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五年制高职体育课堂生态优化策略研究*
2021-11-21李龙江袁玲玲
李龙江 袁玲玲
立德树人视阈下五年制高职体育课堂生态优化策略研究*
李龙江 袁玲玲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45)
立德树人是五年制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改革要体现落实这一任务。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立德树人内涵与体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诉求,指出当前体育课堂生态的困境,提出了优化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环境、科学定位体育课堂生态位、激发体育课堂生态活力、延伸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链四个方面的对策,全面优化体育课堂生态环境。
立德树人;五年制高职;体育课堂生态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朱熹在《大学章句》中释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1]。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课堂生态学”概念是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re.W)于1932年在《教学社会学》中提出,由此开启了将生态学运用到微观课堂生态的理论研究。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由主体(教师、学生)和环境组成,系统中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态联系,实现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3]。当体育课堂生态处于良性互动时,课堂教学效果最佳,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是将立德树人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并以此来引领体育课堂教学,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本文以教育生态论的视角对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加以审视,剖析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困境,结合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的特点、要求,提出相应对策,为推动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立德树人与五年制高职体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诉求
“立德”源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见《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千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自古以来工匠都是社会文明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伟大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古代匠人们的劳动智慧,体现了我国匠人以道驭术、精益求精、德艺兼修、传承创新、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在继承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时代内涵丰富。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制造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尤其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水平的提升,增强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格高尚、诚实守信、健康生活、勇于担当、学会学习、实践创造的新时代社会公民。
202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形成的体育意识、品德风貌和健康心理的综合表现,体现在拼搏进取、公平竞争、诚信友善和团结协作等方面。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对体育课堂生态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体育课堂教学的“育体”层面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运动知识和方法;而在于“育德”层面则反映了学生在身体运动中去体验人与人、物、自然之间的关系,感悟运动生命存在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体育课堂生态“育体”和“育德”平衡发展体现了高职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本质。高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的运动技能、健康知识,形成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等对个体、家庭、社会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体育课堂生态环境建设也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对化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 当前五年制高职体育课堂生态的困境
动态平衡是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体育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彼此的协调与适应,处于相对平衡的生态发展中。然而,体育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到外界和彼此之间的干扰,当自身的调节功能超负荷运行时,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容易失调,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这样生态困境就会显现。当前体育课堂生态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职业教育生态环境失衡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始终处于教育生态发展的底端,学生报考职业院校是无奈的选择,分数不够只能选择上职业院校。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的扩招,中高职教育的生源日益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2018年教育部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92.5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10%。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在校学生2374.5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的59.8%[5]。随着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推进,普通高中与高校的逐年扩招,职业教育生源逐步萎缩已是大势所趋。除此之外,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未能体现出与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相匹配,这就造成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存在较大的差异,接受职业教育是中学应试失败而作出无奈的选择。作为职业及院校的教师,面对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容易产生教学懈怠,难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预期。自2002年国务院提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职教体系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部文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但是当职业教育生态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能超越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就会引起职业教育内部生态因子、结构系统功能的失效,进而影响到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2.2 体育课堂生态位的偏离
在传统生态学中生态位原理的内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应是集理性与感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人。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学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基础,体育教育则能够让学生成长的更加丰满。因此,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教学计划的设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协调好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即课程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成果颇丰,基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能工巧匠,各学校对于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学校专业课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课的弱势地位明显,由于长久以来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偏见,更加弱化了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价值。体育课程改革在大中小学都在稳步推进,职业院校由于专业组成、班级人员构成、课程设置复杂,体育课程改革举步维艰。而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素养的制约,不能有效地整合体育课堂教学和专业课堂教学内在教育的有机联系,把握不住针对职业院校进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规律,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难以提升。进而导致职业院校内部体育课堂教学生态和其他专业课堂教学生态发生冲突与矛盾。体育课堂生态位的偏离,影响了课堂生态主体积极心理的发展,体育教师的职业认知度低,处于消极的生态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能量传递、信息交流常常处于负面状态,学生的满意度不高,课堂效率低,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2.3 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链缺位
“生态链”概念源自生态学中“食物链”理论,“食物链”一词是1927年英国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提出的,指的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而形成的彼此联系,复杂的食物链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一个关键条件。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因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体育课堂生态子系统在内的所有因子相互作用构成了立体的生态链,生态链中的每一个因子,都是职业教育系统大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协同进化。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发挥职业教育系统内每一个因子的效用,加强体育课堂生态子系统与职业教育系统环境的联系。优化延伸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是实现体育课堂生态系统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堂生态链的缺失的表现有:首先,课堂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链接。体育教师在学校承担的工作量普遍较大,除了上课、运动队的训练,有的老师还担任班主任等学校事务性工作,体育教师授课班级多,时间短,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较少,心理距离大,对学生品格的教育效果难以显现。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对于不同体质的学生教学,成绩评定等,难以从全面发展的角度予以科学的区分和对待。其次,体育课堂生态链还表现在系统外部的链接,如体育课堂与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社团、课余体育比赛、校园智慧体育建设、专业发展等,通过整合课堂内外的资源,发挥体育课堂生态链信息流动反馈与调节功能,对于建立体育课堂生态良性循环机制产生作用,进而发挥体育课堂育人的最大效应。
3 立德树人视阈下五年制高职体育课堂生态优化策略
体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诉求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体育课堂的生态性体现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平衡性、生命性和开放性。为了提高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实效性,亟待解决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每一环节,全面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环境。
3.1 优化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环境
职业教育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从国外一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来看,职业教育成功检验的标准就是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中有良好的生存空间,生活有尊严,收入有保障,人尽其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6]。但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家长社会的满意度还不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处于调整期,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与企业深度合作,服务实体经济,全面优化职业教育的生态系统。从社会环境看,在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的服务业、制造业、新技术发展水平要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要改善大国工匠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声誉、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形成“技术改变命运”的示范效应,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逐步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价值导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还应继续完善。从职业教育自身来看,应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产教融合。首先,应提倡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统筹实施职业技能、通用能力考核以及体质健康监测等领域的评价标准,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其次,健全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倡导工匠精神,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2 科学定位体育课堂生态位
从生态位原理看,每个物种只有占据合适的生态位,才能在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生态位理论包含生态位分离理论、生态位协调理论等[7]。生态位分离理论说明如同一环境中存在多个物种,物种之间为争夺资源消耗,必将出现竞争。因此,为实现共生,就要求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位,从而实现系统环境资源共享。生态位协调理论则说明物种之间存在相互竞争与合作、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利于实现和谐生态秩序的构建。根据生态位分离原理,学校要大力支持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场馆、器材等硬件投入上予以保障,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面对目前职业院校在职体育教师缺编、外聘教师教学质量无法保障的现状,应积极引进新教师,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避免在职教师工作量过大而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根据生态位协调原理的启示,可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考核,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团队建设等,提高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如假期安排体育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锻炼,或组织相关校企合作培训,让体育教师了解企业文化,职业精神文化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工匠精神教育相结合,提高立德树人水平。
3.3 激发体育课堂生态活力
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的活力是指课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输人系统的能量,衡量指标为课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包括课堂生态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输入的全部能量[8]。课堂生态活力表明,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符合对方的需要程度越高,就越能够相互吸引,彼此之间的能量流动也更顺畅。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能够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体育课堂生态活力。首先,树立目标意识,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科素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灵活融入学习目标中;其次,从教学设计着手,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教学情境创设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在运动中领悟技术动作要领,在系统化、结构化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卓有成效、多元化、符合个体需要与运动能力相匹配的运动体验。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应关注不同体质的学生,帮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与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提升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构建丰富多彩充满运动激情的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3.4 延伸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链
生态学认为,复杂的生态链容易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越复杂,系统的调节与恢复能力越强。体育课堂生态作为职业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应加强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环境间能量的有序、不断的流动,使得生态链上的各因子能够和谐融通、相互依存,彼此支持。延伸体育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链,包括延伸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体育品德教育与高职校园文化中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相结合,拓展育人的空间;延伸到学校的社团建设中,鼓励学生组织参加各种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延伸到课余体育竞赛中,发现与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勇敢顽强、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体育运动精神;延伸到智慧校园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体育课堂的同时,结合教育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线上与线下体育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更为便捷地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全新运动知识技能学习,丰富体育知识,拓展运动视野,提高体育核心素养;延伸到专业教学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体能要能够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岗位体能有局部力量型、局部耐力型、枯燥重复型、高空作业型等。体育课堂教学中将具职业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加以开发和组合,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职业体能教学模块,将体育课堂教学和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全面育人作用。
4 结语
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还是要落实到职业教育生态链的每一环,特别是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体育课堂生态环境中,作为主体的教师要努力认识和挖掘体育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意义与功能。特别是在意志磨砺、情操陶冶、文明行为、集体教育与职业精神等和体育运动密切相关的方面加以重点的教育与培养,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变为将目标、内容、方法和运动健身有机融合的综合教育过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是掌握运动技能;健康行为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抓手,也是激励学生努力适应和融入各种运动环境增进身心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体育品德是教化人性保证学科素养形成的关键。体育课堂教学针对的是人的整体生命,不是生命的某一个方面,体育课堂生态孕育催生的是有价值的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的追求即是立德树人。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2]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8-014-6(1).
[3]张磊,方小华.困境与超越: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
[4]戴锐,曹红玲.“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275(6):9-13.
[5]李燕,刘艳丽.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9,3(3):8-11.
[6]谢俐.奋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 实现高质量发展[EB/OL]. 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ztzl_zcs1518/zcs1518_zcjd/201809/t20180912_348455.html.
[7] 陶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成人教育发展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21):35-37.
[8] 孙芙蓉.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研究刍论[J].教育研究,2012(12):77-83.
A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under the View of Moral Cultivation
LI Longiang, etal.
(Wuxi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Tourism & Commerce, Wuxi 214045, Jiangsu, China)
2020年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一般立项课题:新时代五年制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B/2020/10/037)。
李龙江(1972—),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职业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