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武医结合”式教学在高校武术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21郝建峰喻南锭

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学模式

郝建峰 喻南锭

新课改理念下“武医结合”式教学在高校武术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郝建峰 喻南锭

(山西农业大学体育部,山西 晋中 030800)

自2005年开始,高校阶段新课程教育进入各起始年级,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的特点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变化,逐渐引起体育教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武术课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探讨目标,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武术教学存在养身认知意识不足、外来体育文化冲击影响、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内容固定单一这四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从教学制度、教学大纲、师资力量、理论学习、教学手段方面入手进行改进的建议,武术和医学相结合,建立现代学校体育新型武术课教学模式。

新课改;武医结合;教学模式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三个“迫切需要”,即:迫切需要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价值内涵、激发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构建传承与发展体系[1]。在当下全球化发展趋势影响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扬受到了极大阻碍,处于“自我造血”阶段的瓶颈期,所以需要对传统武术课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探讨并进行大胆创新,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出传统武术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教学活动掌握运动技术、防病祛病,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具有数千年历史传统武术所含有的养生功效得到具体体现就显得势在必行。

1 “武医结合”教学模式实施意义

第一,新课改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学习当中,平衡身心疲劳状态,激发个体学习机能,“武医结合”的目标是为了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水平,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也是新课改形势下体育课武术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充分体现了响应课改的大力号召。从武术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改革去影响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以最科学、最先进、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面对学生,传授与社会和个人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中华武术强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其目的意义就在于身心、内外同步发展,“武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继承了传统,又在传统上加以创新,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升,参与武术和医学的理论、技术学习,培养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跨专业”教学形式下,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积累,提高了自身对“跨专业”教学的自信度以及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信心,促进体育交叉学科的教学方法手段的融合,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三,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繁重的学业使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高校生每天长时间坐在教室学习文化课,身体长时间未活动,部分学生形成了关节疲劳以及劳损,这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已引起了校方和家长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所以在武术课教学中充分把武术的养生功能加入其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武医结合”,其有何具体功效,了解内外兼修的养生理论,并且学生会潜移默化的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而改善学生身心发展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的状态下学习其他文化课程。

第四,中华武术流派众多,每一套动作都是世代武术大家呕心沥血的实践后创编而来。近现代武术家将“武医”有效结合,创编了许多养生功法,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传统武术发展的环境以及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已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被现代科技颠覆。随着老一辈的武术大家的逝去,武术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成为当今传统文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将武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作为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武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现实意义。

2 新课改理论背景下“武医结合”教学模式概述

2.1 “武医结合”的概念界定

“武医结合”,从字面上看,是武术与中医之间的相互融合,即中华武术和中医学之间的交叉互融。但这里所讲的“武”是对传统武术运动及保健体育的一种统称,是广义的武术,既包括常说的功法运动、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等运动形式,也包括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气功等养生保健体育、功法等;“医”这里不仅特指中医也包含建立在西方医学体系之上的现代医学,是广义上的“医”[4]。同时也指为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治疗损伤而采用的一种医事活动、方法或手段,活动的目的是“调节身心、强身健体、减少疾病”。

据说最早提出“武医”二字的人是南少林寺的武医传人林泓(林宏),但是查询相关资料并没有确切的史料为其佐证。从各文献搜索平台、《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武”有很多名词,武术、武艺等,“医”包含医道、医家、医学;唯独没有“武医”这个名词。

2.2 郑怀贤“武医结合”理论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医学同根于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共为中华武术和中医学的立身之本,武医同根同理。“拳起于易,理成于医”,这句话体现了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医的结合,从古至今许多习武名家在习武的过程中也会研究中医医术,武术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联相通。武医一家者,除常用验方各具特点外,其正骨理筋手法都与其武功技法密切相关,常是融擒拿、点穴与正骨理筋于一体,故而有今日的“一指禅拿”“经穴按摩”“正骨推拿”[5]。

郑怀贤教授(1897—1981)是中国的武术大家之一,中医骨伤专家,为武学、中医骨伤学、武医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被后人尊称“武医宗师”。郑怀贤践行“武与医合”的传统理念,“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武医结合的历史,而且博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奠定了郑氏伤科方药体系、正骨手法、经穴按摩、伤科按摩和练功法的基础”。“武医结合”是许多近现代中国武术家一生所追求的境界,郑怀贤教授认为中医学的“精、气、神”观点,形神合一、内外兼修,亦为武术修习的真谛[4]。郑怀贤老前辈的武术文化思想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他从武从医生涯数十年在武术和医术上面融合而成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性及科学性的体系[3]。郑怀贤教授的研究促发了关于“武医结合”的思考,他提出武医同根同理,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武医技术相通,健康养生理念趋同,骨关节肌肉系统伤病防治途径一致。

3 现代武术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龙头”项目,在19世纪末于国内作为体育课发展起来,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但是由于传统武术的本身特征,导致在教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养身认知意识不足

强身、健身、养生是武术在不同历史阶段满足社会不同的价值需求,有很强的时代烙印。近现代武术先辈,基本上都是精通医术的大家,大多是拥有强健身体。而近几十年来,大多数习武者单纯习武,高校武术教师以及学生未从根本上树立强身健体与养生的观念,不懂得养生知识与技术,造成了“武医”脱节。当下众多年轻高校生、大学生以及专业武术队员,教练员、教师大多没有“武医”结合观念,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了解甚少,因此一些习武爱好者、武术运动员年纪轻轻已是一身伤病,别提习武养身健身。

3.2 外来文化冲击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外来文化渗透使我国的武术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如跆拳道、柔道、合气道等外来武道的发展,对我国的武术传播和继承造成极大的冲击[7]。跆拳道、自由搏击、空手道等运动充满了极强的防卫自卫、攻防格斗的技击性,让学生过多的关注技击效能,忽略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与医学所具有的内外兼修、身心合一、有病祛病、无病养身的功能。在多年前尽管国家就大力发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将武术课列入教学大纲,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高涨,在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抵制情绪。

3.3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化

传统“基本功+套路”的学习方式在高校中普遍使用,教学模式也是以讲解加示范法为主,常常一节课结束,老师也辛苦,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学生对于学习武术对身体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观念不强烈。这种传统的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单方向的传授,没有“具体化”“实践化”的教学,使学生对养生的理解比较紊乱和曲解,并且大量、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提高,所以传统的武术课教学模式不利于“武医结合”的实施。

3.4 教学内容固定、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难度偏大,武术套路简化设计不够合理,再加上当前学校武术教学的实质是竞技武术传习的化身,仍未脱离动作的规范性和熟悉记忆的影响[9]。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学到教师的动作形式,动作的具体内涵无法完全理解。其次,高校武术课教学大纲已经使用多年,内容主要以基本功、初级长拳、段位制套路为主,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方面的弊端,套路动作难且考核重心放在了技术动作演练的水平上,忽略了武术应该具有的内涵,学生对于枯燥的练习和充满难度的考核方式逐渐失去兴趣。我国教学大纲设计阶段的时间跨度较长,修订起来难度较大,导致了教学内容更新困难,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形成“供需失调”的局面。再次,各学校缺乏与武术和医学相关的教材,室外技术课依然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学生对于武术的概述及其他知识一头雾水,无法吸收教师在课堂中口头上所传授的知识。

4 “武医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武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既与教学体制、师资力量有关系,也与学生有所关联。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后,健康是新课改内容强调的重点之一,其次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学生的个体性,为课程的创新提供了政策基础和工作改进指南。武术课教学也应从实际出发,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起点,探索武术与养生在文化中的契合之处,从而来促进武术当下以及以后的发展。武术课教学不但要从严进行,更要从实际出发,协调学校与学生供需平衡,积极有效的发挥教学模式的主观能动性,为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提供帮助。依据新课改理念,参照“武医结合”教学模式构建概述,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4.1 发挥教学体制灵活优势,积极改革创新

教学体制改革是指导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解决教学实践性和内容缺乏的问题,将“武医结合”的教学模式纳入教学体系内,更新武术课教学观念,引进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新课改理念。因此要求:第一,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营造不同于智育教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武医结合”教学模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技术达标评价,对于动作规范程度、体能发展情况及礼仪素质养成进行评价,并对每套动作的掌握程度、运用能力进行考核。第三,随时掌握学生对于武术和中医的相关联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4.2 培养复合型教学人才,提高师资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占主导性的重要作用,作为传播技术与知识的媒介,其自身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要想让“武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作用,学校必须重视师资力量。现各体育高校的毕业生专业水平高,但是“跨专业”人才欠缺且教学经验不足;武术专业教师虽然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但对于“武医”结合方面的知识还不足以形成自身教学思路。面对这种情况,第一,在引进“武医兼备”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时,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武术技术基础外,还应该具备与医学相关的跨学科门类知识。第二,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加强原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让高校教师与医学类院校建立互帮互助关系,与当地中医医院合作,定期进行相关理论、技术培训,学习医学、养生等相关知识。

4.3 改进教学大纲内容,提交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传数千年的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多种具有养生功能功法受到了一致好评,如果把这些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功法加入到教学大纲中,则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人性化。这些功法对呼吸系统、运动器官、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以及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学生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会激起他们学习的求知欲与兴奋点。其次,发放武术和中医养生理论相关的教材,能拓宽学生的学习面,让学生不再受武侠片或小说中的“飞天遁地”“长生不老”观念所影响,充分吸收课堂上所学知识,将教授和自学有效结合,亲身体会武术的养生功能所带来的身心变化。

4.4 加强理论学习,传播武医文化内涵

由于初学者对武术这种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还不清,对其存在较多偏颇观点,使传统武术的发展逐渐偏离正轨。指导“武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理论的强化学习对于“武医文化”学习具有战略性指导作用,另外要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中的内外合一的健身系统性和身心合一的健身统一性,要求在追求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心理发展状况。因此可在室外课的基础上,在教学大纲、计划中加入室内理论课的学习,使武术这项运动的预防、治疗疾病和养生康复等功能在学生的传统观念认知上有所影响,学生通过理论课能清晰的意识到“武医”本是一体,在武、医进行武术课教学,相辅相成中真正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绽放光辉。这种内心信念的强化,也有利于优秀文化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传播,产生连锁反应,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4.5 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媒介传播的主要特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利用多媒体将武术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两方面促进教学效果,第一,教师可以更加细致直观的对动作进行讲解,尤其是复杂的动作,可以正面、背面及侧面进行全方位讲解,将每个动作拆分,从技击功法、中医养生两方面进行讲解,示范正确和错误对比,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对应有效的养生效果的意识,纠正“武术即单纯套路”的观点,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第二,学生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动作,在大脑中形成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录像回放学习新动作,纠正自身错误动作,进行自学,达到高效练习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武术课改革要结合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勇于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武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推动新课改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高校武术课改革不可缺少的举措。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走进“武”和“医”齐头并进的路径,使学生对于“武医文化”知识有初步了解,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武术传统学习方式的观念有所改变,对于中华传统武术有新的认识。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李培金.社会学视域下武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8(6):30-33.

[3]曹云.郑怀贤武术文化思想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2):219-220.

[4]张耀红,侯乐荣.郑怀贤“武医结合”伤科学术思想的整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98-102.

[5]李竞,王林,朱琳.郑怀贤武术教育思想对现代武术教学的启示[J].体育科技,2018,39(3):51-52.

[6]丁省伟,范铜钢.健康中国视域下“武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框架构想[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7):578-582.

[7]黄小花,王柏利.强身、健身与养生:武术观生成的历史逻辑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9(1):48-53.

[8]王斌.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要点[J].学刊,2019(30):148.

[9]赵刚,黄淑杰,姜娟.从学校武术课现状透析武术教育的背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2):125-128.

[10]柴广新,孙有平,杨建营.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改革新思想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4):59-66.

[11]刘楠.中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探究:武医结合[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23):142-144.

[12]黄越,吴亚婷.教育O2O视角下医学院校体医结合混合式健康教学模式设计及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2):1148-1151.

[13]王静.医学院校武医结合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4):223-224.

[14]钟凯强,赵秋菊.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文化在武术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武术研究,2019,4(8):22-26.

[15]张智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13.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bination of Martial Arts and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O Jianfeng, et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801, Shanxi, China)

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B-202033)。

郝建峰(1979—),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喻南锭(1995—),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武术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