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产教融合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2021-11-21胡璐

大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学校

胡璐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产教融合主要是指为培养高质量技术型人才而形成的办学模式,通过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培训体系,使教育、人才及产业各方面有效衔接[1]。产教融合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产教融合模式多样、各具特色,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和学习。

一、我国产教融合发展历程

我国产教融合发展历程可大体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和深化期[2]。

产教融合萌芽期。早在1949年,产教融合在我国首次以政策形式出现,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施计划的决定》中提出,高校教学方针为教学和实际联系。随后在1952年至1958年期间,国家在大学院系调整工作中重点解决了产教无法融合的问题,通过计划经济的指令功能推动产教融合。虽然在这阶段国家通过行业办学途径深化产教结合,但整体来看产教融合这一概念仍未明确存在。

产教融合发展期。这一阶段包括改革开放后到2013年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提出了产教融合这一理念,并且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活动配套相应法规,使其进一步规范。此阶段产教活动和计划经济时期有所区别,虽然注重学校参与,当企业方面仍然缺少可行方法。

产教融合深化期。2014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明确了方向。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着重指出产教融合需要跨越教育看教育,明确了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此阶段,产教融合不再是政府主导,政府角色转变为引导者,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

二、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

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指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大学,可概括为三个特征,即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产教融合工作大力推进。近些年,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形式多种多样。许多学校突破以往产教融合传统形式,积极探索出引企入教、引教入企等新模式。例如湖南城市学院采取“校外企业+校办企业”产教融合方案,为学生提供丰富企业资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培育平台,加强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联系,了解企业发展战略,掌握企业用人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国外经验介绍

(一)国外高校产教融合现状

发达国家产教融合开展时间相对较早,“双元制”教育模式最早由德国在十八世纪末期开始试行。随着社会发展,为满足手工业发展需求,德国政府大力鼓励企业工厂开展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学徒制”模式,这也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前身。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国政府对当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促使“双元制”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成熟,最终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确定“双元制”教育模式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本合作教育模式得到飞速发展,诸多高校与企业合作形成共同研究基地,极大程度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合作教育模式在美国开展时间已达百年之久。20世纪初,赫尔曼教授为促进教学改革,在一所大学中进行教学试验,将在校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在高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之间不断切换,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获得了满意效果,至此确立了合作教育模式在美国高校中的重要地位。随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断传播、发展、创新和扩张,合作教育逐渐壮大、成熟,得到美国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企业的支持认可,现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模式。

(二)国外高校产教融合相关模式经验

1.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高校产教融合中广泛使用的模式,主要指学校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实习有效融合[3]。其中学校教学工作主要承担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企业主要承担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平台和专业设备的任务,向学校派出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进行兼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熟悉企业各种技术装备和机器,掌握企业各个生产步骤,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双元制”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德国社会高技能人才需求,对德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基于企业发展,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合作教育”模式转变了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实践实习,增加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4]。美国社会环境中,政府对于“合作教育”模式始终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为“合作教育”模式提供政策、法律法规和资金等保障,极大程度推动了“合作教育”模式的良好发展,学校、企业及学生均能够从“合作教育”模式获益。在“合作教育”模式下,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人才专业性和技能水平明显更高,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企业直接挑选优秀学生成为企业技术人员,就业机会明显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研发新型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研发速度,增加企业竞争力。

3.日本“产学官”模式

日本“产学官”模式中的“产”,基于字面意思泛指企业工厂,而“学”泛指涵盖大学的学校机构,“官”主要指政府机构[5]。“产学官”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其中政府部门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制定培养计划和支持性政策,学校和企业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办学特色和产业优势进行各种途径的融合,打通学校和企业的交流限制,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发展相结合,实现共同合作、技术交流等目的,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

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产教融合工作相对开展更早,已逐渐构建起一套系统、整体、成熟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不仅得到政府部门的极力支持,建立健全了保障机制,而且高校教育教学体系较完善,使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为高校产教融合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启示

(一)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竞争力

我国高校应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着重体现自身办学优势,进一步开拓社会服务内容,加强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学校构建特色型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第一,高校需要不断增强自身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需要提升学生对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大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第二,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企业用人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和热门的专业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竞争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企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人才。

(二)探索符合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高校在借鉴国外产教融合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形成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一方面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增强专业技能,让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用人要求。高校教学工作和企业实践实习相融合,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学和企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突破以往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在上述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对以往学校、技术以及部门之间的隔阂进行了跨越,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

当前,我国高校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下等问题,因此高校要积极和当地大型企业合作,基于高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与企业共同建立起产学研基地。第一,在产学研基地中设立综合性部门,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纳入一个整体,集中进行研究,以此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和其他方面问题。第二,整合高校优秀人才和企业骨干人员,对企业生产领域进行重点攻关,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创新生产技术和产品,通过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促使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四)构建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极大程度决定了教学质量,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为企业培养出高水平专业人才。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少高水平实训教师。高校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形成教师双向聘用制度。首先,高校选择一批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承担企业实际工作职责,参与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工作,通过技术岗位工作机会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这样不仅能帮助企业完成技术生产任务,还能锻炼自身技术能力,增强实践操作水平。其次,高校还应该聘请企业内部技术骨干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辅助教学,这些企业工作人员长期奋斗于生产一线,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管理能力较强,能够为企业解决各种生产、管理实际问题,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指导,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起的教师双向聘用制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了高水平实训教师,满足了实训教学需求,另一方面也极大程度解决了高校实训教学中资金不足等难题。

(五)政府部门为产教融合提供政策保障

高校产教融合的良好落实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需要给予高校足够的政策保障,为推动产教融合提供有效支持。制定政府部门需要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支持政策,明确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产教融合的支持方案,例如为参与产交融合的企业根据法律法规适当减免税收,鼓励企业积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校进行辅助教学任务,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共同研发项目,给予相应资金支持,提供良好政策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现阶段对于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更加受到关注,我国高校产教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充分借鉴国外产教融合经验基础上,我国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一方面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此外,高校也应充分提高自身竞争力,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教学教育方法,形成适用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学校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融合》
破次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学校推介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