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者研究的理论阐释与方法指南
——评析刁克利的《作者》

2021-11-21马伊林

写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论克利理论

马伊林

自古希腊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作者理论构成了西方文论的主流;作者理论和文本理论、读者理论一样,是现代文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9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刁克利继《西方作家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诗性的回归:现代作者理论研究》(昆仑出版社2015年)等之后又一部有关西方作者研究的专著。本文尝试对刁克利在《作者》中所论及的相关作者观点进行诠释。

一、四种作者形态的述绘

虽然任何一位伟大的作者都具备感知社会脉搏和时代精神的能力,但不同时期的一些作者又因多种原因被束缚其所在的文学和文化语境中,其作者的真正形态不能较为清晰地显露于世。文学批评者,若能准确地描绘处于不同历史进程中的作者处境、地位、角色等作者形态范式,也绝非易事。它对致力于该话题学者的学术视野、文本分析能力及思辨能力,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作者》恰恰围绕历史进程中的作者范式话题提出了深刻且令人信服的观点。作为论著的一大亮点,刁克利以柏拉图以降两千余年的文学理论为文本基础,在前瞻和后顾中推陈出新,从中得出了规律性的推论和结论,从而“对作家观念的演变有更感性的把握,对不同时期作家存在的状态有更理性的认识”①刁克利:《西方作家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文学评论家艾布拉姆斯曾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三角形的“艺术批评的诸坐标”观点。他将艺术家、艺术品、世界和观众艺术称之为批评的四要素。通过反复的研读,刁克利指出该四要素中以世界、作品以及读者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在文学理论中可以找到相应的存在形态(比如以作品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促进了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诞生;对读者的重视构成了阐释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但以作者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却鲜有在文学理论中找到存在形态。他还以艾布拉姆斯在开篇所论及的“以艺术与艺术家的关系,来研究文学的批评方法理应为心理批评和浪漫主义文论”的相关论述为基点,厘清了在浪漫主义文论和心理分析批评中,对于艺术家或作者的论述差异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缘由,并试图以浪漫主义为原点,上溯至柏拉图,下追至后现代,来找寻艺术家作者的角色定位。历经翔实的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刁克利根据作者地位和角色变化的倾向,启发性地述绘了文学历史进程中的四种作者形态范式。

其一,作者中心论。以浪漫作者论和现实作者论为主要代表的古典作者论,显示出作者中心不断确立的过程。柏拉图因提出的“理式说”和“灵感说”被公认为作家论的源头,朗吉努斯、普罗提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后继者也充实着作为创作主体的自觉。这些浪漫者由“迷狂”的代言人,进而成为分有神性、表达崇高情感与美好心灵的存在者,最终成为了作品唯一的授予者。作为现实作者论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确立了文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后世的薄伽丘、锡德尼、狄德罗、巴尔扎克、圣伯夫等文人纷纷践行作者作为世界的模仿者、持镜人成为创作者等理念,共同确立了作者在文学世界中的权威地位。

其二,作者走向边缘。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变革和工业经济的巨大影响,也让现代批评家对理性产生普遍动摇,其关注焦点也从社会转向自我。尤其是直觉主义盛行以来,包括心理分析以及存在主义在内的作者理论,表征出作者边缘角色的位移。叔本华、尼采、伯格森、弗洛伊德、荣格、海德格尔等人的现代作者观展示了人作为主体不断失落和被颠覆的过程,其依靠直觉和感觉的思维方式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准则,作者也不再全知全能,而是热衷于探索情绪和欲望。

其三,作者消解论。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文论,使得大众的关注目光从作者转向了作品乃至读者对作品的接受领域。这种研究中心的转移直接导致了古典作者论的覆灭,从而将作者引向了消解之途。作者中心被文本中心、读者中心以及各种后理论和泛文化研究取代后,作者研究的空间日益受到挤压,为作者辩护的声音也日渐微弱。

其四,作者的建构与重生。现代作者理论在作者中心被彻底否定的过程中得以重生,所以现代作者理论研究意味着批评精神的独立与重建。刁克利不仅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还向学界提供了现代作者理论建构与重生的可能性。一方面,伍尔夫、波伏娃、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文论家的作者理论重申了女性作者作为创作主体的身份和话语权,有力地重构了作者与作品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以内哈马斯为代表的文论家在明晰作家与作者、作者人物与隐含作者、文本与作品等术语的基础上,厘清了作者基本概念,展示出学界对于作者作为主体性与批评作为主导论之间的论争。

二、两类经典案例的对质释疑

作为作者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两篇文献,巴尔特的《作者之死》和福柯的《作者是什么?》自发表以来便引起了西方文论的关注,也导致了文学观念最根本的歧义和分界。刁克利从这两篇经典文论的主旨辨析开始,在对其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就两位文论家所提出的作者问题对质、释疑,总结出可供借鉴的作者理论资源。

巴尔特在《作者之死》中所言及的作者之死,断绝了作者与文本的联系,从而引发了学界对于作者之死诸多问题的讨论。刁克利在著述中并不否认该论断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即“……无根据的归纳概括,对学术准确性的忽略,以及对文学史的肆意解释,而这些锁典也正是后结构主义理论本身的弱点……”①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20、123、123、124页。但也深度思考了另一容易被忽视的作者因素,即作者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他看来,《作者之死》虽断言了作者的死亡,但却提出了许多作者问题。在此仅列两例。

其一,作者形态问题。巴尔特指出了文学的五种作者形象或五种声音,即主人公、作为个人的作者、作为作家的作者、人类普遍的智慧和浪漫的心理学。这五种声音对于建构文学作品的整体性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组成了文学的主要内容②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20、123、123、124页。。刁克利指出,任何一种作者形态都能生发出一系列特定的文学术语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实际上,作者的形态远非于此,巴尔特以巴尔扎克为例。这位小说家作品中的句子既可以通过叙述者和隐含作者之间的关系得到阐释,还可以理解为是巴尔扎克采用了19世纪现实主义普遍采用的自由间接话语,通过一种文学腹语术,一个所谓的全能叙述者用一个人物的语言,或从这个人物的角度表达此意,而使得读者难以准确定位叙述者、作者和人物。③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20、123、123、124页。

在刁克利看来,基于作者建构的角度,巴尔特所论及的五种作者形态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写作包含了多种声音,文学就是各种声音的叙说,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认真对待,由此,文学才会精彩纷呈。也就是说,作者可以有不同的形态,我们有必要从多方面考察文学的来源。从作者生成的角度考虑,一个文学作者至少要具备这五个方面,即五种形象或五种才能:了解主人公,熟悉自己笔下的人物;对人物性格和思想活动有深刻认识;具有文学史中的作者形象;具有普遍的智慧,具有浪漫的心理学知识④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20、123、123、124页。。

其二,由作者中心论所引发的思考。巴尔特的一个突出论点就是对于作者中心论的抨击乃至否定。巴尔特要挑战和颠覆处于中心地位的权威角色,即作者。由此,巴尔特在第二段一开始便阐释了叙述功能的实施导致叙述者自动消失的事实,进而考量了现代作者产生的历史,进而指出作者不过是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而作者的特权也是人为赋予的,以此来证明作者本身的不合理性。

刁克利认为,巴尔特对于作者历史的回顾有多重思考。首先,不论将来的作者理论引向何处,原始社会、上古社会的作者概念都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巴尔特所言,在部落社会中,叙述的承担者是“中间人”、萨满教巫师或叙事者,他们具有掌握叙述信码的能力,人们可能欣赏他的“表演”,但从不欣赏个人的“天才”。上述情况反映出作者的功能在于实施叙述。其次,中世纪对于现代作者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巴尔特指出,作者是现代人物,他的出现有一个历史过程。他带着英国的经验主义、法国的理性主义,伴随着基督教改革运动的个人信仰,从中世纪的社会中产生出来。再者,要掌握作者中心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重新审视其批评观和批评实践。真正的作者中心论始于浪漫主义时期,盛行于实证主义批评阶段。最后,有必要从更广阔、更宏大的背景中关注作者现象,关注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作为万物灵长地位的确立与现代作者理论演变的关系。在从巴尔特对作者中心论的回顾中,刁克利总结道:现代作者理论与传统作者理论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差别形成的过程中,浪漫主义、实证主义都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巴尔特的现代作者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现代作者的形成和确立与文化、经济、商业、政治、法律乃至印书技术的创新都有一定的联系。

刁克利对于《作者是什么?》的论析,依然围绕着《作者之死》展开。前者既是对于后者中关于作者问题的回应,也是对作者和作者权威赖以形成的历史、社会和体制的探讨。在他看来,福柯关于作者建构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意识到作者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把讨论的范围局限于与文本联系的作者。其二,福柯的四个方面的作者功能给予作者理论研究者和作者版权史研究者不小的启迪,以此为契机,印刷技术、性别、伦理、作者身份与互文性问题等也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其三,根据话语实践理论,提出了初始源头型作者概念,分述了文学作者、科学作者与原创理论作者的区别①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42、145、145、153页。。

三、作者研究的突围、创新及趋势

现有的文学理论框架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作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围绕着文学理论与作者现象的脱节及其与文学实践的冲突而展开。作者研究的困境,一方面受制于因巴尔特的“作者之死”催生了文本阐释压倒一切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研究者总是混淆作者研究与作品研究的界限,从而造成作者研究的误用与滥用。刁克利不仅察觉并分析了作者研究困境及原因,而且还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突围。在他看来,“作者之死”虽然令文本阐释的领地不断扩大,甚至也取得了关涉该话题的成果,“但对于那些作为文学生产的动力和源泉的作者来说,其作品不仅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也未能得以有效地产出”,文学研究依然有诸多可供持续探讨和深究的议题。此外,“单从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入手,解决不了文学发生发展的根本问题。”②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42、145、145、153页。就作者研究被等同于作品研究来看,他指出作品虽然是作者的立身之本,但不是作者的全部,而作者研究其实也涉及作品的分析,其侧重于分析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人是论点,作品是论据。”③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42、145、145、153页。有鉴于此,刁克利指明了作者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方面区分了文本中与文本外的作者,另一方面提出了读者与作者融合的新观念。前者实际上拓展了作者研究的领域与范畴,而后者调和了“作者之死”与读者再生的矛盾。刁克利在这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之上,创见性地提出了作者生态研究和创意写作研究。他在重视文学创作的动力研究的基础上,又试图找回文学的本真。

作为刁克利首创的批评理论,作者生态研究理论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研究理论,该理论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存状态和成长环境。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作者是一个不断建构中的角色。按照这一核心理念,作者被定义为是一个“处于不断生成和生长的系统中,处于写作过程和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是这一动态过程的产物”④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42、145、145、153页。。刁克利的作者生态理论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作者的产生、存在和作用系统,这其中包含四个方面,即作者生成论、作者角色论、作者创作论以及作者接受论。后者指作者的自我成长和作者的外部环境。在刁克利看来,创意写作是围绕作者中心论展开的教学策略,符合作者生态研究所持的理念:作者生存是动态的过程,抑或说,作者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由此,创意写作学位项目的产生和开展可以作为当代作者生态的典型范本。

值得一提,刁克利另辟一章向学界介绍了西方作者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路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就理论家的作者理论研究方面来说,他认为每一个理论家的作者理论都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比如柏拉图作者理论、柯勒律治作者理论),因此有必要对其观点进行整理、提炼、论证和总结。此外,对于这些理论家的作者理论核心论点的关键词或术语(比如灵感、天才、白日梦、无意识)的追根溯源和阐释生发,也能够扩展为丰富的研究话题。这些关键词还可以同作者理论相结合(比如作者与白日梦、作者与崇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作者理论和创作研究的交叉。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他还建议研究者关注某一个文学流派的作者理论(比如古典主义作者理论、浪漫主义作者理论)以及某个重要时间段的作者理论(比如上古时代的作者、文艺复兴时代的作者以及智能化时代的作者书写和作者存在方式),“研究内容可以是产生背景、总体特征、代表性观点。”①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72、173、174页。他还指出作者理论应该要推陈出新,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探讨,比如作者与地理、作者与生态等前沿话题也可成为研究的范畴,从而拓展到作者地理学、作者生态学等学科领域。此外,他认为“只要是文学理论中关于人的研究的核心话题与关键词,均可与作者理论并行或结合起来研究。”②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72、173、174页。在作者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作家文论研究,即著名作家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研究,也逐渐被开启。作家文论的研究可以与作品相结合,分析作家的写作角度和立场、创作的初衷、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等,还可以关注作家对文学的期待以及对作家本身的角色定义等,而作品中的作家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话题。最后,刁克利在论著的结尾就未来的作者研究饱含期待,他希望该话题在学界可以逐渐深化和系统化,各种观点、论见以及成果的拼接有望构筑一部关于具有不凡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作者历史:“作者的历史是文学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存在的历史,也是人类情感、心灵和精神的历史。”③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72、173、174页。

从某种程度来说,屹立于国内外文坛的重要作者或许并不单独地着眼于某一部作品,反而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其毕生的全部创作之中,并且寄予读者以整体观去审视自己的创作,以及试图引导读者体悟其作品的深邃内涵。同理,一位有经验的文学批评者也往往会把注意力持续不断地置于系统化的研究之中,并且也会以博大的胸襟启发同行的研究者如何在该领域“拾贝”。

刁克利便是这样一位学者。在其致力于分析西方自柏拉图以降各个时期的作者理论的著述《西方作家理论研究》付梓后,他便一直笔耕不辍。在后续研究中保持着探究此话题的热忱,他相继发表《“作者之死”与作家重建》《形式主义对现代作者理论的影响》等作者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这对致力于作者研究的学者和爱好文学的读者起到了启迪、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眼前的这部兼具系统研究脉络、富有洞见的讨论以及研究新趋势的《作者》,也并非刁克利在作者研究领域的收官之作。正相反,这注定也是一个带领大家描绘其在多年科研基础上所构建的作者体系化研究之指南。

猜你喜欢

文论克利理论
世纪情怀 历史叙事 学术温度——乔建中二胡文论述评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油和醋一瓶装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