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方案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1-11-21回忆魏伟陈丽杰马喆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9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学时专业课程

回忆 魏伟 陈丽杰 马喆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1 研究意义

该研究通过探索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有利于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厘清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在现有培养目标下,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否匹配、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期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及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战略提供建设性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2016—2019级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该研究,查阅了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该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有关课程论、教学论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咨询、请教,听取和了解到他们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看法,获得了高价值的理论和研究策略等方面建议。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Excel和SPSS等处理数据的软件对该文调查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基本情况

3.1.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比例统计结果

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共设有5类课程,分别是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模块。整体来看,各课程所占学分不一样,但它反映了一个特点:专业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最大。虽然陕西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设定了目标,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难满足社会的实际要求。在实际培养中,盲目地遵循体育教育的培养模式,并最终体现在各类课程的设置当中[1]。

实践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及实践技术的内在化和系统化,但实践模块学分相对较小。应适当提高实践模块课程的比例,让毕业生更加具有优势地选择就业。

3.1.2 运动训练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分类及学时比例统计结果

运动训练专业在必修课程中设置了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在选修课程中同样设置了公共选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研究结果显示,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分配来看,运动训练专业的必修课学时都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远远高于选修课学时。其中,运动训练专业必修课学时为2781个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是最大的[2]。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中提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比例应分别为56%、44%。而陕西师范大学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分别为90.6%、9.4%,很明显与教育部制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相差很大。学生无法充分地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对于毕业后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3]。

通过与相关学者的访谈,该研究认为其原因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缺乏,无法开设更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3.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问卷基本情况

3.2.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问卷描述性统计

此次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23份,剔除作答有缺失、有明显规律性应付的问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有效性筛选后,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3份。对回收问卷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

3.2.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问卷信度分析

该研究使用Cornbach α系数分别检验课程满意度和学习成果的量表信度。在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维度中,课程满意度的α系数为0.867,学习成果的α系数为0.743,所有维度的α系数均大于0.6,非物质激励总的α系数为0.876,证明该量表的信度较好。

3.2.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问卷效度分析

通过信度分析,该研究认为量表的信度较好,因此使用因子分析进行效度分析,取消系数绝对值小于0.5的题项。效度分析中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问卷的KMO值为0.859,大于0.6,并且球形检验P小于0.01,说明该量表符合效度校验的前提条件。

3.3 不同人群的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的差异

该研究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运动等级、不同报考初衷探讨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报考初衷的调查对象对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从高到低排序为“报考初衷是感兴趣”“报考初衷是由于容易考取”“报考初衷是就业”“报考初衷是没想太多”。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项水平、不同报考初衷的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的组内结果比较显示,不同报考初衷的调查对象对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是有显著差异的[4]。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陈世伟[4]等人在研究情境兴趣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时发现,对学习的整体关心可以对体育课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关注度越高,体育的满意度就越高。刘鹏程[5]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显示,所学专业为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并非兴趣所在的学生对该维度满意度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

3.4 课程满意度和学习成果相关性分析结果

该研究表明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B1除了与B8、B9之间没有相关性,其他所有题项都呈显著正相关。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关系,邵滨的MOOC慕课视频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学习满意度和认知负荷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满意度可以促进学习效果,而认知负荷则会阻碍学习效果[6]。因此,在一节课中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果在视频教学中也是相互影响的。杨九民[7]在研究中发现,较小比例的教师呈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相反较大比例的教师呈现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而阻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陈惠惠[8]研究了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因素,发现外部学习动机对网上学习满意度产生了影响;课程因素和平台因素对网上学习效率也有很大影响;学习者自我管理影响学习,效果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由此来看,想要提高调查对象的本专业学习目标认识程度,就需要提前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

3.5 专业课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此次问卷的第20题和第21题,一共有26位调查对象进行了阐述。其询问的是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有什么建议或意见。经过归纳,针对第20题总结出以下4个问题。第一,文化课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学起来难度比较大。第二,每周安排的专项课训练时长较少。第三,一年一度的体质测试不合理。第四,教练员过少,男女训练不分开。对第21题共有以下3条建议:第一,课程应更个体化,需因材施教;第二,室外课应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建议在场地设施上进行改善;第三,建议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上应根据本专业就业形势去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9]。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陕西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人才的情况差距较大

在培养目标方面,陕西师范大学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德育、智、体、美的人才,但在实际开设的课程里并没有该类课程,所以很难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实践技能模块的课时应适当提高。

4.2.2 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课时和内容的安排不合理

在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上,与技术课学时相比,理论课学时占比较大。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讲,毕业后的工作必定更多倾向于实践技术、技能方面,因此绝不能忽视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应适当加大技术课及实践课的学时安排。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上,应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以避免培养出来的人才大致都一样,毕业后竞争力更强。

4.2.3 学生报考意愿对学习效果及课程满意度具有较大影响

该研究表明,学生报考高校选择专业时对本专业越感兴趣,则该学生学习的效果越好,课程满意度也越高。

4.2.4 男生更倾向于实践课的学习

在实践课与理论课之间,男生更倾向于实践课的学习,男生比女生更有参与掌控和竞争的动机。这也反映了男女性别上的差异,男生在运动能力及体力方面比女生要好。同时,在未来的就业方面,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讲,实践能力需要更强一些。

4.2 建议

(1)明确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及理解,加强每天学习管理。

(2)依据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教材,合理调整上课课时,增强其自信心。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学时专业课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