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背景下学校体育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2021-11-21龚初根董亚琦谢雯琪
龚初根 董亚琦 谢雯琪
独生子女背景下学校体育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龚初根1董亚琦2,3谢雯琪2
(1.新余市渝水区第二小学,江西 新余 338000;2.共青城市中学教研室,江西 九江 332020;3.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经突破一亿。与之前的多子女家庭相比,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价值取向问题、社会化问题等日益突出。学校体育在对独生子女特有问题方面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独生子女体育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当前独生子女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独生子女体育发展的路径:健全学校体育法规体系,依法管理校园体育;重视发展家庭体育,使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接轨;关注独生代个性,发展多元化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完善体育风险机制,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保障。
独生子女政策;学校体育;体育法规;体育风险机制
1 独生子女体育发展的困境
1.1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偏差
学校体育地位的下降与独生子女政策息息相关。独生子女政策下,家长仍然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独生子女个人前途命运与家庭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此种思想催化了家庭智育的狂热,家长强加意愿去安排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顾独生子女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里缺失体育教育,特别是子女学业与体育发生冲突时,认为体育运动就是不学无术,表现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压制。父母传统的择业观对学校体育有一定的偏见,因此,家长并不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占用独生子女的空闲时间加强文化学习,挑战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尽可能的挖掘子女的潜能,间接导致了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变差,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缺乏体育运动意识。另外,风笑天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研究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子女需要接受城市优质的教育,祖辈向往田园生活,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两代家庭,这意味着独生子女缺乏祖辈的教育,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独生子女本身对于家庭来说就是一种风险,学校体育运动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学校体育的量和强度趋于过度安全化发展,甚至取消了力量、耐力的运动项目。家长对学校体育的观念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
1.2 独生子女政策直接削弱了学校体育的分流
由于家庭分流的终结和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唯一性大大削弱了教育的分流,以往的收入调查表明,收入与学历成正相关。中国的管理体制和用人单位始终把学历和晋升联系起来,家长们的教育观都是以中高考为指向标。相反,在独生子女政策下,由政府倡导的、专门培养社会紧缺的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更是无人问津。以往多子女家庭合理优化了教育分流,而独生子女政策的超高风险把子女推到了高学历军备竞赛的风口浪尖上,造成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轨,独生子女政策势必引起优中择优,竞争压力加大,削弱教育分流,就是当今考试制度下,一切学习活动以竞争大学教育为宗旨,任何事情务必给中高考亮绿灯,追求分数利益最大化。而学校体育在教育中对升学考试的重要性微乎其微,因此,此种教育必然以牺牲学校体育为代价,进而削弱学校体育教育的分流。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学校体育分流必然注定当今学校体育只是“面子工程”,出现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造假、学校体育应付教育局检查等现象。
因此,多数体育教师被分配教授文化课的现象、中小学体育课时压缩、场馆设施闲置、体育经费投资文化课教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成为必然,长期下去,学校体育教育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其独特作用。
1.3 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使学校体育难度增大
父母过度溺爱,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依附心理,表现为子女面对困难时自我决断能力差;外表成熟,心理发育滞后,大多数独生子女多是外表成熟,内心幼稚的“假性成熟”。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和玩伴,一直生活在成人的圈子里,因此,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与成人有很大的相似,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生活中缺少合作和社会交往的经验和能力,面对新环境、新人群、新的生活节奏时,自理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自我认知能力失调,出现交往障碍,难以驾驭不良情绪。因此,独生子女群体下,其特定的成长环境导致学校体育的开展举步维艰,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枯燥单调与独生子女个性发展是不协调的,独生子女自身的体育价值观念淡薄、参与运动意识低下、意志品质薄弱、集体主义合作精神欠缺。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使独生子女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对他们进行干预意义重大。
1.4 独生子女对体育多样化诉求受限于体育考试制度
独生子女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下的一个群体,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独生子女知识、观念的更新超前发展,这些新异刺激独生子女的兴趣爱好。家庭规模变小,互动对象较少,互动频率提高;没有兄弟姐妹,缺少玩伴;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和孤独感。但由于家庭生活压力,父母无暇顾及子女,导致独生子女先天缺乏合作精神,学校体育作为交往平台,通过体育参与和体验对独生子女有独特的教育作用。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强烈渴望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然而,学校体育普遍存在两方面的缺陷:第一,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中心,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只是面向少数体育苗子运动员;第二,中小学体育学习以中高考为导向,迫于升学压力,体育学习也侧重于考试要求的几项单调的身体素质学习为主。
1.5 学校体育风险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育运动具有环境风险,体育运动中的天气风险、场地器材风险都有可能成为学校体育风险的来源。学校体育中冰雪天气、室内场馆氧气缺乏等环境因素影响学校体育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存在认知水平风险、发育水平风险、体质水平风险、运动技能风险。在体育实践中,体育课时增多,学生参与频率增加,学校体育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在增长。体育安全不仅表现在体育本身的对抗性、激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还与体育课的场地器材及教师的组织具有密切关系。在独生子女的社会背景下,无论过错方是谁,学校和体育教师都会承受极大压力,特别是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学校和体育教师都会受到指责。目前,学生运动猝死事件都是由学校、家庭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达成善后赔偿协议处理,即使无责日后也会对学校体育教学产生心理阴影,所以体育教师必然对运动负荷和强度进行调整趋利避害。因此,一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强调要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通过学校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对体育课和体育教师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对于能够改善学生体质的许多项目出于安全考虑就忽略了,同时束缚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部分中小学取缔了容易发生意外的耐力性和对抗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2 独生子女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优化路径
2.1 健全学校体育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学校体育
以教育法、体育法为基础,尽快出台《独生子女体育法》,充分保障独生子女的体育权利。现有体育政策法规,一方面,针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现状,出台新文件,将学校体育与升学考试相结合,并加大体育分值比重,落实学校体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文件对学校体育实施情况严格把控,体育课标准课时、体育教师的配置标准都要强制落实,根据最新的器材设备管理条例,通过法律文件及时调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标准、维修管理;建立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体育进行检查、评估、督导、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划清政府、教育部门和家庭在独生子女体质健康促进上的责任范围,将独生子女体质健康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健康校园评估标准,对于学校体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独生子女体质下降的情况,依法追究校长的责任。因此,不断规范学校体育法规、体育宣传和体育监督的工作,通过体育法律改善学生的体质现状,保证独生子女学生的根本利益。
2.2 注重发展家庭体育,使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接轨
开设婚前家庭体育培训机构,使得独生父母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在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优化家庭体育环境是有效开展家庭体育的核心,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家庭为主导,使其全面可持续发展。首先,家庭是独生子女体育运动的启蒙场所,父母规律的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促进、强化和持续影响独生子女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初中独生子女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父母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水平会影响独生子女的体育参与水平。其次,营造家庭和谐的体育氛围,定期陪同子女收看体育赛事,教授子女基本的体育运动方法,尊重理解子女的体育需求,重视子女的健康问题。父母教养方式深刻影响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水平,是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提高独生子女锻炼动机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的热情,进而转化为持久的运动习惯,锻炼动机是个体形成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心理动力,能够引导个人主动参与体育。使家长教育理念发生改观,实现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接轨,通过多元体育活动形式提高独生子女的锻炼动机水平,家校合力共促独生子女体质健康发展。
2.3 关注独生代个性,发展多元化体育的教育作用
独生子女与同龄人之间交往机会先天不足,社交需求较强。在集体活动中,同伴之间交流频繁,通过集体性活动有益于独生子女社会化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尽可能增加集体活动类、情感交流类和协作完成类项目比重,通过集体性活动让独生子女学会合作,体验乐趣,从而提高独生子女学生锻炼动机水平。多元化的学校体育会有效优化独生子女个性方面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存在差异。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大多局限在体测、中高考的体育项目上,对发展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意义重大,但是,独生子女的兴趣、观念、价值观等培养需要发挥多元化体育项目的教育作用。例如足球比赛双方队员的握手表现对彼此间的尊重,这种体育道德观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通过一些团体性的项目,培养独生子女的角色意识,为了集体约束自我,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在集体活动中,同伴之间交流频繁,通过集体性活动有益于独生子女社会化发展。因此,体育课改在考虑独生子女个性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体育项目,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作用。
2.4 完善体育安全风险机制,降低学校体育风险
学校体育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保障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安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体育设施和更换报废的体育场地设备,达到安全标准;学校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减小体育风险,定期邀请专家对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体育风险知识培训,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实际教学环境避免高危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教师认真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发展体育保险业,建立运动伤害基金;实行学校体育课与校医院结合,校医院对学生进行运动前检查,体育教师优化运动量和强度,校医院根据学生身体状况适时适宜的进行运动调整;学校对体育风险因素选择合理的应对手段、应对方案与应对措施,建立系统的学校体育风险应对识别、方案和评估系统。保障独生子女的的健康,促进中小学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1]董亚琦,钟建伟,陈小千,等.初中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效能感对锻炼动机的影响[P].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9(11).
[2]董亚琦,杨博茜,王巧丽,等.初中生锻炼动机、身体自我效能感与体育参与的关系研究[P].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9(10).
[3]李旭龙,弓宇婧,姚梦,等.锻炼动机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锻炼坚持的中介作用与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2):79-87.
[4]孙拥军,刘岩,吴秀峰.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修订:自我效能实践测量操作中的分歧[J].体育科学,2005,25(3):81-84.
[5]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6]Mackinnon DP,Lockwood CM,Williams J,Confidence limits for the indirect effect: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 and resampling methods[J].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2004(39):99-128.
[7]Hayes AF.Beyond Baron and Kenny: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num[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09,76(4):408-420.
[8]风笑天.独生子女问题研究[M].经济科技出版社,2013.
[9]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中信出版社,2013.
Problems and Optimal Paths of Only Chil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GONG Chugen,etal.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 of Yushui District, Xinyu City; Xinyu 338000, Jiangxi, China)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8PTYB058);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GQCYW2019-962)。
龚初根(1966—),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竞技体育。
董亚琦(1991—),硕士,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