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2021-11-21曾伟周佳
曾伟 周佳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工作中提出的发展战略。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全新的理念,着重突出了新环境、新设备、新房屋、新农民及新风貌五方面内容。新形势背景下,必须积极将农民视为新农村社区发展的主体对象,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通过提高农民体育核心素养,强化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
1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意义
新农村社区体育在我国全民体育运动事业推广过程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农民身体综合素质,保障农民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是立足于社区体育概念进一步深化而成的下位概念,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空间感等特点。从现实意义角度出发,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是基于社区委员会的引导,将乡镇视为首要发展战略目标,以村庄居民为主体对象,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域性体育活动,旨在加强社区居民的身体综合素质,改善居民生活现状,有效强化新农村社区特色体育文化建设。
2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动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有效实施策略
2.1 积极打造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
2.1.1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必须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运动实际需求
新农村社区体育应将其社区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充分了解与掌握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动机,结合社区居民在体育健身、休闲及增强体质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调动社区居民自觉参加农村社区体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促进社区体育更深层次地发展。
2.1.2 乡村振兴视域下保障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系统中各要素的协调共生关系
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其对体育锻炼的潜在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居民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不断优化与完善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加入体育组织。例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化体育组织的功能:制定科学的新农村社区体育规范条例、建立完善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制度体系、加大新农村社区体育资金投入力度、实现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合理配置。此外,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还应在社区体育规范条例的导向作用下,将现有的社区居民和社区体育组织要素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打造和谐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关系,实现新农村社区居民、体育组织一体化共生目标,从而形成正面积极的体育竞争和体育协作机制,促使新农村社区体育朝着良性共生发展方向稳步前进。
2.2 构建新农村社区体育需求培养机制
尽管传统的农村社区居民普遍具有显著的同质化特点,但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与改革的背景下,新农村社会阶层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农村社区居民的同质化特点,并且新农村社区居民的异质化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其多元化体育运动需求。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依赖于社区居民对体育实践活动的主观意识,并且社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又与其身心健康需求密切相关。随着新农村社区居民异质化现象的不断深化与普及,其体育健康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健康需求直接对其体育共生行为有着关键性影响。一方面,在传统社会环境背景下,农民普遍以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在生理层面上具有较强的疲惫感,并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始终处于低下状态,无形中弱化了农民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和需求。另一方面,受自然环境影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无法充分认识到健康对身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影响,并且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前,农民看病时仍无法摆脱医药费贵、地方医疗水平低下等实质性问题,间接导致农民对健康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因此,新农村地方政府必须加大体育健康宣传力度,引导新农村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打造良好的全民体育运动环境,带领新农村社区居民踊跃参加体育共生实践活动。
2.3 实现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合理配置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应以社区体育共生关系为基础,而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关系的构建又依赖于现有社区体育资源,以通过社区居民共享体育资源的方式满足全体居民的体育健康需求。
第一,新农村当地政府应针对社区体育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多元化集资渠道,真正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从根本上将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推广到更深远的地区,实现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合理配置效果的最大化,并构建完善的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将新农村社会体育资源的实用性价值全面体现出来,从而为新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具有价值的实践体验。
第二,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在当前我国新农村地区体育资源较为稀缺的条件下,政府应引导新农村社区居民结合社区实际发展情况,以因地制宜的方式合理发掘当地社区的体育资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时应避免重复配置现象,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分享发掘到的体育资源,促使社区居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感兴趣的体育资源,以此充分发挥体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最大化作用。
第三,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成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协调组织机构,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实时监督与管控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积极实现农村社区之间、农村社区与周边城市之间共享体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较为薄弱的现状,从根本上满足新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资源的实际需求。
2.4 培养新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所在国家颁布的宪法机制、法律政策中明确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的认同感,尤其集中在公民对主流意识、权责意识、平等交流意识及集体意识等方面的认同。公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培养新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
2.4.1 促进新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与进步,奠定新农村社区公民意识的良好基础
在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新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推动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市场化,实时掌控农业产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动态情况,突破传统农村产业生产和经营的局限性,从整体上推动新农村生产经营实现自主管理目标,避免过度依赖政府致使产业经济发展不稳定,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真正为新农村社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基本保障。与此同时,还应有目的性地指导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预测未来产业发展情况,培养新农村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并利用市场竞争优势强化社区居民主流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社区体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4.2 完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培养机制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尤其对法律政策、自身合法权益等公民意识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较为薄弱。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应不断加大新农村社区教育力度,促使社区居民熟练掌握丰富的公民意识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有效提高新农村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从而真正将公民意识渗透到社区居民的脑海中。
2.5 强化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作为社区居民实行体育共生行为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的主体对象,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区和社会提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关系主要围绕社区体育组织成员构建,尤其体现在成员、社区、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的交互体育共生行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作为其体育共生发展的核心基础,本质上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组织化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当前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仍面临着数目少、规模小及种类单一等困境,不利于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基于此,强化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已迫在眉睫,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扩充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规模、种类及数目,结合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经验,积极强化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在尊重新农村社区居民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建设多元化体育组织机构,不断引进社区居民感兴趣的元素,以调动居民加入体育组织的积极性,由此将体育组织功能的实用性价值全面体现出来。
3 结语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体育立足于良性竞争机制与协调机制,通过共生发展模式衍生出正面、积极的体育竞争和体育协调行为,真正为新农村体育共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在新农村社会体育竞争和协调运行过程中,应基于宏观角度构建完善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体系及相关管理条例,依托于科学的政策法规的指导作用,在满足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归纳与总结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