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析
2021-11-21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
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
引言
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是资产与财务的有机融合,管理范围更广更深。推动资产管理在制度建设、人员设置以及在实物资产方面的有机协调、相互贯通,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依法规范进行得到良好的提升。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目前管理现状
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其中资产管理部门是国有资产的一级管理职能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同时履行部分二级归口资产管理部门职责,负责所有固定资产的总账登记和分类账的监督工作,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行政部、房管部、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是二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部分分类账的登记与监督工作;下属基层单位是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的三级管理部门。
二、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单位资产规模较大、基层单位较多、资产底数不清以及历史原因,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合时宜的诸多问题。
(一)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单位各项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单位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考核管理制度、资产检查管理制度、资产清查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分析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职工培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2.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部门不清晰
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规定较为粗放,造成实物资产管理控制缺失。在实际工作中单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设立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辅助账登记核算固定资产,但未建立实物管理台账和管理卡片,固定资产盘点表不能依据实物管理台账和管理卡片进行盘点,而是依据财务辅助账填列,没有对账面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盘点。
3.单位内控制度缺失
有关资产内控管理的巡检制度、维修制度等缺失,对于单位的重要设备、大型设备、抢险设备没有建立巡检制度,没有做到定期巡检,巡检记录缺失,造成不能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没有形成上报制度;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计划缺失,没有制定大中小修设备维修章程,造成单位内控制度缺失,导致设备使用生命周期缩短。
(二)机构部门、人员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纵向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够通畅
纵向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信息核对不及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核对不及时导致二级管理部门房管科对已经拆除的办公用房没有及时销账,而三级使用部门做了销账调整,造成账账不符;在原地拆除还建后面积有所调整,实际账面面积没有及时调整,造成账实不符;对于拆迁已补偿的房屋,应该及时销账而没有销账,造成账实不符。
2.横向部门之间没有达到有效地沟通协作
横向部门之间缺乏协同、业务系统数据采集标准不一且质量不高、信息不共享等,尤其是和资产管理部门有着紧密联系的财务部门,在资产清查盘点方面财务和资产部门对账不及时,造成数据不一致、在计提折旧初始时间方面没有取得一致,造成年底报表数据不一致;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来源于财务部门,而实际上财务部门这些数据不共享造成资产部门填报困难、报送不够及时等问题。
3.管理部门不健全,人员不专一
基层单位作为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有的基层单位领导非常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单独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有的基层单位领导不是很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就没有单独设置资产管理部门,而是将资产管理工作纳入综合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在综合办公室管理工作中资产管理人员参差不齐,有的是专门设置了资产管理岗位,有的是在综合办公室兼职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导致有些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工作的原则性、严谨性以及很好的职业道德。
(三)实物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报表报送机制缺失,包括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没有统一的报送要求,既没有时间要求也没有填报要求和相关审签要求,导致年底填报报表相关数字持续错误但很难找出错误原因,年度报表也没有实行档案化管理,没有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同时与之相应的报表报送考核机制也是缺失状态。
(2)定期清查盘点工作不及时,主要针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使用方向、责任人、存放地点等信息没有及时进行进一步核查、补充相关信息。
(3)公共基础设施资产长期以来权属不清,由于历史原因,早年接收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因当时接收时没有任何手续、资产交付清单、产权等存在着权属不清的问题,缺少清晰、合理的产权界定。
(4)由于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和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产权意识不强,不同程度存在国有资产基础数据不全面、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如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数量较大,部分单位对本单位房屋有多少、是否具有产权、产权性质等不够清楚,少数单位重要房屋资产登记不全,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三、资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分工不分家的大局意识、相互合作、互相配合的意识欠缺。思想上重视不够,资产管理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及时、数据掌握不准确。
(2)对存量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责任不明晰、管理较松散,有的多年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情况,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清、账实不符。
(3)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难度较大,尤其是房屋问题,接收的或者拆除的产权不清晰、房屋拆迁已经给予货币补偿的,但是相关佐证材料不全财政审核没通过不能销账、多次拆迁重建,有的房屋面积已经变化很大但是一直没有做资产账调整,造成无法准确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
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针对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措施
(1)科学建立指标体系。从资产购置、配置、处置以及清查盘点方面进一步完善资产考核管理制度、资产检查管理制度、资产核查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分析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职工培训管理制度等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通过科学的制度以及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引导资产管理人员及时、全面掌握、分析资产现状,有助于合理配置资产。
(2)完善薄弱环节制度,健全专储物资管理制度、巡检制度、维修制度;建立资产管理评价机制、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针对机构部门、人员设置方面存在问题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纵向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切实增强信息核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资产动态管理,切实做到按月、按季、半年或者年底定期核对。
(2)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尤其是和资产紧密联系的财务部门及时对账,取得一致的初始计提折旧时间,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涉及的财务数据要及时共享,确保两部门填报的报表数据一致,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提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正确率和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3)加强资产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明确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强化资产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着手培训,不断提高相应的理论、政策法规水平,切实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三)实物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措施
(1)建立资产月报工作机制,将资产报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进一步提升监管时效。组织资产人员开展各类报表及报告编报培训,加强政策指导,从基层数据质量抓起,确保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严把数据审核关,按照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时间节点准确反映各类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情况。
(2)严格执行资产登记入账和清查盘点制度,要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单位资产负责人、资产管理人、资产使用人要抓好资产清查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要互相配合,全面清查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做到逐一清点,逐一核实,及时清理核销。
(3)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明确资产管理方式,明确统计口径,完善实物量指标,建立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协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工作衔接和配合,完善自建接收与非自建接收手续,明晰界定产权,对于接收的只有管理养护权的公共基础设施要与管理部门定期核对管理辅助台账,及时更新,推进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工作。
(4)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摸清资产家底,对于房屋的房产证和使用证不齐全、资产长期挂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建议因地制宜逐步妥善解决。如对两证不全的,应当尽快查找相关资料,补齐两证;对产权人为其他单位的或其他单位长期占用的资产,建议尽快完成产权人变更或办理划转手续;对资料缺失的,由相关单位积极协调办理产权证;对于基层单位之间的变更,应该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说明情况,在不影响单位整体资产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审批手续,及时在固定资产信息系统里调整正确。
结语
资产管理工作只有抓住制度建设、执行,才能提高完善资产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建立全口径、全覆盖国有资产报告制度,顺势而为,借势而上,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把国有资产管理严在平时、抓在平时,清晰掌握国有资产数量变动趋势,及早发现和填补堵塞管理漏洞,特别是加强对单位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国有资产的监管,从而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益,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