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探讨
2021-11-21毛甜唐新生
毛甜,唐新生
(新疆大学 a.党委研究生工作部;b.化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和界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的相关政策,将研究生培养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呈现出扩招态势,据相关数据表明,仅2020年便扩招接近19 万。在当前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处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由于种种原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关注度低于全日制研究生。但面对国家对现实性人才需求的日益强烈,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紧缺,非全日制研究生较好地适应了国家发展的现实所需与多元化发展方向,注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讨也是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2]。
一、非全日制多元型培养模式的内涵
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是相对于单一型培养模式而言的,在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学术、研究、应用能力等有机结合[3],除专业能力培养之外,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多元型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育人的主要类型。简而言之,非全日制多元型培养模式为多主体协同育人,主要形式有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制或订单制合作等,突出产教融合,重点是利用好校内外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培养质量。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培养方式多元化
从授课时间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都在职,有工作或家庭的压力,难以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专门培养。在授课方面一般采用集中、业余或周末等授课形式。从授课内容来看,所授课程既有提升在职研究生学生能力的课程,也有为适应社会发展而专门开设的应用型课程,从而满足非全日制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多样化需求。
(二)培养资源多元化
无论是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都可以全程参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活动,多主体协同育人能充分利用好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充实育才资源,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年龄、职业、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能够发挥学科优势,优化导师队伍,增加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4]。
(三)培养路径多元化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路径与生源息息相关。校企合作是最常见的类型,开启“一院一企业”行动计划是发展动力,能充分发挥龙头产业或企业行业引领作用;产学研基地是创新知识成果转化最为突出的领域,也是稳固培养输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重要途径;项目制或订单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国际合作以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能突破学校的范畴,积极扩展校外资源。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新疆某高校为例
为进一步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多元型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新疆某高校为例,围绕在籍非全日制研究生展开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91 份,有效问卷691份。通过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问题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某高校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
据调查,52.24%的学生认为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多元化需求,单纯将课程评价或学生满意度调查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87.26%的学生认为学校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设置的特色课程数量有限,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不显著,课岗衔接程度与课证融合未能纳入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有75.69%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更利于非全日制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但是线上教学评价活动的参与度比较低。
(二)“双导师制”发展不完善
为了扩充师资,增强实践教学,学校实行“双导师制”,但有93.2%的学生对“主导”和“副导”的区别一知半解,对“主导”和“副导”的职责缺乏清晰认识,影响了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主导”负责思政和学业,“副导”负责实践和科研。针对校外导师的遴选、续聘、考核、培训等问题,学校亟需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有84.37%的学生认为入学后可以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调整导师或进行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行为,84.23%的同学认为导师的培养方案应该更加具体化、个性化。有50.05%学生表示导师偶尔主动询问学生的情况;有33.43%的学生表示自己总是积极联系导师。总体上,学生希望能与导师加强沟通与交流,希望得到导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有84.52%的学生认为,目前导师对于自己的动态监控没有达到学生的期望。
(三)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欠佳
对多元型培养模式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调查显示,有82.05%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认为需要进一步增设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学分比重,应能灵活增减科学实验活动的周期。针对“学校除了育人外最应加强的教育”的调查显示,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奉献精神、诚信意识中,选择最多的为创新意识,仅此一项就占比57.16%。有65.12%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最大的问题是“创新创意不足”,这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需要进一步的挖掘[5]。
(四)科学管理成本较高
非全日制研究生兼顾工作、学习、家庭和生活,突出的工学矛盾,使学习、科研、实践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非全日制研究生个人精力有限,对学校的科学管理要求较高,对学校服务、学校管理、考勤、考核等方面擅于直抒己见,每个学生都具有其独特性,不适合“大班制”的管理模式,但实行“小班制”管理需要配置辅导员、班主任、副班主任等管理人员,造成管理成本较高。学生的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数据显示70.91%的学生认为“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是最难的。非全日制的学生论文的修改率和不合格率远高于全日制研究生[6]。
四、优化非全日制多元型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坚持以协同育人为核心,建立并完善校内和校外两级联动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校外资源优势,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部门有机结合,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统一整体。高校应多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监管,实行一学期一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下发培养经费,核减招生指标;科学优化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与实践评价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加大课岗衔接与课证融合力度,实行考证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科学编制培养计划,严格把控培养质量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优化教育结构与资源配置,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7]。
(二)优化“双导师制”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可替代。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主导”与“副导”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双导师制”的宣传力度。高校在建设师资队伍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对协同育人的多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产学研基地,应强调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建立并完善导师的遴选与聘用机制,进行全程动态监察,增强对校外导师的监督和管理,签订导师责任书,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明确每个月最少联系3—4 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高校还应积极搭建校内外双导师的合作平台,为导师合作提供机会,深入落实“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协同育人,实现产教融合。
(三)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校要充分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增设实践类课程,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学分比重,允许灵活增减科学实验活动的周期。充分利用好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专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鼓励发明、创造,鼓励科研攻关,鼓励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实行“强强联合”,重点选择龙头企业合作,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进一步激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
(四)提升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合理建议不断改进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校内和校外双循环的科学管理系统,在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对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要用统筹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协同育人的具体内容,制定细则,分工协作。高校应举行实地调研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培养育人的真正需求,尝试探索项目制或订单制合作,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
(五)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从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中量化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监督体系,对课程、教材、科研项目、学术交流活动等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关口前移,对资格考试、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实行实时监测,严格管理学生,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及时分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坚持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与反馈工作,将课程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9]。
(六)突出协同育人作用
突出协同育人作用需要对接多元育人主体,提供交叉学科科研平台,从学科师资队伍、跨学科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学校科研平台为依托,增强校企合作,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定点实习实践训练基地;在优化实践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学分,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知识转化平台,为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科学指导;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充分认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工作经验的优势,为其提供更多科研实践的机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知识产权注册和专利申请提供快捷服务;扩大与校外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对生源数量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全面考察科研平台情况,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在本单位完成实践课程与训练[10]。
五、结语
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能充分利用好校内外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适用于办学条件雄厚、招生规模较大、生源情况复杂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虽有不足,但仍是未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改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元型培养模式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突出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技术创造的优势,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合培养,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