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探讨

2021-11-2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财会学习 2021年3期
关键词:财政拨款额度财务会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引言

2019年7月,财政部召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现场会暨全国财政信息化工作会议,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按照工作部署要求,财政部研究制定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软件工程设计方法,编制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用友政务专家受邀加入专家组,参与标准规范的研讨和编写,并获得财政部表扬信。该规范构建了全国统一的预算管理数据结构,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和遵循。

为深入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财政部党组在深刻认识近年来财政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于2019年6月审议通过《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和《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指出要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全面规范预算管理数据结构,推动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模式和业务数据的统一,进而形成全国预算管理的一体化体系。

2020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自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0年10月15日,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许宏才作出《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的工作部署。

财政部制定发布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初步建立了各级预算管理统一的业务规范和系统建设标准,2020年部分省份率先启动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使用后,能够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政预算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推动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促使预算管理过程实现一体化是加速设立和完备当代预算体系,推进我国管理体系以及对应的治理水平达到先进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强化预算管理体系实现转变的基础,是完备财务基础性任务,进一步完成基层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

一、财政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对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预算管理一体化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统一的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和调剂、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预算管理一体化抓住了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一体化系统建设的顺利推进必将对今后财政预算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瓶颈性问题,主要表现:一是预算管理综合性统筹性不够。财政部门对部门和单位财政拨款之外的收支预算管理不严格,监督指导不到位,资金执行具体情况不清楚,有的单位一边有大量存款未有效盘活使用,一边还申请安排财政拨款,相当一部分财政性资金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二是预算管理不够规范。上下级预算存在脱节,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控制,许多地方没有形成严格的预算管理规范。三是预算管理透明度不高。动态反映预算编制和调整的机制尚未建立,预算执行数据不能按项目及时反馈,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各级次、各领域的预算管理情况缺乏全面准确及时了解。部门预算尚未全部细化到具体实施单位和具体项目,没有实现部门预决算公开到部门、到单位、到项目的全覆盖。四是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总体滞后,标准对预算管理的支撑功能亟须增强。五是预算对支出执行约束不够有力,部门预算调剂没有规范的程序,年度预算剩余资金也不能实现自动计算和回收,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的约束机制有待完善。六是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的业务规则和信息系统“各自搭台、分头唱戏”,没有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不能实现一体化管理,难以发挥合力。有些部门依然采用手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导致财政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七是财政支付业务的审批过程复杂,资金结算流程比较冗长。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构成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由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预算准备、预算批准、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会计、账户、决议和报告,报表管理等模块组成,该系统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涵盖全部财政和单位资金的预算、执行、核算、决算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和上下级财政间的业务信息共享。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绩效管理等业务环节按一个整体进行整合规范,构建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基础、集中化部署为手段、大数据应用为途径、云平台为支撑的现代财政信息化体系,实现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

金融核心业务集成系统,按照《预算管理集成规范》和系统技术标准建设综合系统,按照财政部,中预算数据,并与财政部联网对接,通过嵌入系统的控制规则规范预算管理和硬化预算约束,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基础保障。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意义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过去二十年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相比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收入增速均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各级财政支出增长刚性依然不减,财政运行风险因素累积,财政可持续性面临诸多挑战,财政管理对风险防控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清理虚报虚高的预算支出项目,杜绝虚增财政收入和支出等行为;它有利于硬化支出执行限制,严格控制预算额外问题,以防止违反预算条款;有利于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以绩效为导向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民生福祉的重点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预算一体化平台运行后高校会计业务核算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后,按照一体化规范要求,用款计划批复后,代理银行不再向预算单位发送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单,预算单位将不再使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科目。作为省直预算单位的高等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支出业务同时登记收入和支出账;预算年度终了后,根据指标文件和实际支出差额,统计核算结转结余资金,具体可参照会计制度中直接支付会计核算方法。

1.校内预算指标分配下达

根据预算指标批文,分配下达至二级预算部门,业务处理:

借:校内预算分配

贷:校内预算收入

2.财务处理

(1)当年发生基本支出业务,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

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收入)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基本收入)

国库支付时,从基本支出预算指标中付款。

(2)当年发生项目支出业务,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库存材料—商品服务费用

贷:财政拨款收入(项目收入)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商品服务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项目收入)

(3)发生购置固定资产业务,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固定资产

贷:财政拨款收入(项目收入)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资本性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项目收入)

国库支付时,从资本性支出预算指标中付款。

3.财政专户收入上缴后,发生业务的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

贷:事业收入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贷:事业预算收入

4.以前年度结转指标,发生业务的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5.预算年度结束,根据指标文件和实际支出的差额,同级核算结转资金,将当年预算指标与实际支付的差额计入收入科目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年末结转:

财务会计:

借:财政拨款收入

贷:本期盈余

借:本期盈余

贷:业务活动费用

预算会计:

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贷;财政拨款结转

借:财政拨款结转

贷:事业支出

6.案例:某省属高校一体化实施前,当年预算指标已下达用款计划2000万元,已支出1500万元;以前年度预算指标500万元(即上年末零余额用款额度注销金额),已支出200万元。

(1)一体化实施前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 2000万元

借:业务活动费用 1500万元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0万元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万元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500万元

借:业务活动费用 200万元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万元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万元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2000万元

借:事业支出 1500万元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0万元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万元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500万元

借:事业支出 200万元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万元

(2)一体化实施时财政部门注销用款计划余额(已下达未支付资金)800万元(含当年指标500万元,以前年度指标300万元。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300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 -500万元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00万元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300万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500万元

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00万元

(3)一体化实施后,预算单位在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指标内支出经费3100万元,其中:支出当年预算指标3000万元,以前年度预算指标100万元。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 3100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 3000万元

财政应返还额度 100万元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3100万元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3000万元

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100万元

(4)2020年当年预算指标共计1亿元,支出4500万元;以前年度结转500万元,支出300万元。年末将当年指标金额与支付差额5500万元计入当年收入。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5500万元

贷:财政拨款收入 5500万元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5500万元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5500万元

(5)年末结转处理。

财务会计:

借:财政拨款收入 1亿元

贷:本期盈余 1亿元

借:本期盈余 4800万元

贷:业务活动费用 4800万元

预算会计:

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1亿元

贷:财政拨款结转 1亿元

借:财政拨款结转 4800万元

贷:事业支出 4800万元

后续处理按照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及通过一体化系统支付的非财政拨款资金参照上述示例按照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通过建立“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平台”管理,财政部门能够实时掌握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对财政资金进行监控。通过对标财政部制定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以基础信息库为源头,以项目库为核心,用信息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嵌入系统的控制规则,实现预算管理业务系统与决算、债务管理、非税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一卡通管理等专项业务系统的对接,从而规范预算管理和硬化预算约束,强化财政监督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此外,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先进管理模式对高校财政预算资金的动态监控,高校也能够快速地、切实地掌握本单位资金的预算执行动态或资金使用情况,并进行科学、细致的会计核算,从而实现高校财务科学化、精细化与及时性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总之,学校的财政管制要持续更新观点,时刻保持观念创新、思想实质创新、职员自己的创新、工作内容创新,有效的解决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成高校会计核算工作。

猜你喜欢

财政拨款额度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政拨款结转会计处理的教学研究
信用卡临时额度暗藏三大雷区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
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