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文学的故乡:作者研究重构的问题与路径
2021-11-21刁克利
刁克利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都会给人带来一阵热议,但是有一个现象可能容易被忽略。诺贝尔和平奖也好,物理奖,化学奖,医学奖也好,都是给某项具体的成就。也就是说,一位科学家可以因为他的发明创造,甚至可以获得两次诺贝尔奖。只有文学奖是奖给一位作家的,类似于终生成就奖,一生只能得一次。而这一次获奖是以他的主要创作成就判定的,而不限于他的某一部具体作品。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奖给一个人和奖励一部作品有什么不同?这其实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奖给一个人,肯定是考虑到作家整体的文学品质,整个的创作生涯,以及他对待文学的态度,他的作品质量。早些年也许是对某一部作品的肯定。而现在,由于作家写作的便利,发表作品的数量的增多,就要考虑作家的整个创作生涯,创作的品质、内容、主题,以及他对艺术的贡献等等。这是一个总体考量。
这个问题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我们的文学研究是对作者的研究,还是对作品的解读。现在的文学研究大多是文本分析、作品解读,缺乏作者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作者研究被淹没在作品分析当中。那么,作者研究和作品研究等同吗?作品分析和作者研究到底有没有区别?是否应该有所区别?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我们知道,文学课都是从作家讲起的。那么作家的经历是作为文学活动的开始,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还是希望从作家的兴趣、经历中找出作家创作的态度,他对文学的基本看法,他的思想和情感,找到了创作的底色和坐标呢?是为了讲清这个作品的来源,而说明作者的角色和经历呢?这显然是对待作者研究的不同态度和评价。作者研究就是作家生平与经历吗?作者研究研究什么?作者研究如何展开?
无论在理论还是批评中,作者研究都处于困惑与困窘之境。离开了与作者的联姻,文学研究与文学实践渐行渐远。文学研究既无力应对有关作者的理论挑战,无法回答现实中的作者问题,也无助于文学创作的提升。有鉴于此,作者研究有待重构。重构之道在于:反思作者研究边缘化的缘由,整理作者研究的理论资源,明确作者研究的问题与范畴,厘清作者研究的方向和原则。
二、作者之死与作者误用
作者研究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作者之死的影响。巴特以作者之死割断作者与文本的联系,提倡阐释的自由与阅读的开放,呼吁文本的多义性。对其提出的种种作者问题,一方面应该重新追溯作者的历史,阐发作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重新建构作者与文本、与写作、与读者的新关系。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对作者与作品的关系理解并不只是作者之死与生,而在于人如何理解自己与自己所创造之物的关系。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研究的误用,混淆了作者和作品研究的界限。长期以来,把作者研究等同于作品研究,是普遍现象。作者研究和作品研究的区别是:作者研究是对人的研究,重点是对作者的研究。作品研究是对作品的研究,是文本分析。
作者研究是什么呢?作者研究是对为了写作的、写出了作品的、其作品产生了影响的作者的研究。它研究作者的生成、创作和影响。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创作者与作为人的作者。作为现实中的作者,文本中的作者,作为文化符号的作者,作为历史人物的作者,都属于作者研究的范畴。我们要强调作者是创作的主体,强调他的独立性,要研究的是创作过程当中的人,他如何创作出来作品。没有作者的创作,作品无以产生。作者研究包括作品研究,其前提是这个作品能够说明作者的生成、作者的形象确立和作者的影响。
作者研究的内容和资源有:文学理论中有关作者的论述,可以称之为作者理论;作者传记、作者访谈、作者文论中的文学思想;作者的创作、接受;现实中的作者问题。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三个方面:作者理论研究;作者专题研究;作者生态研究。作者理论研究是理论层面的作者研究;作者专题研究的范围是作者创作与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作者生态研究是一种理论建构与批评方法。
三、作者理论研究
作者理论研究是理论层面对作者的论述。作者理论研究的资源主要是文学理论中关于作者的论述。它可以是专门的论述,也可以是理论家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在20世纪之前,文学批评基本就是作者中心论,作者理论非常丰富。作者理论研究的资源首先是思想家的作者理论。这是经典的作者理论。经典理论家文献中的诗人、艺术家、作家和本文的作者所指相同,意思一样。统称之为作者研究,只是为了使用术语的方便和统一。
比如柏拉图在《伊安篇》中对诗人灵感的论述,对诗人是神的代言人的阐发,对诗人创作时迷狂状态的解释。再比如他在《理想国》中对诗人创作本质的论述,诗人是模仿者的断言,以及诗人在理想国门外候审的位置界定。这些都是柏拉图作者理论的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作者理论,比如诗人是模仿者。贺拉斯在《诗艺》中专门论述诗人的修养,知识素材来源,与批评家的关系,诗人的作用,以及文学标准等,我们也可以从中总结提炼出他完整的作者理论。
这些理论家的著作中也都包含丰富的作者理论:锡德尼以及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叔本华、尼采、艾略特、弗洛伊德、荣格、萨特、波伏瓦等等。在他们的著作中,作者也被指称为诗人、艺术家、作家,或者小说家、戏剧家等进行过专门论述。对其观点的提炼、整理、论证和总结都是内容丰富的作者理论。这是理论家作者理论研究。实际上每一位理论家的作者理论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都值得单独研究。
另一个思路是与作者相关的关键词和术语的研究。比如灵感的来源、作用方式和演变过程。就像朗吉努斯写作《论崇高》一样,以“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①[古希腊]朗吉努斯:《论崇高》,章安祺编:《谬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立论,论述崇高与作者的品格、境界和追求的关系,论述作者崇高风格的概念、来源和习得要素,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还有与作者相关的天才说、神性说、游戏说等,每一种观念都可以展开研究。还有通感、移情、白日梦、集体无意识、创伤等与文学创作有关的术语。每一个关键词,每一种观念都是一种研究思路。这些核心的术语和文学观念都可以和作者研究结合起来。既可以作为作者理论研究,也可以结合具体作者研究,专门研究某一位作者某一部中的灵感、通感、崇高、移情、白日梦、创伤等的运用与体现。
第三种思路是文学理论流派中的作者研究。比如古典主义作者理论、浪漫主义作者理论、现实主义作者理论、象征主义作者理论、意识流作者理论、形式主义作者理论、女性作者理论、后现代作者理论、后殖民作者理论。研究其产生背景、总体特征、代表性观点,也可以结合具体作者研究。不同的文学流派、创作群体,不同的文学理论作者都可以展开研究,都有其对作者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都有丰富的作者思想。
第四种思路是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作者状况进行研究。作者研究中,几个重要时间段值得特别关注研究,比如上古时代的作者、古希腊时代的作者、中世纪的作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启蒙时代的作者,工业革命时代的作者、读图时代的作者,电脑与网络时代的作者,智能化时代的作者等。这几个时段的作者各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考察作者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具有特殊意义。
还可以开展各种作者的形态研究。不同的写作方式和作品发表方式会带来不同的作者生态。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时代、听觉时代、智能语音录入时代,书写方式、发表方式、传播方式、影响方式日新月异,作者出现了新的面貌。
专门研究作者的书写方式与书写工具的演变,也是一个重要话题。中国人过去用毛笔写作。写作前研磨铺纸,甚至燃香。用钢笔、圆珠笔写作与毛笔写作肯定不同。现在的电脑写作,语言录入,甚至视频、音频创作,都值得研究。刻印在甲骨、铜鼎和石碑上的写作,与写在宣纸、稿纸上,及录入到可以无限存储的数码设备上,作者的感受不会一样。写作工具与作者的状态、心境和写作主题是否有关,大可以考证。这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现象研究,也都可以结合具体的作者进行个案分析。
以上种种,都是与作者相关的现象研究。还可以把作者研究和其他学科领域结合起来。借用各种新的学科理论与方法,丰富作者研究的内容。比如作者与宗教、作者与伦理、作者与叙事、作者与地理、作者与生态等的关系。以作者与宗教的关系研究为例,可以进行有宗教情结的作者研究,作者的宗教思想的形成,宗教对作者的影响,作者的宗教思想在作品中的描写和体现等。这些学科与作者的联系都可以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构建作者伦理学、作者叙事学、作者生态学、作者地理学等。
作者理论的另一个别具特色的领域是作者文论。简单地说,作者的文学理论称之为作者文论。也可以说,作者文论即作者的文学思想的表达和阐发。很多著名的作者都有丰富的文学思想,有的独立成篇,甚至有完整的著作,有的则散落在访谈、传记,甚至隐藏在作品中,需要收集、挖掘、整理和阐发。一流的大作家、诗人,他都有自己对文学、对成为作者的看法和期待,知道自己做一个作者的使命,或者明确的作者角色,他通过写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他对写作的认识等等。这是他写作的基石。一个作家的文学观和作者论代表了他的创作格调。所以,我们研究作者文论或者说作者的文学思想,应该和研究他的作品一样。
作者文论是了解作者文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是作者思想的直接表达。作者文论和作品可以结合起来研究,分析作者的写作立场和角度、写作的初衷和意义、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等,进行作者文论与文学作品的互证研究及再评价。也可以重点研究作品中的作者形象。比如《荷马史诗》中的游吟歌者,但丁《神曲》中的但丁,雪莱《西风颂》中的诗人,乔伊斯笔下的青年艺术家等。作者理论、作者文论、作品中的作者人物,和下面作者专题研究中的作者存在一道,构成完整的作者世界。
四、作者专题研究
作者专题研究针对具体作者现象及与作者息息相关的基本问题,与文学创作关系更密切,对推动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有直接帮助,可以结合作者理论、具体作者研究与作品分析。
作者与语言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语言是文学作者面对的首要问题。这里探讨的作者与语言不是用语言学视角分析作品,而是作者对书写语言的选择,作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风格。在特定环境下,作者对语言的选择就是一个大问题。比如但丁在拉丁语写作时代选择意大利语写作《神曲》,乔叟选择用伦敦方言创作诗歌,他们都做出了伟大的选择。由于这种选择,但丁为意大利语带来了无上的荣光,乔叟则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民族作家选择民族语言还是通用语言写作,移民作家选择母语写作还是移居国官方语言写作,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抉择。作者与母语、作者与外来语,作者与第二语言写作,当代中国作家受到的翻译语言的影响,平时不用普通话的作家的汉语写作,都值得结合具体作家进行专门研究。
作者与语言关系的第二个也是最普遍最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是作者的语言水准和风格形成。以莎士比亚为例,我们都知道他的语言别具魅力,他用过的词汇有3万4千多,新词20,138个①张勇先:《英语发展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版,第145页。。他赋予英语新的活力。他的语言深入到英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语言为什么独具魅力呢?莎士比亚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吸收了那个时代的语言精华。他是英语学得最好,用得最好的人。当时,英语的地位并不高。学术语言是拉丁语,宫廷用法语。英语更多是口语,作为书面语还不像现在这么成熟。但是,中世纪神学文本的庄重典雅,作为学术语言的拉丁语的严谨缜密,宫廷提倡的法语的优雅,市民阶层的活泼的口语,中古英语的影响,伦敦方言的亲近活泼,还有各种外来语的影响,都反映在他的戏剧中。
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家的语言环境同样得天独厚,他们的文言文根基扎实。文言文是书面语,特点是言简意厚。他们还是大范围使用白话文的第一代,推崇生动自然。有些作家留学海外,在西方的语言环境中受到熏染影响。正是对古今中外的语言有效地吸取,才会出现那个时代作家的语言特色。每位作家受到影响的国别、语言、文化背景有别,也是他们语言风格各有特色的原因之一。当代作家接受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水平不一、背景各异的翻译语言的影响,这不能不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从语言影响的角度考察当代作家与翻译文学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与传统的问题。这就是作者与前辈、文学的传承与作者的相互影响研究,写作者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因为文学经典有长久的传统。每一位后来的写作者都要想如何面对已有的文学遗产,如何突破以往的写作,如何在题材主题或写作艺术上创新。T.S.艾略特的《个人才能与传统》就是对作者与传统关系的研究,是对作者个性如何融入文学传统的阐发。“诗人必须获得或者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的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①[美]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译,朱立元、李钧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布鲁姆把这个问题表述为“影响的焦虑”。这是作者与传统关系研究的一个观点。
作者与传统的问题反映在同时代作者之间的关系中,就是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除了理论层面,也可以进行具体作者关系研究。一个作者从另一个作者的作品中在题材、细节上的借鉴和参照等等,就是两个作者之间的研究,或者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作者之间的影响和传承。比如莎士比亚对马洛题材的借鉴、创新与超越。比如马洛的《帖木儿大帝》影响了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创作,而这些历史剧似乎有反过来影响了马洛《爱德华二世》的创作②[英]彼得·阿克洛伊德:《莎士比亚传》,谭学岚主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9页。。再比如莫泊桑与福楼拜的关系研究。还可以从作品的互文性入手研究作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现在的文学研究中对互文性的研究,都是研究作品的互文性。其实可以倒过来研究,从作者相互影响的角度,研究作品的互文性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这个角度才能真正对文学创作有帮助。作者的互文性也是作者与传统的相互关联。
作者与时代。作者的写作必然反映时代特点,时代也影响作者写作。作者的生成与写作都离不开时代的环境。还是以莎士比亚为例。首先,莎士比亚的写作成就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和那个时代有关。莎士比亚创作前期英国处于伊丽莎白一世当政时期,国家政局相对安定。英国对外殖民扩展效果初显。中世纪神学的影响很深,封建秩序稳固,新兴资产阶级势力上升,市民阶层受到重视。所以,王权、神权、贵族势力、世俗生活、殖民扩展等的影响都反映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各方面充满了矛盾,又充满了张力。这是一个人性张扬、提倡冒险、大胆探索的时代。所以,莎士比亚戏剧主题多样,包容性强。女王对各种势力和影响采取包容平衡的政策。这又是相对宽容、自由的时代。剧院普及,戏剧是主要娱乐形式。各阶层能够聚在一个剧场里,共同开怀大笑,或同情感怀,欣赏或戏谑。莎士比亚创作后期的詹姆斯一世时代也推崇戏剧。所以,莎士比亚的各种人物都个性张扬,充满生命的意志力。
作者与市场。或称之为市场中的作者现象研究,可以研究具体作者的市场行为,可以研究市场状况对作者的普遍影响,可以专门研究作者的稿酬制度、作者版税制度的演变也可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作者版税变化与其生存状况与创作状态如何等。
比如狄更斯与其所处的文学市场的关系很值得探讨。当时,印刷术的改进,期刊报纸对小说的连载方式,书籍的普及易得,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阅读人群扩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市场,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方式和发表方式,还影响到作者的经济收入和他与读者的关系。可以说,文学市场的繁荣促成了狄更斯成为真正的职业作家。他成名之后的创作都是先预付稿费,这让他既有条件进行创作,也限定了交稿日期,提高了他的写作效率。发表后还有收益分成。发表方式则是先在期刊连载,再成书售卖,连载的过程也是观察读者反应的过程。狄更斯的创作是边写边连载,有了构思和题目就在期刊上发表作品预告,写出一两章就开始连载,后面则是快到连载日期他才写出来一章。很少整本写完才连载,有时候是两三本书同时开写。这就是一个职业作家的写作节奏和方式,这也影响他的生活状态。狄更斯在创作生涯后期,发现了演讲和朗读作品的好处。他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给他带来可观的收益,激发了他的热情。“公共朗诵会再次成了他生活中的重头戏。”①[英]彼得·阿克洛伊德:《狄更斯传》,包雨苗译、谭学岚校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46页。他专门找人负责给他安排作品朗诵会,甚至到美国举办朗诵会。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和他的热爱朗诵,或者能够体会作品朗诵效果不无关系。文学市场和作为职业作家的狄更斯是相互成就的。
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者的写作按照市场衡量具有特殊性。如何维持市场驱动与写作的内在平衡,这是每一个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应该是作者研究不能回避的课题。有的作家靠写作就能够生活得非常好,这对他的写作状态和成就有何影响,这类案例值得研究。考察作者与市场关系的另一个例子是巴尔扎克。他的创作力惊人,主要的动力或者压力是要偿还债务。他要还投资失败欠下的那么多的钱。这驱使他高强度地写作。巴尔扎克的写作一方面是他的天才和旺盛的创造力,另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市场行为。马克·吐温晚年举办全球演讲也和他的投资失败,急于找出办法还债有密切关系。狄更斯的朗诵,马克·吐温的演讲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市场行为。这种行为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影响他们的写作,损害了他们的健康。
作者与地域。作者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某一地理环境下的作者群,比如美国南方作者研究,比如河南作家群、湖北作家群、陕西作家群等,都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作者与故乡的关系。很多作者都从他的故乡写起。有些作者一辈子的写作摆不脱故乡的影响。远离故乡的作者终归会正视他的故乡,不管他离开故乡有多远。移民作家终归会捡拾故国给他的影响,不管他用何种语言写作。很多作者的经验说明,写作最好的起步在故乡,这里有心路历程的起点,有最深厚的体验,最可靠的素材。对故乡的写作造就最独一无二的作者,比如福克纳与约克纳塔法县,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山东高密。由于马克·吐温对于美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人们把马克·吐温度过少年时代的汉尼拔镇称为“美国文学的故乡”。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芬历险记》都写了作者在这里的童年。
故乡是作者的精神脐带。故乡是作者文学的发源地,造就作者特质的根基。文学研究也应该这样,从作者的建构开始。因为作者是作品的书写者,是文学活动的初始环节,所以,我说作者是文学的故乡。
作者的人生与写作的关系。这个专题主要关注作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有些作家有意选择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甚至不大众化的生活。亨利·詹姆斯选择旁观者的角度看世界。安徒生执意要过一种孤独的生活。罗伯特·弗罗斯特一心从大都市伦敦回到美国乡下的新英格兰农场。有些作家的生活方式,他观察生活的角度成就了他的创作。有些作家很自律,歌德严格地分隔自己的日常事务与写作,《浮士德》雕琢了六十年。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每天写作五千字,五十多年始终如一,他的文笔才那么流畅自然。
作者的写作立场和角色。这主要是看作者从什么角度写作。莎士比亚写得好,还在于他得天独厚的作者角色。他是一名演员、编剧和股东。他从演员的角度写台词,容易记诵,适合在舞台上表演,演出效果好。作为股东,他总能够捕捉到时代的热点,和观众关注的话题,尽量娱乐所有的观众。所以,他的剧本演员爱演,观众爱看。
作者的气质和状态研究。比如孤独或忧郁,像波德莱尔的忧郁。作者是孤独的职业,写作是一个人的事业,孤独是免不了的,甚至是作者的常见状态和命运。屈原的“举世浊浊而我独醒”,陈子昂的“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自古圣贤皆寂寞”的感慨,表达的都是那种遗世独立的姿态。荷马的漂泊,但丁的“一个人的党派”等等,是一种清醒的孤独。所以,孤独是作者的常态或曰天命。当然,每个作者各有孤独的原因。这种普遍的宿命和特殊际遇造成的孤独状态,结合到具体作者研究,才能理解作者写作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这是理解作者的共性与个性的一把钥匙。
成为流行作者还是经典作者?写作是为了长久还是当下?每个作家都有此一问。作者的写作追求和社会评价的关系是很现实的话题。评价好却卖得不好的作品多的是,作品销量好但得不到好评的作者也有的是。作者名声是评委奖项、营销机制、文学风尚、国家意志、批评传统、读者心理等多方面综合的结果。还是应该相信古罗马朗吉努斯的箴言:好作品能够赢得所有时代所有人的好评。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和诗人狄金森都是生前默默,死后寂寥,现在却被公认为美国的经典作者。
以上种种,是作者研究的基本问题,可以不断罗列下去,纳入作者专题研究。
五、作者生态研究
作者研究既需要理论建构,也应该能够应对现实问题,还可以明确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作者生态研究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其核心观点是,作者是一个处于动态生成系统中、不断建构中的角色。这个系统包括作者成长、作者角色、作者创作和作者接受等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作者生态系统。”①刁克利:《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第153页。具体说来,作者生成论指的是作者的成长研究,即一个人如何成为作者。作者角色论指的是作者的自我认知和作者角色的确立。作者创作论是对作者的创作研究。作者影响论指的是作者作品的传播、接受和影响。下面从这四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什么是作者生态研究。
从作者角色论看荷马,不是为了论证“谁是荷马”,而是要回答“荷马是什么”,要说明荷马的作者角色,及其启发和意义。荷马奠定了神启者、漂泊者和辩护者的作者角色。他为文学如何应对时间树立了典范,也成就了作者的不朽。文学作者能够享受到的荣耀和可能的遭遇,在荷马身上,都能看到预兆。荷马的作者角色具有多重意义。
从作者生成论看但丁就会发现,《新生》的写作,从素材提炼,情感表达的形式与内容,到诗人的自我剖析等,就是但丁作为一个诗人的生成过程。《论俗语》和《飨宴》是但丁的文学思想的沉淀。《神曲》作为其代表作,虽然写的是地狱、炼狱和天堂,道的却是人间事。但丁是作为诗人自我生成和自我经典化的典范。
从作者创作论的视角理解华兹华斯,得到的启发则是,自然与诗人的相互成就。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良师、益友、佳伴。自然作用于诗人的心灵,诗人传达自然的启迪给读者,使读者受益华兹华斯启迪了对自然的认识,强调自然人格化。自然作用于诗人的内心,促进诗人的自省与成长,这是华兹华斯诗歌的现代意义。华兹华斯在英雄的经典传统的情结的影响下,写出了诗人心灵成长的史诗。
从作者影响论的视角研究弥尔顿及其《失乐园》可以知道,早期批评家的最大挑战是分离弥尔顿的诗歌和他的政论文章,把《失乐园》从诽谤中伤中拯救出来,以建立他的诗名。现代学者的最大努力是重新将二者联系起来,从弥尔顿的政治信仰方面理解这部杰出的史诗。弥尔顿的接受轨迹是一个先从对诗人政治身份的关注到诗人身份的转化,又由诗人身份转而关注其作为人的多方面存在的过程。
作者生态研究既是一种理论建构,也是一种批评方法。作者生态研究可以按照作者的角色、生成、创作与影响等分门别类,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用来分析一个作者形态,还可以用来进行两个作者的比较研究,又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作者特征。
华兹华斯和白居易各写过一首关于刈麦的诗歌,可以作为作者生态研究视域下比较研究的例证。前者的诗名为《孤独的刈麦女》,后者的诗名为《观刈麦》,都是两人代表性诗篇。两位诗人都善于以诗写画。两首诗相似处甚多,比如语言直白,题材日常化。读之历历在目,又意蕴悠长。但是两首诗旨趣各异,效果有别。
《孤独的刈麦女》中,华兹华斯在刈卖女的歌声中,发现了一种巨大的魅力。他将这歌声深埋心中,久久难以忘怀。诗人传达了三重喜悦:少女劳作之景象,少女一人在田间劳作画面之美,静观足以娱目;歌声之悠扬动听,闻之足以悦耳;歌声充盈山谷,充盈诗人的心灵,响彻辽远的沙漠,思之足以心驰神往。诗人欣赏这歌声,赞美这少女。诗人写歌声之美,聆听之喜,也写出了孤独中的欢畅,心灵洗涤荡气回肠之愉悦。所以,这是一首歌咏刈卖女歌声之美的诗篇,是一首审美的诗。其意不在刈卖女,也不在歌声的内容,而在于歌声之悠长和难忘。歌声让人忘情、忘忧,歌声中有抚慰人的美感与力量。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了刈麦者的艰辛劳作,将自己作为官员的优裕生活和刈麦者的悲惨处境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刈麦者的巨大同情。引发诗人感慨的是情感思绪,而不是审美。提醒诗人作为对比面的存在,而不是忘掉自己。他以写实的笔法带动感情升华和净化,他的体验沉重而厚实。如果说华兹华斯的诗歌重在聆听、听得忘记自己,白居易的诗歌则重在观,观农人,亦观自身。他写出了三重苦:农人劳作之苦,妇人生活之苦,民赋税沉重之苦。同时,也写出了身为官员的自省:对比农人之苦,官员却免除赋税且有俸禄,心生愧疚。
虽然写作的题材相似,诗歌效果和感染力的方向却不同。一欣然一苦楚,一飞扬一沉重;一审美神思,一躬身自问。究其原因,宜从作者角色论加以说明。也就是说,两首诗之不同在于诗人的现实身份和角色的差异。华兹华斯身份是漫游者。诗人虽然知道刈卖女孤独,虽然对于刈卖女的忧伤感到些许不幸(如果那歌声中有这些内容),但他无意诉诸自己的同情。他在意歌声本身的效果,旨在通过想象激发美感,陶冶情操,无知觉中得到抚慰和超拔,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华兹华斯是受到美的感召的诗人。白居易的现实角色是当地官员。他的诗歌旨在告白与体察时事,亦反省自身。在对刈麦者的审度中,他体恤民情民病,感同身受,化劳动者的身苦为诗人的心愧,写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简言之,两首诗之不同,在于两位诗人的角色不同。
从以上关于作者理论研究、作者专题研究、作者生态研究的论述和例示中,可以得出:但凡作者遇到的现实问题,但凡关于作者的理论问题,都是作者研究的应有之义,都应该归于作者研究的范畴和领域。将作者研究的基本问题结合不同时期的作者状况,借助于作者理论的研究资源,能够给作者带来切实的帮助,拓展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视野,为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作者研究中,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点。第一,作者研究可以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独立存在。作者理论和读者理论、文本理论一样,构成最基本的文学理论。第二,作者重构必须摆脱将作者与文本隔裂的思路,加强作者与作品的密切联系,关注作者的生成与角色、作者的创作与传播,关注文学的动力源泉以及文学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贡献。第三,作者是文学的基本动力,重视作者问题,是回到文学的源头和发生的根本,重视文学研究中的人的因素,重视文学的诗性特征。第四,作者研究要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亦如要重新定位作者在文学中的地位一样,作者研究启发我们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联系。
人文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守护和传承经典。作者是经典的书写者,作者是文学的故乡。作者研究注重回溯作品的来处,关注经典产生的缘由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