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研究

2021-11-21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流程财务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把信息化共享管理模式运用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规范管理、优化资源、防范风险、提升绩效意义重大。

一、信息化环境下建设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降低财务管理成本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集团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业务数量增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集团对分散在各地的分公司进行管理,无法保证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而随着信息时代来临,通过采取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各个区域的子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整合,而无须为每个分公司配备财务人员,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二)让财务会计更加规范

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采取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把企业集团范围内共性业务进行标准化的简化处理,能够让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减少企业集团不必要成本投放,提高企业集团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让更多的财务人员从具体的核算岗位解脱出来,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发挥财务人员应有价值,让人力资源得到高效使用。

(三)保证财务管理信息质量

在财务管理模式之下,能够把财务管理成果转变为企业集团价值创造内容,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各项数据充分连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企业集团决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二、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共享目标不明确

企业集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为了将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价值充分发挥,需要确定财务共享目标,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及财务信息共享提供方向。但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会给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目标的确定带来影响,造成财务共享管理目标偏差。当前,一些企业集团进行财务共享管理过程中,缺少充足的专业人才,一般交由财务人员来落实,一些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价值了解不透彻,不能结合企业集团发展要求制定可行性管理目标,不利于财务共享管理活动有序落实。

(二)共享程序不规范

财务共享管理,包含业务、财务、管理等各方面信息共享,大部分企业集团在开展财务共享管理工作时,往往存在管理层与操作层沟通不畅,相互脱节。共享设计缺少对使用者实际需求的思考,财务共享管理框架设计比较单一,不能获取理想工作效果。并且,部分企业集团在实施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时,缺少宣传引导和全员参与,各级人员共享理念不到位,影响财务共享管理流程建设。

(三)信息失真严重

当前,大部分企业集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各分子公司或业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时常会发生财务核算不精准的状况,试图通过财务报表掩饰实际运营发展状况,造成财务数据失真。各分子公司或业务部门都有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业财融合程度低,存在信息孤岛。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一)明确财务共享目标

为了提高财务共享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集团财务工作质量,应该科学设定财务共享管理目标。在确定财务共享目标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集团运营发展状况,以为企业集团运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为核心,确定财务共享目标和范围。在目标和范围确立后,企业集团需要对内部的财务管理架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明确职责分工,逐步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此同时,企业集团需要邀请专业财务共享管理人员,指导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系统设计上,组建专业的财务共享管理团队,团队成员不但要包括公司领导人员、财务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包括技术开发人员、业务人员等,做到业务、财务与操作系统有机结合,提高共享的效率和效果。

(二)规范共享流程

根据财务共享目标,企业集团要改革和规范传统财务共享管理流程,使财务管理和财务共享工作顺利落实,发挥财务共享管理应有的价值。首先,企业集团需要在内部成立专业的组织机构,合理设计财务共享工作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为财务共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业务支持。其次,加强财务共享管理人员专业指导,及时与企业集团各分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开展交流,掌握分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工作情况,确定财务共享管理内容,为财务共享管理流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企业集团需要结合具体人员职责,对财务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由专业监管人员及时向财务共享中心反馈工作意见,保证财务管理过程中各个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三)加强信息披露

由于财务信息具有私有性和隐蔽性特点,所以企业集团在信息披露之前,需要结合信息披露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信息披露不全的状况,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要求企业集团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做好信息采集工作,由专人进行信息整合和处理,保证各个信息质量,制定可行性信息披露体系,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公布,便于企业领导及时了解企业集团发展状况,修改发展决策,让企业朝着正规的方向发展。

(四)提高共享水平

越来越频繁的业财互动要求,使得企业集团财务工作、管理人员面临更大挑战。将企业集团经营管理中的业务、财务信息、管理流程充分结合,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背景下的业务与财务信息集成处理流程,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集成。通过信息系统,将企业集团内部业务数据自动传送到财务系统中,避免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实现数据源高度统一和数据共享。数据整合后,财务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发挥控制监督职能。基于流程集成、信息共享的设计理念,通过采取可行性管理方法对企业集团的业务、财务管理流程进行重构,逐步实现企业集团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使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数据无缝连接。在优化管理流程过程中,需要将IT技术应用其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和共享体制,实现真正的产融结合。

(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集团为了提高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应用水平,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为财务共享提供信息化保障。随着企业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共享价值得到全面发挥,财务共享可以提高企业集团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企业集团需要根据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其经营管理内容相对比较烦琐,并且各个经营管理要求不同,例如采购管理系统,不仅会增加成本投放,同时也不能满足企业集团运营发展要求,甚至还会发生信息泄露等现象,损害企业集团自身利益。鉴于这种状况,在企业集团资金充足情况下,可以结合经营管理要求,开发满足企业集团运营发展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集团各项管理内容进行整合。其次,企业集团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成立专业的系统管理团队,定期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和维护,结合实际工作反馈信息,完善信息系统,让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为财务共享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企业集团还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企业集团通过设置访问权限,避免重要信息外泄,通过安装防火墙等,防止遭受不法人员进攻,提高信息安全性。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在集约化管理上有着较强优势,通过开展财务共享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集团管理水平提高,减少企业集团经营风险。所以,企业集团需要加强内部宣传,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强化企业集团所有职工财务共享管理意识。在此过程中,需要转变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思想,引导财务人员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作为管理会计的基础,在该环境下,财务人员的财务共享意识也随之提高。财务人员需要在财务共享管理理念引导下,加强专业学习,通过参与各种培训活动,掌握最新的财务共享管理方法,灵活运用各种财务共享管理技巧,提高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水平。在对财务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要把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让其对企业集团主要经营业务有充分了解,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助力企业集团运营和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件漫长且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集团需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基于此,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价值,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模式建设,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给企业集团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流程财务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水利财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