻转到线上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就有更多时间开展英语演讲展示和辩论活动,学生获得更多机会进行口语实操训练,并现场接受教师的反馈和点评,包括英语语法、语音语调、肢体表达和内容组织等。
(二)教学形式个性化
演讲稿的反复修改是传统教学中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教师反馈通常以一个面授周期为单位,时隔长而且面对大班教学,很难给予针对性指导。智慧教学平台提高了“个体修改与反馈”的时效性,学生会收到智慧平台系统提示,比如演讲稿提交期限、反馈修改意见等,这些师生线上互动过程在一个面授课周期内就能完成,教师可以从整体上分类总结演讲稿的问题,在面授课上以投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和系统化教学的深度融合。此外,考虑到学情特征,教学内容一方面紧扣教学大纲的单元章节,另一方面不断补充时事新闻,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英语词汇量,充分展现语言教学的“时代性和前沿性”,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三)教学内容思政化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生活在一个各类文化相互渗透影响的国际环境中,尤其外语类课程,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更大。演讲课程除了传授演讲修辞知识与技能,在演讲案例的选择上尤其注重从跨文化视角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以及展现中国时政精神和传统文化。比如在理解和应用演讲例证策略的教学主题中,教师将话题情境切换至中国的“脱贫攻坚”时代,学生在相应的阅读材料中选择“例证、数据和引言”就“脱贫攻坚的时代精神”为主题来组织课堂演讲。学生通过这些双语文字和视频,一方面学习各种英语表达和掌握新时代话语,另一方面在演讲练习中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了解中国时事政策和国际政策,如“脱贫攻坚”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等,有助于学生今后在真正的跨文化语境下的演讲场合能够对文化因素处理得当,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六、结语
英语演讲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立足于信息时代,基于线上慕课,立足线下课堂,进行多种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知识点部分通过线上视频讲解供学生翻转学习;语言实操训练于线下课堂完成,同时适时引入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中国发展等语篇素材,将“以德育人”融入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